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搜索

最近看过此主题的会员

查看: 1369|回复: 7

《仲子世家》2011年第五期

[复制链接]

1001

主题

4028

回帖

4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41649
QQ
注册时间
2009-10-24
最后登录
2024-3-28
发表于 2012-7-11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立即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仲子世家
第五期
(总92)
华风仲子历史研究会            《仲子世家谱》编纂委员会
2011年12月26日


本  期  要  目
炎黄信息
天下随和  光辉华夏
★学术研究
子路简论
★修谱动态
龙口市南仲家村新修族谱面世
四川仲氏宗谱面世
修谱纂志感怀
★族人调查
       江苏泰州仲氏调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01

主题

4028

回帖

4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41649
QQ
注册时间
2009-10-24
最后登录
2024-3-28
 楼主| 发表于 2012-7-11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天下随和     光耀华夏——辛卯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开幕式侧记
千重翠色,簇拥炎帝故里。
万方赤子,寻根烈山脚下。
5月28日,辛卯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在随州烈山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隆重举行。来自海内外的炎黄子孙近万人齐聚烈山,寻根拜祖,表达同根同源、爱我中华的家国情怀。
(一)
风和日丽,山岚苍翠。
    炎帝神农大殿位于高台之上,在连绵群山的映衬下更显庄重肃穆。谒祖广场上,八根功绩柱高高耸立,四周幡旗猎猎。炎黄子孙,心怀虔诚,早早来到指定区域整齐就座,静候大典启幕。
    上午8时26分,来自两岸三地的香港、台湾、湖北电视主持人联袂出场,拉开了寻根节开幕式暨拜祖大典的序幕。
    在激越雄浑的钟鼓声中,拜祖的队伍缓缓向谒祖广场走来。
    首先走过来的是身着华彩礼服的9人祭祀方阵,只见主奉祀官、著名影视表演艺术家唐国强峨冠长袍,手捧竹简,神态肃穆。他身后8位能士手捧着代表炎帝神农八大功绩的礼器,表达着华夏儿女对炎帝神农的无尽礼赞。
    56名青年身着民族盛装,手擎“炎帝故里寻根节”节徽幡旗,组成幡旗方阵走来。幡旗猎猎,迎风招展,如瀑、如画、如书,书写着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页页史书。
72名精壮男子簇拥着一个巨大的“金鼎”向广场走来。鼎,古时象征着国家权力。今天则寓意炎黄子孙祈福国泰民安、中华崛起和民族复兴。
由80名青春少女组成的五谷方阵走来了。她们身着五彩汉服,于捧五谷形状的道具,高高举过头顶,向五谷相传、生生不息的东方文明顶礼膜拜,并祈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欣欣向荣。
81名大学生高举寻根节的旗帜,意气风发、神气昂扬地走来。这是薪火方阵,寓意华夏文明薪火阳传、生生不息,昭示时代精神与优秀传统的一脉相承、发扬光大。
参加拜祖大典的贵宾身披黄丝巾走来了。中央、省、市领导和华人华侨代表、烈山宗亲会代表、企业代表及其他社会各界知名人士等,神情庄重地来到谒祖广场,他们将虔诚拜谒始祖,共襄中华盛典。
(二)
“值辛卯之孟夏兮,盛典列张;聚炎帝之故里兮,怀此诚惶……久稽首以拜谒兮,神农不朽;且佇立以祷告兮,华夏永昌!”主奉祀官唐国强嗓音雄浑而悠长,他高颂炎帝神农八大功绩,拉开了拜祖大典的序幕。他的身后,—群青年男子头戴面具,赤裸上身,要系“兽皮”,表演中华祭礼之傩面舞,再现了原始完蛮时代人类艰难的生存,映照出炎帝神农功绩的伟大!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昌智宣布:辛卯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暨拜谒炎帝神农大典开幕!广场上烟花绚烂,礼炮轰鸣,人山人海,欢乐如潮!
