管理员
- 积分
- 49125
注册时间2009-10-24
最后登录2024-11-24
|
立即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根据今年5月召开的仲研会理事长办公会议的部署,仲研会“调研暨修谱小组”成立。受仲跻和同志个人的委托,小组成员仲梦一、仲磊来到云南。
到元谋的第二天,热情、积极的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仲顺华宗亲带我们去了他们村,见到了简易家谱(只有几代人的名字),他们拿到入谱登记表后,正在进行族人信息统计和入谱登记。接着,在仲国林、仲金龙的配合下,我们完成了摩诃村的家谱初稿,村里的族人看到后,打消了顾虑,非常高兴,即将开始校对和增补。趁此间隙,我们准备去有族人居住的其他村看看。8月13日一大早,我们带着资料及事先准备好的家谱样本,在摩诃村族人仲国林的带领下,驱车出发。行驶在凹凸起伏的土路上,翻山越岭,路上的泥浆被飞驰的车轮带到车玻璃上,经常见到从山上滚落到路边的大石块。我们时不时看到背着背篓或者牵着牛的孩子,我相信: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改变命运,是他们的渴望!而他们生活在东、中部地区的同龄人,或许正坐在电脑旁打游戏,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
第一站,黄瓜园镇大那别村,该村有85户居民。经过打听,才知道只有三户姓仲,有两户大门锁着,听说外出务工了,敲了最后一家的门,一位家庭主妇出来了,我们出示了身份证、仲研会会员证,赠送了《告族人书》、《仲子世家》,介绍了续修家谱的事情,并声明“不要你们任何财、物”,这位主妇连忙摆手,说“我不认识你们,也不知道家谱是啥子,我男人也不在家”,说罢关起门。我们只好把门前贴的“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上的户主姓名拍了下来。村里的乡亲听说此事,摇头苦笑,让我们去临近的小那别村看看,正好我们也有这个计划。
第二站,黄瓜园镇小那别村,该村有81户居民,村民以汉族、彝族为主,是汉族、彝族、傈僳族混居地。经向79岁的仲国昌老人咨询,得知姓仲的有30来户。我们在发放资料、介绍仲研会和续谱的时候,有许多族人围了上来,都说“修家谱是好事”。一位挑水经过的年轻族人说他会上网,我们马上把华夏仲氏网的网址及我们的QQ号告诉了他,他说“等到把家谱信息统计好,可以直接发给你们仲研会”,然后热情地带我们去该村65岁的仲鸿寿老人家。老两口非常热情,摩诃村的仲国林、梦一爷爷和我,从不同角度向他介绍了修家谱的意义,老人家说“听老一辈讲,我们是从摩诃村过来的,我从小时候起就没见过家谱”。我们马上赠送了家谱样本,老人家看后连声说好,但不知道怎么修。我们告诉他统计族人基本信息的内容,并作了演示,告诉他:族人的出生日期,可看户口簿或身份证(后来才知道,元谋的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才上户口)、村委会的存档。老人家说现在中青年人多在外面务工,要想在短时间内完成不太现实,但是他会尽快入户登记。
第三站,新华乡大河边行政村的仲家村。该村地处大山深处。路况条件差,路上颇费周折,不断地翻山越岭。行驶在半山腰,距村子约3公里的时候,车的前左轮胎陷入泥里,不好前行,不好倒车,用千斤顶也没用。40多分钟过去了,对面来了一辆送矿泉水的卡车,我们看到希望了!经过三次尝试,终于把车子拉了出来。
3公里,在平原地区那是相当近的,但在这样的山区则不然。过了大河边村村委会后,出现一条浅浅的河(其实底下是水泥铺的),趟过河后,就到仲家村了!该村有36户,116人。84岁的仲国泰老人热情地把我们领进他家,他又把自己的侄子仲如扬叫来了。仲国泰老人说,先辈是从摩诃村迁来的,到他已经六代,该自然村的中青年人也基本外出务工了(普遍现象),仲姓的只有十来户,现场办公的条件不具备,老人家说一星期后应该能把资料统计好。
7点钟,天还没黑,我们前往第四站,黄瓜园镇领庄村。仲国林的表姐夫也姓仲,而且也是国字辈。经过座谈,得知四年前,摩诃村曾经有族人帮他们整理过家谱,但没见到。国林表示回家后问问。我们赠送了资料后,现场演示如何统计族人信息。
几点体会:
1.为了提高效率,调研、修谱应同步开展,不能分开。
2.要时刻珍惜、维护仲研会的形象,不能让族人反感。
3.要带上符合统谱要求的支谱样本,供族人参考。
4.要尊重当地族人的风俗和信仰(比如元谋族人虽然是汉族,但长期与彝族同胞混居,彼此的风俗互相影响)。
5.在向族人说明“仲研会为大家修谱不收费用”的时候,族人连说“你们辛苦了”,我对族人都实事求是地说到:我们俩这次来,是人家仲跻和理事长出钱的。接着又把仲研会这些年的发展历程、全国修谱形势、理事长们的贡献向大家作了介绍。
PS:本来有许多想说的,但灵感全无,以上流水账远远不能完全表达昨天的工作和体会。感谢国林宗亲!
今天还要继续录入家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