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搜索
查看: 1009|回复: 3

听仲家前辈讲那过去的事情

[复制链接]

669

主题

815

回帖

2187

积分

进士

积分
2187
注册时间
2009-11-7
最后登录
2017-3-3
发表于 2010-8-18 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立即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题记:
      仲世奎先生撰文,聿修转录,照片中左一为幼年的世奎先生。
      我的老家是山东省乐陵市刘武官乡仲家村。解放前,家庭十分贫苦,父亲仲子玉及其兄弟3人因家无生计,外出谋生,落脚天津。父亲先当过药铺学徒,干过泥瓦小工,后在一家餐馆,从跑堂开始,逐渐学到了一手做菜的手艺。日本鬼子占领天津后,父亲被迫又回到了家乡。父亲是积极抗战的基层群众,他曾带领全家夜间为人路军做饭,送干粮,多次护送八路军的工作人员,后来八路军送给我家一辆马车,父亲就利用这辆马车多次通过敌占区为人路军购买、运送药品、纸张、煤油等军需物资。父亲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人,不顾生命危险,为抗战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而我的家庭也随着抗战的胜利有了基本的生活保障。为了感谢共产党,父亲于1950年将年仅15岁的大哥送进革命队伍。1951年,父亲也毅然离开了刚刚安顿下来的温暖家庭,投身到救治中国人民志愿军伤病员的行列,单位是部队干部疗养院。疗养院设在德州市吴桥县一个大地主家的庄园里,父亲是炊事员。
    父亲于1954年经组织安排来到北镇工作。母亲也带着我们兄弟们于1956年来到北镇,初来时住高家胡同,1957年落户高杜(时称红峰合作社)。
    初来高杜时,父亲的户口在工作单位,我大哥在济南工作。我们自己没有住房,家中的6口人寄居在高法岭家的东屋里。1955年前父亲和大哥工作时,国家实行的是供给制,1956年实行薪金制后,父亲和大哥的工资收入每月均在30元以下,家中没有积蓄,母亲和年仅17岁的二哥是家中的劳动力,参加生产队安排的农活,挣工分,养家糊口;子哥、四哥是在校生,我年仅5岁。后来,3年自然灾害来临了,对于我家来说,不仅吃饭是问题,而且住房也成了急需解决的大问题。一是我们兄弟几个已长大成人,二是由于自然灾害的影响,我的表姐因生活无靠,也由乐陵投奔到我母亲身边,收养为女儿。20平方米的房子怎能容纳得下两代男女7口人居住!到了1963年,我家在吃不饱的情况下,艰苦奋斗,艰辛劳作,盖起了4间坯房。这4间坯房与其说是我家盖的,倒不如说是高杜众乡亲们给我家盖的。因为在建房过程中遇上了连阴天,我家脱了两次坯,都被大雨冲坏了。最后没办法,大队和小队干部高承江、高承淮、高承周、高法舜等,安排我家到有坯的乡亲家里去推坯,不少乡亲们把自己家里准备盘炕、垒锅台用的坯都支援了我家。就这样,在高杜大队领导的帮助下,在众乡亲的支援下,我家度过了3年自然灾害,有了自己的住房。自从这件事后,我们全家更深深地感到,高杜的众乡亲不仅是我们家的亲人,也是恩人,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1

主题

2817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16793
注册时间
2010-4-2
最后登录
2024-11-13
发表于 2010-8-18 19:57 | 显示全部楼层

农村人的邻里关系比城市人好,一家有困难,大家齐帮忙,城市里的对门都不知姓名,下班回家,门一关互不往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2

主题

554

回帖

4013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4013
QQ
注册时间
2009-11-4
最后登录
2024-11-27
发表于 2010-8-19 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感!纯朴是无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主题

368

回帖

1925

积分

贡士

积分
1925
注册时间
2017-3-3
最后登录
2024-11-14
发表于 2010-9-12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讨论]

我们仲家沉积了很多年拉,现在终于要浮出了,我们仲家人一定要以我们的这个姓氏为荣,一定要把我们老祖先的皇家气势发扬-------------------!目前据不完全统计,我们仲家人在全国各行各业都有很突出的新秀,在此我们华夏仲家儿女一起努力  加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华夏仲氏网 ( 苏ICP备2021045915号 )

GMT+8, 2024-11-28 22:3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