在韵味悠扬的钟鼓声中,全国政协副主席厉无畏、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共同恭启圣门。随着按钮的启动,神农大殿的朱漆大门徐徐开启,始祖圣像露出真容。只见炎帝神农盘膝而坐,一手持稻穗,一手执灵芝,他目光慈祥,俯视苍生。大门完全开启时,在灯光的照耀下,炎帝神农圣像光芒四射,有如神灵。此时,天空中腾起“五彩祥云”和稻穗形状的烟火,自天飘逸流泻,犹如天降祥瑞……瞻仰炎帝圣容,感念始祖恩德,在场的炎黄子孙无不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我用编钟唤醒你的梦想,我用五谷拜谒你的故乡,我用火把看清你的模样,我用胸膛点燃你的高香……”,雄浑悠扬的《炎帝大歌》响彻在烈山之巅,将始祖的伟大功绩和华夏儿女的无尽礼赞传扬四方。
万世沧桑,火是永远的神话。“圣火天使”一袭白裙,圣洁、高贵、典雅。她在4名白衣少女的护送下,手持从大洪山宝珠峰采集的圣火,自神农大殿优雅而出,将圣火传递给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鲁谆。伴随着飞火流星划过的五道彩烟和直插云霄的鸣响,鲁谆点燃了圣火台。熊熊圣火在烈山之上跳跃、闪耀,人们注目圣火,欢呼、呐喊!这是光明之火,它驱除黑暗;这是文明之火,它赶走愚昧:这更是精神之火——它光耀华夏,恩泽万世!
在庄重悦耳的鼓乐声中,领导和嘉宾向炎帝神农敬献花篮、高香、三鞠躬,缕缕馨香飘溢着炎黄子孙深深的敬祖情思。
(三)
“几千年社戏村歌,传颂一个名字;五千年春雨秋风,滋润万里城邦。大哉炎黄,根繁叶茂;盛矣华夏,源远流长。一年一度,钟鸣乐奏;随州烈山,凤舞龙翔。贺炎帝神农之诞辰,颂文明始祖之辉煌。俯瞰大地,怀抱江河澎湃;仰视天庭,尽是星斗文章……”湖北省省长王国生恭读《颂炎帝文》。字字句句,颂扬炎帝神农丰功伟绩,表达华夏儿女实现民族复兴的宏愿和决心。
随后,全体在场的炎黄子孙肃立,向始祖三鞠躬,表达对祖先的追思与景仰之情,并从根脉之地汲取养料,获取民族复兴的伟大力量。
三教儒道释,三才天地人。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王俊义、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释净慧、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一起上台燃香,对天遥拜,为世界华人祈福:“我祈愿中华始祖炎帝神农,福我苍生,佑我疆土……”
颂之以歌,拜之以舞。
拜祖大典结束后,进入文艺表演环节。
鼓点阵阵,叩击心扉。古老编钟与编罄交响奏鸣出金石之音。
“河山只在我梦萦,祖国已多年未亲近,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当香港歌手张明敏《我的中国心》深情优美的嗓音伴着熟悉的旋律响起时,全场沸腾,掌声如雷!这歌声,触动深心,引起共鸣——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我们一样流淌着如长江、黄河般血液,我们的祖先早巳把我们的一切烙上“中国印”,我们都有一颗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的“中国心”!
“军中百灵鸟”严当当甜美圆润的嗓音演唱的《爱我中华》,表达出中华大家庭团结友爱、振兴中华的豪迈宣言。开幕式在歌手韩磊《炎帝颂》粗犷浑厚的歌声中完美落幕。
辛卯年寻根节开幕式结束了,但这绚丽的色彩,恢弘的气势,庄严的祭礼,欢快的乐舞,厚重的文化……让人沉醉,让人感奋——感奋于华夏先祖伟大的智慧与创造,感奋于炎黄子孙卓越的传承与光大;沉醉于中华民族绚烂而雄浑的文明,沉醉于古老随州悠远而灵动的风情!
烈山苍苍,耸立世界华人之根。
姜水汤汤,开创中华文明之源。
一个永远被定格的日子——农历四月二十六,炎帝神农的生日。一场感动华夏的拜谒——炎黄子孙与炎帝神农穿越时空的交流。一个让人魂牵梦绕的地方——随州,世界华人谒祖圣地,中华民族精神家园。
炎黄子孙,无论身处何方,让我们相约每年的这一天,寻根炎帝故里,拜祖烈山脚下。故里寻根,我们寻到的必将是文化的高度认同,奋力前行的精神路标,民族复兴的伟大力量!
(随州日报记者王董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1

