廪生
- 积分
- 368
注册时间2009-11-1
最后登录2012-4-5
|
立即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任锡荣在村小学边的一孔旧窑洞里欢迎我们的到来。“昨天就听说有记者来,一夜没睡着。这些年总是这样,只要有上边的人来村,对我们就是一份希望。”这个叫仲家山的山村位于山西省孝义市西南三十余公里处,从1974年发生第一次耕地塌陷起,近30年间,700多村民年年能听到地层深处放炮的闷响,能看到不断增多的地陷和房裂。“小学所在的这块是惟一安全的地方,煤矿的人说这下面是支撑巷道的煤柱。我们就把这最后的安全给了孩子们。” 尽管与黄土高原数百万年的历史相比,煤的形成要早得多,但对于当代开采业来说,黄土和黑煤是无法分开的:掘开地面的“黄”才能挖出地下之“黑”,当“黑”尽地空时,厚达几十、几百米的“黄”便訇然倾塌,严重者还会引发地震,其对地面建筑、耕地及生活设施的破坏可想而知。 “直到2001年,突然听不到塌陷的声音了,大伙还挺纳闷儿,后来一打听,说是这一大片的煤全采光了,煤矿工作面转移到别的县了。”越来越多的人走进来,七嘴八舌说村事。 他们说的“煤矿”指的是汾西矿业集团所属的柳湾煤矿,这是一个大型的国有煤炭企业。从上世纪50年代投产至今,五十多年的开采历程,把仲家山方圆几十公里的地下煤田一层层采尽,有人形容说光这个矿挖出的煤也足可以堆成几十座大山了。据孝义市国土局的同志介绍,除柳湾矿外,还有两个大型国有煤矿也分布在孝义境内,再加上一百多座乡村煤矿,使这个县级市“光荣”跻身于全国首批50个重点产煤县(市)的行列。 有观点认为:煤炭在成就山西的同时,也在摧残着山西。这种深刻的二律背反法则在孝义、在仲家山表现得更加具体和直观。资料显示,从20世纪70年代到2000年,孝义市共有25万亩土地因采空而塌陷,其中耕地面积7.27万亩,涉及9个乡镇的64个村。 三十年间提心吊胆的日子,影响了整整一代人。“村里30多户人家搬往了外村,在‘塌陷’中长大的青年人大多数到外面打工去了,留下的老人、女人和小孩守着破败的村庄。”在领我们看村子的塌陷状况时,任锡荣说。沿路走过,用满目疮痍和触目惊心形容实不为过:裂缝、断墙、深沟、乱丘……我们明白,塌陷所破坏的不止是村容村貌,更是将多数村民心头希望之灯塔几近摧毁——80%以上的良田被废、90%的民房开裂、河断井枯、牛羊难存,村民总结了“三不”:有地不能种,有房不能住,有树不挂果。 发生塌陷的村庄大都有过人畜掉进裂缝的纪录。记者曾在晋东南一处深达三十多米的陷坑中见到过一台掉下去的农用拖拉机,所幸驾车的青年农民及时跳车得以逃生,而那坑就是煤矿采空所致。 铁矿开采导致的塌陷同样是致命的。记者亲历过两次山崩人亡的惨剧,至少造成13人遇难。一次发生在太原以西的古交山区,被采掘一空的山峦突然发难,半架山坡顷刻间陷入地下,正在山间劳作的5名民工被埋进地下,尸骨全无。另一次在晋南襄汾的塔儿山铁矿采区,一个夏日的清晨,不堪重负的山峰呈垂直式陷落,8名还在睡梦中的采矿人成了山底的冤魂。 有人说:如能走遍高原,有关塌陷的故事随处可闻。所以,真正了解煤矿本质的人,总是对煤(同样包括铁、铝等资源)怀有一种复杂的心情:一方面对每块在地下埋藏了上亿年的煤充满了欢喜和感激,是它把光与热带给人间;另一方面又因开采的过程总夹带着井下矿工的血汗和地面乡民的血泪而使人唏嘘畏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