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搜索
查看: 632|回复: 9

宝应仲氏来源考辨

[复制链接]

669

主题

815

回帖

2187

积分

进士

积分
2187
注册时间
2009-11-7
最后登录
2017-3-3
发表于 2012-3-15 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立即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帖最后由 仲聿修 于 2012-3-15 19:25 编辑

宝应仲氏来源考辨
——为宝应仲怀虎同志作

仲聿修 撰文

对于宝应仲氏的来源,明代宝应仲氏的墓志铭都众口一词。下面以时间顺序展示给诸君看:

万安《明故太医院判仲公墓志铭》:“按状:公讳昶,德明其字也。为扬州之宝应名家。曾大父明斋,元医学教授。大父彦霖、父伯谦,世以医为业。曾祖妣王,祖妣卞,妣徐,俱有淑德。公配刘,子二:长即英,刘出也。次曰:蕃,侧室詹出也。孙男一曰:森。孙女四,在室。”

李东阳《右通政仲惟馨墓志铭》:“按:公讳兰,字惟馨,扬之宝应人也。其先明斋公者,仕元为医学教授,明斋公生彦霖,是为公曾大父。彦霖生恭,是为公王父。恭生旺,旺生公,后以公贵,获封官如公云。”

李东阳《太医院使仲君兰墓表》:“君讳兰,字维馨。先世本扬州人,国初居宝应,亦扬地也。高祖明斋,元医学教授。曾祖彦霖、祖恭,世不易业。考讳旺,赠尚宝司卿。君丧父甫七岁,母郑宜人矢不贰志,鞠成之。”

顾璘《明故陕西按察司按察使仲公墓志铭》“公讳本,字与立,其先扬州人也。今迁宝应县。其上世有明斋者在元为医学教授,后代迭以医鸣。至曾大父恭,隐德益茂。大父旺,赠尚宝司卿。父兰,自中书舍人仕,致通政使司右通政。”

储巏《明故承德郎礼部主事仲公与成墓志铭》:“与成讳棐。考讳兰,以艺行,闻于时,积官至太医院使。”

钱福《明故礼部儒士仲与弼墓志铭》:“仲与弼,讳相,为宝应世家。其卒为弘治戊午四月二十日,距其生成化辛卯闰九月十一日才二十有八年,距其父太医院使前通政公之卒才三年,距其兄礼部主事前翰林庶吉士与成君之卒才一年。”

李春芳《玉泉仲公墓志铭》:“玉泉公盖宝应人,讳承嘉,字思孚,号玉泉,一号云麓。世多闻人。国朝始以医起家者,公之祖曰兰通政司右通政,而通政之伯曰昶又官至太医院判。继以儒起家者,公之父曰本以弘治庚戌进士官至陕西按察使,而按察之弟曰棐又弘治丁未进士官至礼部主事,两世一时,簪组辉映,江淮尠有出其右云。”

上面如此之多的墓志铭,虽然繁杂,但却大都将宝应仲氏的远祖追溯到明斋公,这位“明斋公”据《宝应图经》所言,本讳失考,“明斋”是字号,故而称“明斋公”。上面的墓志铭有两点需要注意:

第一:并未提到明斋之父是谁。

第二:凡是提到族源的,都说宝应仲氏迁自扬州。“先世本扬州人,国初居宝应,亦扬地也。高祖明斋,元医学教授。”(李东阳《太医院使仲君兰墓表》)“其先扬州人也。今迁宝应县。其上世有明斋者在元为医学教授,后代迭以医鸣。”(顾璘《明故陕西按察司按察使仲公墓志铭》)

      而明朝崇祯十四年间宝应仲代勋编纂的《仲氏家乘》记载,宝应仲氏始迁祖为元朝医学教授仲明斋的父亲“七二公”。对于“七二公”的代数,明崇祯十四年宝应县《仲氏家乘》并未注明。但到了康熙二十三年宝应仲氏第十三代孙仲搢所撰之《重修仲氏家乘》里,“七二公”却莫名奇妙地确定了代数,成了先贤仲子五十二世孙。

    这一变化的个中缘由何在呢?下面在罗列一串文献之前先看天启六年的一则文献:

天启六年岁在丙寅仲夏之吉,宝应县仲方宇这样解释宝应仲氏的来源:“吾族当高帝龙飞,从吴徙扬,为邑著姓。浸假而宗派繁伙,几不相识。”