主题

4028

回帖

4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41649
QQ
注册时间
2009-10-24
最后登录
2024-3-28
 楼主| 发表于 2012-7-11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子 路 筒 论
阎敬业
孔门诸弟子中,子路是一位很有个性的人物。《论语》有41章提及,由此可见他当日的活跃,他尚勇的精神,坦荡的胸襟,以及勇于诘疑而又虚心服善的品质,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传统的看法,认为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所谓“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而实际上,孔子对子路也相当器重,感情极为深厚。颜回早夭,孔子有“天丧予”之叹;子路死于卫国之乱,孔子为之覆醢,均表现出孔子对他们相知之深,期待之厚。大体上,子路和颜回代表了孔子的两个方面,两个极致:进取与潜善;立行与坐议;阳刚与阴柔;治世与修身。本文拟就子路的生平与思想勾勒出一个轮廓,并与颜回作一横向的比较,希望能对孔子思想的研究有帮助,因为笔者认为,研究子路,是研究孔子的一道桥梁,一队偏师。
有关子路的权威性资料,当然首先是《论语》和《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其次是《说苑》和《孔子家语》。《孔子家语》虽然是一部伪书,但去古未远,仍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兹根据诸书,对子路的生平事迹撮举如下。
《仲尼弟子列传》说他名由,字子路,卞人,小孔子九岁。这样看来,他很可能是孔子年龄最大的弟子(《孔子家语》说颜回之父颜由比孔子小六岁,未必可靠)。
子路何以成为孔子的弟子,《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有这样一段话:
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豚,陵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
至于为什么要“佩豭豚,冠雄鸡”,裴骃《集解》认为“二物皆勇,子路好勇,故冠带之。”这样的装束实在有些流气,看来,子路是出身于社会下层的无业游民。关于“孔子设礼稍诱子路”事,《孔子家语》有一段记载:
子路初见孔子,子曰:“汝何好乐?”对曰:“好长剑。”孔子曰:“吾非此之问也。徒谓以子之所能,而加之以学问,岂可及平!”子路曰:“学岂益哉也?”孔子曰:“夫人君而无谏臣则失正,士而无教友则失听,御狂马不失策,操弓不反檠。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哉。毁人恶仕,必近于刑。君子不可不学。”子路曰:“南山有竹,不柔自直,斩用而之,达于犀革。以此言之,何学之有?”孔子曰:“括而羽之,镞而砺之,其入不亦深乎?”子路再拜曰:“敬而受教。”
这段话很难说反映了当日的真实情况,但大体符合孔子和子路的思想逻辑。
子路为弟子后,曾随孔子周游列国。《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说:“子路喜从游,遇长沮、桀溺、荷篠丈人。”事迹具见《论语》。
他还做过鲁国季氏的家臣,作过卫国蒲邑的邑宰。据《孔子家语》,孔子入蒲,曾三称其善,《韩诗外传》也有类似的记载,证明他的治蒲还是确有政绩的。
鲁哀公十五年(公元前480年),子路死于卫国蒯聩之乱(蒯聩是卫灵公的太子,因得罪灵公宠姬南子而出亡在外。灵公死后,蒯聩的儿子辄被立为国君,是为出公。出公十二年,蒯聩在卫国大夫孔悝帮助下,赶跑了出公,自立为君,就是庄公。子路死于这场内乱)。孔子在鲁国听到了这个消息,表示了沉痛的哀悼:
夫子哭之于中庭,有人吊者,而夫子拜之。已哭,进使者而问故,使者曰:“已醢之矣。”遂令左右皆覆醢,曰:“吾何忍食此!”(《孔子家语》)
这是孔子去世前一年的事。
