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2010年7月3日,山东省济宁市召开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会上,76名优秀乡村医生受到表彰。 其中就包括邹城市郭里镇朝阳西村的仲从沂(54代仲德之后)。 出生中医世家
聊起仲从沂的行医经历,村民们都赞不绝口。据介绍,仲从沂的爷爷仲计泉曾在当地经营一家药店,父亲仲伟誉自幼跟仲从沂的爷爷经营药材生意,并开始学习中医。
说起祖辈的逃荒经历,仲从沂只能从父亲的只言片语中了解一些情况。仲从沂介绍说,由于战乱,村里的生活极为困难。1947年,父亲跟随爷爷到外地寻找出路,随后他们一家来到临沂地区郯城县二区的南新汪村,在村里开设以中医为特色的诊所,并在此定居了13年。
1956年,仲伟誉以“赤脚医生”的身份参加郯城县中医进修班,随后被分配到郯城县医院当主治医师。后来,因家庭成分问题被派遣到南新汪村诊所。1960年,全家返回到郭里镇朝阳西村。
艰难成才之路
家庭成分问题也阻挡了仲从沂的求学之路。1956年,只有小学三年级文化的他辍学回家。当时身怀中医技术的父亲不愿意让儿子当“睁眼瞎”,就用手中的医书教儿子读书识字。当时只想让他通过医书识字,连父亲也没有想到,他在一年之内竟然背熟了《汤头歌》、《药性赋》等四部医书。
只有小学水平的他,学起以文言文为主的医书非常吃力。他告诉记者,当时父亲讲一篇,他就琢磨一篇,然后靠死记硬背“吞”一篇。尽管如此,父亲对他的要求还是非常严格,明确要求他11点之前不能睡觉,早上天亮之前必须起床读书。尽管这样用功,一本《黄帝内经》,他用了一年时间才背完。
由于当时社会环境所限,父亲只能在夜里偷偷传授他中医技艺。据仲从沂回忆,那时,窗外寒梅傲雪,屋内父教子学,书声琅琅,至今想起来还是那样甜美。
热心肠赢得好名声
1966年,父亲的年龄已不允许他继续为村民看病。这时候,村民只能等到晚上悄悄地到他家求医,年仅16岁的他便在父亲的指点下为村民诊断。不出一年,他就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先生”。1970年,经过村委会批准,他成为村里的一名赤脚医生。
仲从沂介绍,他接诊的第一名患者是70多岁的任贻怀老人,当时老人出现久热不退,并伴有胸闷、胃肠不适等症状。吃了几次西药,都没有见效。根据症状,仲从沂为他配制了霍朴夏苓汤,吃下两服中药就见效了。
随后,仲从沂在周边乡镇的名气越来越大。一个手电筒、一个药箱,在漆黑的夜里独自赶路成为他的家常便饭。微山县两城乡白山村距离郭里镇朝阳西村20多里,且需要翻过一座山。村里70多岁的屈杨氏久治不愈,出现昏迷状况,儿女们已把她放在灵床上。得知这一情况后,他戴上斗笠,披上蓑衣,拿起手电筒就赶往白山村。服用他的中药后,第二天屈杨氏就向家人要粥喝,后来老人又生活了十多年才去世。
15年间,仲从沂靠双脚走遍周边乡镇,并给身处死亡线上的患者带来希望。他说,其间摸了多少黑,走了多少夜路,连自己也记不清了。但是看到患者家属的笑脸,他所有的疲惫就烟消云散了。1985年,他开始骑自行车行医,20多年间,他已骑坏了5辆自行车。
不断学习创新药方
“医之一笔,系之一命”,“与其做庸医不如不为医”……父亲的叮嘱让仲从沂不敢有半点懈怠。他用心领会脉诀舌诊,识记药物学,不断积累经典处方。
在行医过程中,他时常告诫自己,既要继承传统经典处方,又不能停滞不前,而要灵活使用经典处方。随后,他便对症下药,对传统经典处方进行加减。例如,他用改良后的“柴胡舒肝饮”治疗夏秋瘟热胃病,取得良好的效果。
他不断学习中医专业知识,每年参加卫生部门组织的中医培训活动,先后在济宁市中医院学习中医内科、儿科等专业知识。因为专业知识出众,他于2005年被评选为“济宁市农村基层优秀中医”。
郭里镇对全镇的村卫生所实行集中管理。据郭里镇中心卫生医院办公室主任仲旭东介绍,该镇从2000年起对村卫生所实行“人员统一调配,工资统一发放”等措施,解除村卫生所医务人员的后顾之忧。仲从沂介绍说,60岁退休后,镇中心卫生院每月发放400元的生活补助费用,他的生活基本衣食无忧。
聊起目前中医诊疗技术的现状,他说,尽管目前的中医治疗范围日逐缩小,但作为我国的一项国粹,它在治疗胃肠道、脑血管等疾病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他告诉记者,我是年老心不老,打算继续发挥中医世家的余热,继续研究中医诊疗技术,并培养中医方面的接班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