注意:“从吴徙扬”!此前任何墓志铭都没有提到吴地,这是宝应现存家族资料中最早提到苏州的一则文献。弥足珍贵。“从吴徙扬”,也就是说,从吴地徙居扬州。“高帝龙飞”里的高帝指的是宋高宗。也就是说时间点是南宋。南宋之时,吴地只有一支仲氏族人,也就是聚居在吴江盛泽镇的大宗主仲基后裔。苏州府吴江县盛泽镇而各地族谱证明:在明朝以前,的确有一支族人从原聚居地吴江盛泽镇迁居到了扬州府高邮州兴化县。这一支的始迁祖是49代大宗主仲基的孙子51代仲尔侗,迁徙时间是南宋中期。

假如之前所有文献都准确无误的话。宝应仲氏应该是高邮州兴化县仲尔侗的后裔,也就是49代大宗主吴江仲基的后裔。

崇祯十四年辛巳仲春朔日十代孙仲在廷所写的《宝应仲氏世系序》也证实宝应仲氏是从高邮州兴化县(兴化县又雅称“昭阳”)迁徙过来的。里面写道:“余族系自七二公而上不可考,阅旧谱知发源于山东,其后迁徙于秦邮昭阳(即高邮州兴化县)而昌于八宝(即宝应县)”

但就是在同一版本的族谱里,却出现了岔头。

    明崇祯十四年宝应县《宝应仲氏家乘》“七二公”的谱注却冷不丁地提到了“汉朝”!而且丝毫没有提苏州府!却同时提到了“江都”,因为江都仲氏早在北宋就有进士,与南宋出现的苏州府仲氏并不同支。但该谱注却承认宝应仲氏迁自兴化县仲家寨,但迁徙时间和路线却都发生了乾坤大挪移。路线由原先的“吴江(南宋初年)——兴化县(南宋中期)——宝应县(元末)”变成了“江都(汉朝中期)——兴化县仲家寨(时间不详)——宝应县(元末)”。这一下子把问题又搞复杂化了。这个谱注这样写道:“七二公,祖籍山东,先贤季路裔也。自汉中叶徙居江都,复迁高邮,今仲家寨即其故址也,详在《卞里志》,此志失而世系不可考也矣。元未张士诚据高邮,公避乱兴化平望湖,晦迹于医。明兴,平定寰区,遂迁宝应,入籍编氓焉。配李氏,子一:明斋”。

仍然是在同一版本的族谱里,宝应仲氏十世孙仲代勋也是一头雾水,他在崇祯十五年补写的《宝应仲氏家乘代跋》里极度迷茫,他写道“吾族之裔始于卞里(泗水),继迁于广盂(即扬州,即江都)。自卞里谱失于播越,广盂谱失于倭火,谱之废也几百年矣。”

到了乾隆二十三年修的《重修宝应仲氏家乘》中,这个迷茫却神奇地一扫而空。

乾隆二十三年岁在戊寅某月,该谱的编纂者宝应仲氏第十三代孙仲搢在《重修宝应仲氏家乘》中这样书写“七二公”的谱注:“始祖七二公,祖籍山东,先贤季路五十二代孙也。宋南渡徙居扬州江都,复迁高邮,仲家寨今其故址,详载仲里志,有谱。元末张士诚据高邮,公避乱兴化平望湖,晦迹于医。明兴,平定寰区,遂迁宝应,入籍编氓焉。配李氏,子一:明斋。”

注意:里斩钉截铁地确定了“七二公”的代数,“先贤季路五十二代孙也”!并快刀斩乱麻地删去了“自汉中叶徙居江都”的字样,将之改成“宋南渡徙居扬州江都”,这一改动,看似呼应了天启六年“吾族当高帝龙飞,从吴徙扬,为邑著姓。浸假而宗派繁多,几不相识。”的说法,实则不然。

对于为什么这么改动,仲搢在《重修仲氏家乘跋》一文中说得更加详细:“吾宗系本山东。先贤季路四十九代孙讳基字益庵,以武功授高邮判。宋高宗建炎戊申,偕族弟白庵、履庵随孔端友扈跸南渡,一居苏州吴江,一居扬州江都,今南直一支皆基之后,详在《仲里志》……更购得《先贤仲里志》一本,内注有支子流寓,播迁于吴、赵、燕、越间者……”