孔门四科,子路是以政事著称的。前面提到他的治蒲曾受到孔子的赞扬。《荀子·大略》也有“晋人欲伐卫,畏子路,不敢过蒲”的说法。当年孔子为鲁大司寇时,曾有“堕三都”之举,具体执行者当是冉有、子路等人。孔子说过:“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这里所说的赋,指军赋,包括军事、政治一整套工作。于这一点,子路也很自负。
孔子北游于农山,子路、子贡、颜渊侍侧。孔子四望,喟然而叹曰:“于斯致思,无所不至矣。二三子各言尔志,吾将择焉。”子路进曰:“由愿得白羽若月,赤羽若日,钟鼓之音,上震于天,旌旗缤纷,下蟠于地。由当一队而敌之,必也攘地千里,搴旗执唯由能之,使二子者从我焉。”(《孔子家语》)
这一席话,形象地表现出他的军事才能、勇武精神和绝对的自信。
   在《孔子家语·屈节解》里,子路曾对孔子表白:“由闻丈夫居世,富贵不能有益于物。处贫贱之地,而不能屈节以求伸,则不足以论乎人之域矣。”闪耀着咄咄逼人的思想光芒。这种严肃的人生态度,积极的进取精神,在讲求谦抑冲和的儒家群中,在盛行闭锁思维模式的中国古代,是极为难能可贵的。
    孔子也有主张事功的一面。所谓“三月无君,则惶惶如也”,“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所谓“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都道出此中消息。但他又有温良恭俭让的一面,说过“智者动,仁者静”的话,认为“过犹不及”,主张“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他是太成熟了,也太世故了,在他博大的思想体系中,几个方面互相撞击,而又互相依存,互相牵制而又互相补充,他终于只能成为一位温温然的君子。而子路,虽然亲炙于孔子,在“好兼人”方面受到过多次的批评、开导(有的是直言劝戒,有的是含蓄地旁敲侧击),却始终保持着这种凌厉的节操,进取的精神,而且最终以死殉了自己的理想。我们认为,这是子路其人立身处世最突出的特点之一。
    子路另一个突出的特点,是性格淳朴、豪爽、正直刚烈。
    试看: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论语·公冶长》
    子曰:“衣敝媪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论语·子罕》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也!”《论语·公冶长》
    前者是子路在孔子面前言志的话,后二则表明,在孔子看来,子路能够遗弃世俗,敝履尊荣,慕大道而弃荣华,是他的升堂弟子。在以上形象性的论述中,我们可以体味到子路的粗朴、厚质,这些属于社会下层人们的生活态度和道德观念。
    他很正直。孔子曾经赞扬他:“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是说别人都不忍欺骗他。《论语》还讲到他:“子路无宿诺”,这很有些“已诺必诚”的味道,开了战国时期游侠风气的先河。孔子是很重视“信”的,把它当作儒家道德准则的一个方面,视为立身之本: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辖,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孔子倡之于上,子路行之于下,二者若合符契,这正是子路之所以为子路的一个重要因素。
    但他的直率是出于天性,并不是闭门修养的结果,所以有时也要和孔子撞车。《论语·述而》记载,孔子夸奖颜回:“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子路听了,忙不迭地问:“子行三军则谁与?”他是不满于老师独独赞美颜回的,认为自己军事才能较优,所以就此提请孔子注意,真是快人快语,锋芒毕露。子路的爽直、好胜、争宠心理和表现欲望都跃然纸上。但他这一次就碰了钉子,受到孔子很有意思的批评:“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还有一次见于《论语、卫灵公》: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子路“愠见”和疑问,是对生活中一系列困厄的不满,也是对“天生德于予”说的质疑,一定程度上损及了孔子的自尊心,所以孔子也很不客气了刺了他一下,大有反唇相讥的味道。
