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即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又到了岁末年初,在外工作的人大多回乡过年,正是常态化修谱的好时机。保管家谱的族人,可以把家谱取出来,让族人沐手端坐,虔诚阅读,在准备好的空白谱本上正误补缺,为将来的续修提供原始材料。
近日拜读友人的家谱,发现一个问题:凡是没有按照辈分起名的,统统被改名,原名变成了“字”。为了阅读方便,有代入感,我转换一下举例说明。
例如:
跻国,字树国。
伟年,字朋年。
崇高,字志高。崇远,字志远。
还有的把真实名字改为原名、又名、曾用名。
这样做,乍一看实现了整齐划一、井然有序,实际上与事实不符,也会给今人和后人带来困惑。
怎么办?我认为应该尽量以真实姓名入谱。这是尊重入谱者的姓名权,以方便将来外迁族人寻根问祖。
为什么用“尽量”呢?很多人在按照辈分起名或登记户口的时候,误用了同音字或近音字(例如:72代“跻”,误写作基、济、继、纪)。在修谱的时候,可以征求大家的意见,回溯初心,在家谱上统一改用正确的辈分用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