注意:“一居扬州江都”,各地族谱也证实仲履庵定居扬州,而且有一个儿子仲尔儒。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宝应仲氏第十三代孙仲搢并不认为宝应仲氏是吴江仲基(益庵)的后裔,而是认为是扬州49代仲履庵的后裔。这也就是为什么他在新谱中仍没有刻上“七二公”以上的世系的原因。我想,假如当时宝应仲搢知道“履庵公(49代)生子世榜(50代),世榜生子尔儒(51代)”的话,“七二公”(宝应仲搢和济宁翰博认为是52代。)以上的世系早在乾隆二十三年就应该被写上了。

而济宁翰博却不顾吴越族谱记载仲尔侗的儿子叫“仲正相、仲正卿”的事实,不惜篡改族谱,咬牙跺脚地说仲尔侗的儿子叫“仲正卿、仲七二”,这是为什么呢?

乾隆二十二年岁在丁丑五月吉日,山东济宁六十五代翰博仲耀涵的一篇《宝应小宗考》泄露了天机。他在里面写道:“丁丑仲春,有宝应同族搢公北游,船过仲家浅,闻有先贤祠庙,即登岸瞻拜,以家乘示余。余阅其谱帖,自先贤五十二代孙七二公以上皆不可考,祗知宋时迁自山东,其后又至秦邮昭阳再而八宝。又考《仲里志》:先贤四十九代孙有讳基者,字益庵,本洁祖次子【注:仲基为洁祖长子,翰博篡谱雌黄】,大宗虔祖之弟【注:仲虔是元朝人,与北宋的洁祖无直接血缘关系,济宁翰博仲耀涵一支的祖先从明朝末年开始篡改族谱。】。以武功授高邮判。宋高宗建炎戊申间偕族弟【注:应为胞弟,翰博篡谱雌黄】白庵、履庵随孔端友护跸南渡,一居苏州吴江,一居扬州江都,有南宗谱存世。是则广盂宝应族裔是基祖之后确也。夫礼有百世不迁之祖,所以明尊也。别子之后为宗,所以明亲也。江左一脉,自南迁以来,族众丁繁,且前人材辈出,任事者多,科第儒业亦不乏人,此先贤余荫也。而与大宗不通谱系【注:因济宁翰博支冒充大宗,骗袭翰博,篡改族谱,故而苏州吴江的真正大宗拒绝与其通谱,视其为不肖子孙。详见谱序】,是先贤遗风之不继也。余不敏,无穷感慨云尔。”

注意:翰博仲耀涵认为:“是则广盂宝应族裔是基祖之后确也。”这跟宝应仲搢的理解出了岔头,宝应仲搢认为宝应仲氏是扬州49代仲履庵的后裔。其实说实话,反而是翰博仲耀涵“是则广盂宝应族裔是基祖之后确也。”的看法,呼应了天启六年宝应仲氏自述的“吾族当高帝龙飞,从吴徙扬,为邑著姓。浸假而宗派繁伙,几不相识。”的说法。

但这里面有一个问题:“七二公”真像宝应仲搢和济宁翰博认为的那样,是52代吗?我看未必。

假如宝应“七二公”是扬州“履庵公(49代)”的后裔的话,也就是说,“履庵公(49代)”生子世榜(50代),世榜生子尔儒(51代)”,尔儒(51代)生“七二公”的话,因为我们没有看到履庵公一支的族谱,我迄今为止还没有材料可以反驳。

但假如“广盂宝应族裔是基祖之后确也。”的话,那就有大问题了。

我们知道基祖后裔里只有51代仲尔侗从苏州府迁徙到了扬州兴化县。而且赣榆(康熙谱)、沭阳谱和吴越仲氏族谱都众口一词写道,仲尔侗只有两个儿子:长子仲正相,次子仲正卿。以《沭阳谱注》为例,该谱记载:“尔侗,字愿夫,官院判。生正相、正卿。”

下面我们分析“七二公”,“七二公”是典型的族谱用语。为了防止后人直呼先祖名讳,便想出此法。“七二公”的意思是这位祖先,“以七字行二支”。用大白话说,就是在亲族内部排行老二。我们知道,兴化始迁祖仲尔侗只有两个儿子:长子仲正相,次子仲正卿。

这个老二究竟是谁呢?