在《论语》的不少篇章里,这种思想上的交锋更为明朗化。孔子见南子,子路很不高兴,逼得老夫子对天发誓;孔子提出“正名”的主张,他竟然说:“有是哉,子之迂也!”一次,子路要让子羔作费邑的地方长官,孔子认为子羔学识不够,这样做是害了子羔,子路仍然要坚持,气得孔子责怪他的巧辩,骂他是个“佞者”。
孔子虽然有时要骂他,但对他是相当了解的,对他的时而失于粗野的直率与刚烈持欣赏的态度。孔子说过“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的话,纵观《论语》一书,孔子对子路确实是忠而多诲。这反过来又帮助子路在更高层次上发扬了固有的性格优点,使他成为一个具有国士风范的儒者。
《论语·先进》记下了孔子这样的话:“从我于陈者,皆不及门也。”这很可能是孔子晚期思念早年弟子而发。颜回的早夭,子路的横死,使他有不胜今昔之感。在以往的日子里,孔子也一定深切地感受到他们存在的必要,当自己希望在政治上有一番作为的时候,子路正是得力的助手和可靠的同盟者,而当到处碰壁,一无所成的时候,颜回的乐天安命又给他以宝贵的精神力量。所以,他一方面赞扬子路:“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一方面又充分肯定颜回的居陋巷而又不改其乐。这样矛盾的心态实际上是现实政治生活矛盾冲突的反映。懂得了这一点,我们也就懂得了孔子其人,懂得了《论语》的基本精神,以及子路在孔子门人中的位置。
为了更好的理解子路,让我们回过头来研究一下颜回其人。
颜回死后,孔子在答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时说过一段很有意思的话“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无。”这是孔子对颜回的“盖棺论定”,比较全面地肯定了他的治学精神和品德修养。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颜回的治学精神。
    应该肯定,颜回确实好学。孔子说过:“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他是锲而不舍的。孔子还说过:“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他很尊重孔子,也很善于吸取知识,实质上也是能够独立思考的,但在师长面前的“不讳,如愚”却决不是什么长处,它不利于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相长。对于这一点,孔子也是有微词的。《论语·先进》: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相信这是当日孔门弟子的秉笔直书。不过后世的讲经家囿于传统之见,都认为这是孔子对颜回的偏爱和赞叹,而曲解了这段话的含义。颜回的这种态度不但不能和子路相比,而且也不及同门的有些学友。子路对孔子多所折冲,已见上文,诸弟子对孔子也多所匡正,见诸《论语》。例如《论语·阳货》: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这里,子游的直率,孔子的豁达,都跃然纸上。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孔门师生之间的关系,是比较民主、比较平等的关系。这实质上反映了孔子作为古代的大教育家,他的智者的风度。而如果在这样的学术氛围里,还不能明白地表示自己的见解,探究未知的奥秘,是很缺少一点学问家的气质的。
其次,我们来看颜回的品德修养。
上文已约略论及,颜回的思想具体而微地代表了孔子韬晦的一面,因而受到孔子的赏识。让我们随便再举几个例子: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孔子在颜回身上发现了他乐天安命的一面,实际上也是发现了半个自己。他对颜回的啧啧赞叹,无疑是对自己不得意的政治生涯的精神慰藉。他说过:“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矣。”这是自况,也是从颜回身上概括出的一种理想品德。他这些议论,反过来又成全了颜回,巩固了颜回在孔门弟子中至高无上的地位。
《论语·先进》还有一段值得注意。
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
