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即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大明嘉靖三十一年(西元1552年),歲在壬子,八月,山东乡试在省城濟南府舉行。
考試官:應天府儒學教授彭輅、直隸徽州府休寧縣儒學教諭劉熠。
同考試官:湖廣襄陽府棗陽縣儒學教諭曾汝舟、江西九江府德安縣儒學教諭蘇檢、浙江嚴州府淳安縣儒學教諭林以毅、江西饒州府浮梁縣儒學教諭吳廣、湖廣岳州府臨湘縣儒學教諭李一元。
考試結束後,中式舉人七十五名。其中:
第一名(解元):王肇林,萊州府學生
第二名(亞元):張銘,膠州學生
第三名(經魁):張烶,平原縣學生。
第四名(經魁):杜自然,濰縣學增廣生。
第五名(經魁):姜繼曾,膠州學增廣生。
第六名(亞魁):楊桐,青州府學生。
按照成制,考試分三場,第一場考試有《四書》《易》《書》《詩》《春秋》《禮記》五個部分,即“四書五經”。
考官在《四書》部分出了三道考題:
1.子路問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
2.《詩》云:鴛飛戾天,魚躍于淵。言其上下察也。
3.仁也者,仁也。合而言之,道也。
來自平原縣的張烶關於“子路問君子”的答卷,得了高分。內容如下:
聖人與賢者論君子,惟一敬以推極之也。夫敬以修己,推極之天下可平矣。若君子之道,孰加於此。且君子之學,心學也。心學之妙,德具而業存,至約而至博者也。
子路問君子,子以心學語之。曰人能戒謹于靜,涵養吾心之本原,惟恐有須臾之離;省察于動,提防吾心之感發,不俾有物欲之萌。君子之道固若是也。是修己以敬,其有以及人,與所及盡乎人,實已括乎其中矣。
子路不知而少之,則以君子體用不偏者,敬惟有以修己,無用之學耳。夫子曰“修己以敬”,非獨盡之已也。充積之而盛焉。靜也,虛動也。直見之施為當,其理物來順應人之分類可足也,而人即安矣。是故一敬立而用自行也。君子之道何歉哉?
子路不知而又少之,則以君子遠大是務者,修己僅足以安人,進小之學耳。夫子曰“修己以敬”,非止安於人也。充積之而極盛焉。靜至,虛動至,直施為無不當,其理至公均被天下分類可足也,而百姓即安矣。是故一敬立而大用行也。君子之道何歉哉?
此見達順不出於體信之外,而成功惟在於充積之間。聖人一言,盡天下之道,有若此,然敬在我也,充積之我也。安人、安百姓,充積之餘而功用之著也,不在我也。在我者,信之,篤而行之。至不在我者,付之。無心而亦以自考焉,可也。故曰敬者,聖學始終之要。又曰聖學無所為,而然此又有志於君子者當知也。
以下是考試官、同考試官的批語:
同考試官教諭林:安人、安百姓,皆一敬自然。及之士子類,以感化言,殊非本旨。子能體認,可以式矣!
同考試官教諭李:體本心學,此作獨能發之,是學君子而有得者。
考試官教諭劉:辭簡義盡。
考試官教諭彭:是說理文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