假如兴化谱靠谱的话,我们可以直接依据兴化谱,现存兴化谱受济宁翰博谱影响极深,昭穆紊乱,拼凑痕迹严重,不足为法。

乾隆三十七年阮開景《揚州府興化縣三善堂仲氏宗譜序》:“因念仲氏,遙遙華胄,猝被金亂,徙家于秦郵之東北郷名曰仲家寨。始祖承事公者,相傳十餘世。期間士農商賈,不一其術。”

“承事公”是谁?没人知道。

兴化族谱中,“承事公”的儿子一口气记载了四个。其中包括: “国云公、配周氏”。“横溪公,配刘氏、房氏”。“六九公,配张氏”。“七二公,配李氏”。

这不能不让人大跌眼镜。我们知道兴化县始迁祖仲尔侗只有两个儿子:长子仲正相,次子仲正卿。虽然说兴化始迁祖不一定是兴化县仲家寨始迁祖。但就是这四位前辈,我想也不可能是一代人。

“六九”公者,六字行九支之意也。“七二”公者,七字行二支之意也。六次行与七字行,本为隔代,竟汇为一代,可谓荒诞悖谬至极。而且在现存兴化谱中竟分列为三支、四支,殊悖情理常识。

捉襟见肘的《兴化仲氏族谱》与自相矛盾的《宝应仲氏族谱》让我们不得不追问一个问题:

宝应“七二公”真的是52代吗?可不可能是53代?或者别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d440f50100zy92.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785

回帖

5033

积分

版主

积分
5033
QQ
注册时间
2012-2-26
最后登录
2024-11-27
发表于 2012-3-15 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赐教,我们要多查查家谱,要与我们宝应其它三个村的仲氏一起来研究查找历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37

主题

4146

回帖

4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49246
QQ
注册时间
2009-10-24
最后登录
2024-11-28
发表于 2012-3-15 20:3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帝龙飞,从吴徙扬。这里的“高帝”,显然是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老前辈,而非宋高宗赵构老前辈。

点评

未必  发表于 2012-3-15 21:3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主题

1771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11555
QQ
注册时间
2010-4-23
最后登录
2024-11-27
发表于 2012-3-15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宋高宗建炎戊申间偕族弟【注:应为胞弟,翰博篡谱雌黄】白庵、履庵随孔端友护跸南渡,一居苏州吴江,一居扬州江都,有南宗谱存世。”因基祖出嗣称为族弟是应该的!

点评

可以进行仲家浅族谱、里志版本对照,有的称“胞弟”有的称“族弟”,赣榆旧谱统称“胞弟”,光绪后,赣榆有不肖子孙依样画胡率改为“族弟”  发表于 2012-3-15 21:4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785

回帖

5033

积分

版主

积分
5033
QQ
注册时间
2012-2-26
最后登录
2024-11-27
发表于 2012-3-16 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老家一直都是这样的说法——我们是山东过来的.而且我们现在保存的家谱也是从山东叙来的.家谱毁于文革时期,就是现在叙的家谱也是前几年从山东传来的,这个里面肯定是有误区的,我就是想把我们宝应的仲氏理清究竟属于哪支,哪堂,先祖是谁,这样我们也可以给后代一个交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787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13151
QQ
注册时间
2011-2-22
最后登录
2024-11-28
发表于 2012-3-31 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怀虎宝应的仲氏堂号是不是跟兴化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785

回帖

5033

积分

版主

积分
5033
QQ
注册时间
2012-2-26
最后登录
2024-11-27
发表于 2012-4-4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宝应的堂号:三善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787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13151
QQ
注册时间
2011-2-22
最后登录
2024-11-28
发表于 2012-4-13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跟我们一样的堂号也是三善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主题

424

回帖

2172

积分

进士

积分
2172
注册时间
2017-3-3
最后登录
2017-3-3
发表于 2012-4-14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五经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主题

1771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11555
QQ
注册时间
2010-4-23
最后登录
2024-11-27
发表于 2012-4-15 06:46 | 显示全部楼层
五经堂是翰博专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华夏仲氏网 ( 苏ICP备2021045915号 )

GMT+8, 2024-11-28 17:3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