孔子是提倡“富而无骄,贫而无谄”的,在这里颜渊未免有“谄”吧?当日,不是敢不敢死的问题,而是侥幸不死罢了,何必这样取巧呢?大约当日孔老夫子听了这样的话也挺惬意的,门人不以为非,遂记了下来,但这实在不是颜回的光荣。孔子在颜回死后,还想起他这点好处:“自吾有回,门人益亲。”谁不爱听顺耳之言呢?
综上所述,颜回不论在求学精神和人生态度上,都偏于内向、保守,一生无大作为,是坐而论道的典型人物。他因受到孔子的重视和喜爱,在孔门弟子中有较高的威望,在后世也有较大的影响,他的“不迁怒,不贰过”极有可能造成为宋明性理之学的先驱和重要理论来源。
同时考察一下子路和颜回的身后情况,能够提供给我们一些有历史性的思考。
孟子有两次提到子路:
或问乎曾西曰:“吾子与子路孰贤?”曾西蹴然曰:“吾先子之所畏也!”(《孟子·公孙丑》)
子路,人告之有过则喜,禹闻善言而拜。(《孟子,公孙丑》)
孟子去圣未远,他生活的时代,孔子及其高足们流风余韵犹存,两则记事反映出他对子路的景仰之情。特别是后者,把子路的闻过则喜和禹拜善言等量齐观,这充分反映出子路在战国的政治、思想领域的崇高地位。有意思的是,二千多年来,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里,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儒家学说的定于一尊,子路的名声不但不曾更加显赫,而且受到越来越多的冷落。一些讲求性理之学的人甚至还认为“子路死于卫,是伤勇也”。勇敢得过了头,死了活该。这真是诛心之论。而与此同时,颜回的身价却与日俱增,连司马迁也看得愤然,在《伯夷列传》中发出了“颜渊虽好学,附骥尾而行益显(1)”的不平之鸣。到了后来,颜回更是号称亚圣,配享孔庙,他真是讨尽便宜了。
要解开这个历史之谜,得从中国深层文化结构去找答案。
中国封建社会的进程极为缓慢。生产规模的狭小限制了人们的眼界,强大精密的国家机器,则又抑制着主体意志的发展。在这样一个低速运转的、全面封闭的社会形态中,孕育了体系庞大而思维缜密的各个文化哲学分支。除了战国时代昙花一现的法家学派和以后少数杰出思想家外,几乎都是趋向保守的。有的提倡乐天安分,与世无争;有的提倡修身养性,谨言慎行;有的深文周纳,罗织人罪;有的繁文缛节,戕害性灵,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上,子路的直率和强直,他的求异精神,他的“闻斯行之”的勇气,都势必成为不协和音而为人们所忌惧。这一点,相信历来多数人都会有同感,只是碍于他是“七十二贤”之一,才没有人敢公然去扑倒他。在这样的情势之下,谁也不会去作笨伯,逆文化主流而动,为他说一句公道话。颜回的情形就完全不同了。他当年受庇于孔子,没有人敢对他指指点点(而《论语》里就有子路受到孔子的批评,“门人不敬子路”的话);以后,随着孔子地位的上升,他也水涨船高,春风得意。他的闭门思过式的品德修养,他的恭顺谨慎的生活态度,他对现实生活的毫无奢望,他在政事方面的如痴如迷,由统治阶级看来,都有百利而无一害。千百年来,他们通过自己在文化领域的代表人物,接受并不断改造“儒学”,使之越来越适合于巩固本阶级统治的需要。在这个过程中,颜回受到各式各样的吹棒,名声显赫,正是顺理成章的事。
这样,从子路和颜回历史地位的消长,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出儒家学说发展的一个轮廓,子路受黜正说明了儒家学说中积极用世一面的被削。保守的社会形态最适宜于保守的思想意识的萌发与生长,以孔子为代表的这一学派的发展历史生动地证明了这一真理。
最后,让我们仍然回复到子路。伟大的革命文学先驱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拚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2)读到这一段话,总让人自然而然地也想到子路,据说他是在和敌人浴血奋战时,坚持“君子死而冠不免”的道德信念而被杀死的,他应该也够得上是一位“脊梁”式的人物吧!
注:
(1)司马迁《史记·伯夷列传》
(2)鲁迅《且介亭杂文》
本文原载《开封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第3期,现载泗水仲研会《仲子论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01

