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员
- 积分
- 49125
注册时间2009-10-24
最后登录2024-11-24
|
立即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一、海安其名
广义的海安,指的是江苏省南通市代管的海安市,其前身是民国32年(西元1943年)1月设立的紫石县(以韩国钧先生的字命名),民国37年3月更名为海安县,2018年5月撤县设市。
狭义的海安,指的是海安镇,旧属扬州府泰州,民国元年属泰县第十一区、第八区。后为海安县政府所在地。2015年6月设立街道。
二、仲公家世
仲振猷,字云浦,号季鸿。先贤仲子第六十六代孙。乾隆己酉科拔贡,嘉庆戊辰恩科举人,拣选知县,丁丑科大挑二等,选授镇洋县训导,署太仓直隶州学正,敕授文林郎。居泰州北关外永吉坊。主讲明道书院。著有《篔簹轩文集》、《云浦诗钞》行世。
其胞兄振奎,字春龙,号云涧。著有《云磵文钞》、诗集、《红楼梦传奇》五十六折、《火齐环传奇》、《红襦温酒传奇》、《看花缘传奇》、《雪香楼传奇》、《卍字阑传奇》、《霏香梦传奇》、《香囊恨传奇》、《画三青传奇》、《风月断肠吟传奇》、《怜春阁传奇》、《后桃花扇传奇》、《懊情侬传奇》、《牟尼恨传奇》、《水底鸳鸯传奇》、《绿云红雨山房诗抄》、《绿云红雨山房文抄》、《红豆村樵词》及《脉约》等行世。
振履,字临侯,号云江,又号柘庵,嘉庆九年江南乡试七十四名举人,嘉庆十三年二甲一百名进士。历任广东恩平知县、兴宁知县、署番禺县知县、庚午广东乡试同考官、东莞知县加五级、南海知县、南澳军民同知,诰授朝议大夫。道光元年以病告归。著有《柘庵文集》、《虎门纪游稿》、《咬得菜根堂诗文稿》、《弃馀稿》三卷、《羊城候补曲》、《作吏九规》两卷、《虎门览胜》两卷、《秀才秘籥》、《双鸳祠传奇》、《家塾迩言》十卷行世。修《兴宁县志》十二卷。另著有戏曲本《冰绡帕传奇》两卷二十四出,未刊行。
父鹤庆,字品崇,号松岚,乾隆十七年壬申恩科解元;十九年甲戌科二甲五十一名进士。选授四川大邑县知县(乾隆二十九年任),署邛州直隶州知州。缅犯边,公以马政赴云南督修澜沧官道,监牛角关军粮,后摄蓬溪县,复任大邑。及被逮,士民泣送,出境乃已。居蜀二载归,主讲镇江宝晋、归德文正、南康白鹿、如皋雉水各书院。著有文集并诗赋、杂记行世,计《蜀江日记》一卷、《迨暇集》十四卷、《迨暇文集古文》二卷、《云香文集》一卷。擅绘事,尤善写兰,而诗与书法亦工疋。
祖素,字太素,又字洛英,号芍坡,又号茗叟。康熙五十七年入学,江南泰州府庠生。性情洒脱,好植花草,以诗酒自娱,才甲一世,制艺而外,诗歌词律无所不通。其诗冲和淡远,不事雕饰,虽意别工拙,而纯任自然。存有《茗叟诗草》,附刊于《迨暇集》之前。修谱绘图,族人赖之。
曾祖邦文,字我成。孝友性成,狷介自守。幼丧怙,母谢氏青年苦节,时公年十六岁,奉母弃家,避居泰州北关外永吉坊,因家焉。竭力创造,艰苦备尝。诸弟幼,皆赖公领袖成立,长为完室,年六十岁先母殁,里人思公之德,逾年后尚有为之泣下者。
高祖世第,字友卿。如皋西场(今属海安)仲家庄人。性嗜学,尤精易理。自少以文章名,抱负非常。明崇祯时,设裕国足民奇谋异勇科,公欲往,闻李自成陷京师,未果。迨清定鼎,士奋风雲,尚书龚鼎孳以书征,公终不出,寻以疾卒,人咸惜焉。葬祖茔穆一位。配谢氏。生子四:邦文、邦武、邦禄、邦进;生女一:适俞锦泉。公殁,氏二十六岁,长子邦文甫七岁,氏时方有娠,上无舅姑,族人将夺志而谋其产,氏引刀断发。越月,幼子邦进生。惧终不免,絜孤依母于泰州,弃家产不顾,以女工易食,延师训子,俱至成立,享年八十有四,葬泰州东门外鲍家坝北高埠新茔东北向。
三、情系西场
仲氏一族虽定居泰州城,但对西场念念不忘,也不忘提携故乡子弟。
仲鹤庆未中之时,十分窘况,终年不离西场,全赖各家资助(西场仲贻菊《无掩节录》)。后来,为西场惠民桥南的仲氏家庙撰写《西场家庙原图解》。
嘉庆十三年(西元1806年),仲鹤庆三子仲振履考中二甲一百名进士。然后回到西场仲氏家庙祭祖。
嘉庆十九年,担任广东兴宁知县的仲振履邀请西场的族侄仲贻菊赴兴宁县衙设馆教读。仲振履调任东莞知县,仲贻菊又随之帮理账务。仲振履为仲贻菊垫全了捐监的费用。道光元年(西元1821年),仲贻菊捐授湖北安陆府钟祥县丰乐河分司,署汉阳府孝感县马溪河分司。
四、讲学海安
乾隆六十一年,仲振猷主讲海安明道书院。
查道光《泰州志》:明道书院,在海安镇。旧为义学(蓉塘义学),乾隆四十年(西元1775年)监生程旭捐资创建。四十五年,附贡生程禧禀州通详,改为书院,名曰“明道”。嘉庆八年,程熙瑞重建讲堂,有司勒石记之。十七年,监生韩大鹏捐置田亩,以资膏火。
此下“历年院长”条,排名第二者为仲振猷,字云浦,本州人,举人。
可见,仲振猷为海安明道书院第二任院长。
五、结缘西寺
查民国《续纂泰州志·卷十八》:祗树禅林,一名西寺,在海安镇西铺后街,初撤观音巷。嘉靖七年,改祀范公祠。国初,因其基而广之。道光七年,僧若水重修。
查仲振猷《重修祗树禅林碑记》:余于乾隆六十年至蓉塘(按:及今之海安西场。疑为回里谒家庙),过西寺……翌日,于市见披发跣足、鸠形而鹄立者,为寺之三静僧,窃谓异人必是之属,而客曰异人之徒也。寺有若水,祠与堂皆其所建,病者之衣食、殁者之棺衾,皆其所运筹……若居众僧列,未敢以才智先也,乃挈客复过西寺访若师,不遇……次岁,予主讲镇之明道书院,往来日益密。
仲振猷《祗树寺祠山殿碑记》一文,亦记载了该寺的修葺始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