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盛泽的剪辫子告示
[ 来源: 吴江日报│ 作者:周德华 │ 时间:2011-12-23 10:30:57]
清军入关后,曾严令汉族男子仿照旗人,剃发留辫,成为顺民之标志,有道是“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至晚清则略有松动,如赴欧美留学的学子、海军和外洋轮上的水手,一是常遭外人耻笑,二是练兵、操作、上运动场甚是碍事,盖因离开本土之故,清廷也只能眼开眼闭,然国内广大民众仍深受其累。 至于彻底剪掉辫子是辛亥革命以后之事了。 上世纪80年代中期,笔者受命编撰《吴江丝绸志》并兼编《盛泽镇志》,乃遍访镇上工商教育文化各界遗老宿耆,搜集口述资料。当时多人推荐,说有位老先生姓仲名老虎者,肚皮里货色多,于是欣然寻访而去。 仲老先生个子颇矮,瘦削但精悍,已谢顶但唇下尚有几缕短须,神采奕奕,其长相有似《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家住姚家坝程德昌弄口。 旧时,仲老以领投(丝绸经纪人)为业,故而行业内情熟悉,对民国时期盛泽的绸市动态和丝绸品种规格价格犹历历在数。此外,还有满腹盛泽镇的历史掌故。一朝生,两朝熟,乃经常上门采风。邻里说仲老喜小酌,几杯黄汤下肚就“开钳”(或称“开闸门”),他们也常去串门听山海经。有次笔者拎了瓶黄酒去,仲老甚是亢奋,侃了许多轶事,其中一则是辛亥后盛泽的剪鞭子告示。 却说辛亥革命以后不久,革命军到达吴江盛泽。镇上各界欢欣鼓舞,在街头挂出了“光复大汉,欢迎同胞”的大字横幅。革命军身穿便服,只是在左臂上戴了臂章以示识别。仲老先生告诉笔者,那年他才十一岁,有一天去逛东庙,见庙门口围着好多人在看告示,旁边还有一个人在打锣,并高声喊叫,意在吸引众人。仲老先生个子矮小,动作灵活,一下子挤了进去,站在前排观看。告示的内容是晓谕民众剪辫子。 仲老早年读过私塾,粗通文墨,且记忆力甚好,时至高龄犹能背出此告示的全文: 一条满洲辫子,二百余年受累, 三朝两头梳理,四季衣衫油腻, 伍君新近发起,陆续剪除臀尾, 七发不用添麻,八月武昌起义, 九九归愿剪脱,十分称心如意。 告示是木版印刷的,整张报纸大小,落款日期是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至于发布单位,他遗忘了。这张告示在西庙门口也贴了一张。 当时,围观者议论纷纷,不少老年人摸摸身后的花白辫子,似有难以割舍之情;而年轻人则甩动乌黑光亮的辫子,显得兴高采烈。不久,街上出现流动的剪辫摊子,以后留辫子的人日渐稀少。仲老的辫子就是在那个时候剪掉的。 告示以一到十顺口溜形式编成,通俗浅显,琅琅上口,流传甚广。 百年以来,时过境迁,告示中有三处须作注解: 一、第五句中的伍君指伍廷芳(1842—1922年)广东新会人,晚清办洋务,任驻多国使节。辛亥革命时被各省推为外交总代表,以革命军代表身份参加南北议和,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任司法部总长。 二、七发,按封建社会丧俗,双亲亡故后,儿子在七七期间不得剃发,以示孝道。添麻,又名披麻,清俗戴重孝时将麻条系于辫子上。七发不用添麻,意思是既然辫子剪掉了,也就不需披麻,犹如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三、武昌起义是1911年10月9日晚发动的,农历为辛亥年八月十八,故当时称八月武昌起义。民国成立后用公历纪年,始称十月武昌起义。图为东庙庙头。
该贴已经同步到 仲磊(赣榆)的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