主题

4028

回帖

4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41649
QQ
注册时间
2009-10-24
最后登录
2024-3-28
 楼主| 发表于 2012-7-11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龙口市南仲家村新修族谱面世
仲维宜(龙口市《仲子世家谱》编纂委员会主任)


山东省龙口市北马镇南仲家村新修仲氏族谱,在市《仲子世家谱》编纂委员会的指导下,由年近七旬的村委会会计、市谱编委会副主任仲伟玖同志挂帅主编,历经一年多艰苦努力,终于二〇一一年九月面世。族人纷纷请谱,欢欣称快。
该谱采用谱志结合形体,装帧精美,图文并茂。封面浅紫色、烫金字。谱牒涵括本市及蓬莱、栖霞共七个支系,入谱3700余人,首次纳入女性1200余人。载有人物名录、传略及仲氏研究文章若干,较详尽地反映了这一族群的真实面貌。
南仲家村原称“城子顶仲家”,是龙口市(原称黄县)仲氏发祥之地。始迁祖自元末徙黄,占籍于此,绵延600多年,由此分徙各地,形成六大支系。明宣德年间,村中始建祖庙“卫圣府”,定期祭祀,凝聚着全市族人敦族睦宗之心。自古迄今,村中名人荟萃,享誉广远。该支族谱的面世,对龙口总谱的续修起到了标志性示范作用。
南仲家村族谱,从调研、撰辑到付梓的全过程,使我们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积累了经验,对于推动全市修谱进程,完善工作机制,提高谱牒品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目前,我市修谱进入攻坚阶段。部分村的初谱因不符标准,多次返工,数易其稿;外徙族人不断发现,正抓紧联络;有些历史疑案尚未破解;还有技术性问题需要改进。我们一定加倍努力,勤谨工作,以期实现历史性突破,给族人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祖德生辉  团结奋进  传承文明
——《四川仲氏宗谱》面世
仲均祺(绵竹)
历尽艰辛,《四川仲氏宗谱》终于2009年农历腊月十六日与仲家人见面了!十多年来,四川省仲氏族人为查找仲氏来源历经艰辛。以苍溪仲为森、仲新崇、仲益春、仲三多为主的一班人于2005年组建了《四川仲氏宗谱》编纂筹备小组,召集仲氏族人积极考察,核实搜集资料。特别是仲新崇先后去北京、上海、广州、陕西、河南及省内各地给族人宣传动员、考察、采访。
广元市仲永明、仲杰等一班人带头将广元市元坝区、黄金山、槐树园等各地区的支谱考察,落实编排。他们不怕辛劳,钻坟陵,查资料,查碑志,采访,仲杰负责采访对外联系等工作。
泸州市的仲杰四世同堂,不辞辛苦编好泸州市的仲氏支谱。
绵竹市以仲为礼、仲荣熙、仲均祺、仲禄熙为主的一班人也是在1996年提议续谱未果,于2006年开始筹备编写绵竹仲氏家谱。因时代的变迁,家谱留存无几。几经周折,得到仲氏族人的大力支持,终于在2008年4月把绵竹仲氏家谱编排印好,并召开绵竹仲氏家谱发赠会议,邀请了广元市仲永明,苍溪县仲新崇、仲益春等来绵竹参加家谱发赠仪式。到会代表来自广济、玉泉、土门、板桥、清道、新市、孝德、遵道、什邡、红白、德阳等地共160多人,家族中有6代人参加活动。当地领导参加并作重要讲话。通过活动进一步加深了族人的相互了解,结束了族人多年互不相通的现象,族人能重新相互联系,共同发展。
经过几条主线分别编写好支谱,给编写《四川仲氏宗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此,《四川仲氏宗谱》编纂工作通过5次省内仲氏族人编写组的大型会议,通过商讨,听取意见和好的建议,以及山东省微山县鲁桥镇仲家浅村提供资料的考证和广大仲氏族人的支持,2008年10月5日,川籍仲氏族人苍溪仲新崇,广元仲德富、母桂珍、仲杰,绵竹仲均祺、仲贵祺、仲彬祺、仲为明等前往山东省微山县鲁桥镇仲家浅村参加先贤仲子2550周年祭祀活动,取证考察,充实完善资料,《四川仲氏宗谱》终于告捷。
四川由于多次兵焚,时代的推移,民间幸存的仲氏家谱极少,宗祠、碑记被毁,造成上千年的历史资料断存,宗支断流不清,血缘世系不明,字派离谱,一姓多派的严重问题。加之青少年对修谱不重视,认为仲姓在中国各地姓氏中占少数,根本无人关心这件事,幸有一大批热心仲氏家族公益事业的族人率先启动修谱工程。
