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搜索

最近看过此主题的会员

查看: 821|回复: 6

古诗赏析·《题西林壁》 (宋)苏轼 (转载)

[复制链接]

396

主题

2238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14192
注册时间
2010-3-4
最后登录
2024-3-31
发表于 2014-6-16 08: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立即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庐山西麓。题:书写,题写。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庐山。
横看:从正面看。庐山总是南北走向,横看就是从东面西面看.
侧:侧面。
各不同:各不相同。
不识:不能认识,辨别。
真面目:指庐山真实的景色,形状。
缘:因为;由于。
此山:这座山,指庐山。
西林:西林寺,在现在江西省的庐山上。这首诗是题在寺里墙壁上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09

主题

2564

回帖

1万

积分

分区版主

积分
17034
QQ
注册时间
2011-11-23
最后登录
2024-4-1
发表于 2014-6-16 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庐山横看绵延逶迤,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不相同。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全诗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6

主题

2238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14192
注册时间
2010-3-4
最后登录
2024-3-31
 楼主| 发表于 2014-6-16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明叔理解透彻,该诗的确是”景、哲“两用的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9

主题

2564

回帖

1万

积分

分区版主

积分
17034
QQ
注册时间
2011-11-23
最后登录
2024-4-1
发表于 2014-6-16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哪是我的分析?我是从百度上搜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6

主题

1589

回帖

8791

积分

版主

积分
8791
QQ
注册时间
2010-3-14
最后登录
2024-2-9
发表于 2014-6-16 12:27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61

回帖

1031

积分

贡士

积分
1031
注册时间
2012-1-10
最后登录
2024-5-15
发表于 2014-6-16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主题

232

回帖

1792

积分

贡士

积分
1792
QQ
注册时间
2010-6-29
最后登录
2024-4-30
发表于 2014-6-16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这首诗的意境最高点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华夏仲氏网 ( 苏ICP备2021045915号 )

GMT+8, 2024-5-17 20:1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