大多数谱均记载有:吾族仲姓源于轩辕黄帝,其曾孙帝喾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仲堪为次,因此获姓。先贤卫国公世居山东,大宗嫡长孙一脉继由山东迁徙江浙。来四川广元始祖仲德明,原居浙江宁波府嘉兴县永安乡马耳山三睹壁,世袭指挥使,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奉命领兵入川镇守嘉陵江(即昭化虎跳驿);于宣德二年(1427年)进京,晋职为兵部尚书,在职6年。各分支谱与之相符无误。这就构成编纂《四川仲氏宗谱》的可靠依据,解决了千头万绪寻不到根的困难。正如仲新崇在编纂工作会上总结所说:这项工程是艰巨的,从2005年启动至今已胜利告捷。这是我们为国家、为民族、为家族做了一件好事。通过资料搜集、考察核实以及听取社会各界的宝贵意见和建议,充实完善,把族人期盼的宗谱修成高标准、高质量、子孙喜读的宗谱。也殷切希望族人珍惜和收藏,以承先启后,代代相传,让吾族世世代代都有修谱的意识和能力,用先贤仲子的吞鲸豪毛,把仲子世家的历史千秋万代写下去。
宗谱是历史的传承载体之一,人类生存靠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而优秀文化及自身生存生活的经验教训靠传承载体,人在自己生存生活中,总有一大部份心思惦记子孙,操心他们的大小事和事业的成败,以及生活中经验得失要往下传。宗谱是传承的有效载体,传承文明文化,对教化后人,敬宗睦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起到重要作用。宗谱的纂成是仲氏族人心血的结晶,虽然不是经典,但可彰显先祖之德,有教化子孙之功,后人之考和弘扬民族文化之能。
总之,《四川仲氏宗谱》的告捷,由于财力、人力、水平有限,加之2008年5•12大地震的影响,做得不够完善,还有少部分仲氏族人没有得到联系,有漏误现象,有待于继续联系考证,争取在全国宗谱补充完善,望族人谅解,让宗谱世代永传,恩泽万代。

修谱纂志感怀
仲维宜(龙口)
春秋望族源流长,祖出圣门威名扬。
家谱绵延织经纬,里志传世播德尚。
癸卯旧书憾断代,壬辰新卷喜在望。
年逾古稀再振笔,忠孝遗风永不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6

主题

1589

回帖

8791

积分

版主

积分
8791
QQ
注册时间
2010-3-14
最后登录
2024-2-9
发表于 2012-7-11 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睹为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主题

275

回帖

1714

积分

贡士

积分
1714
注册时间
2020-9-11
最后登录
2023-10-6
发表于 2012-7-11 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想看"江苏泰州仲氏调查".能发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2

主题

4014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22071
QQ
注册时间
2009-11-25
最后登录
2018-11-19
发表于 2012-7-11 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发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975

回帖

1003

积分

贡士

积分
1003
注册时间
2017-3-3
最后登录
2017-3-3
发表于 2012-7-12 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伟进爷爷发的《仲子世家》,还请每一期都发上来,让我们知道全国仲氏修家谱的情况和仲子历史研究会的新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华夏仲氏网 ( 苏ICP备2021045915号 )

GMT+8, 2024-3-28 23:3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