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晚上,我拿到《仲里广志》,把年幼的外孙哄睡着后,就按奈不住内心的激动看了起来。由于最近单位的工作任务重,我断断续续地阅读了十天,总算看了个大概。兹将心得分享于下。
一、阅读体会
(一)精挑细选《像图》卷
翻开上册的扉页,便见彩色的仲子半身像、从行像与章服像;再看《像图志》收录之画像、塑像,卫圣仲子之行行英姿宛若觌面。
卞里为先贤毓秀之区,林墓系先贤长眠之地,祠庙乃先贤栖神之所,有平面图,有现状图。览图恍如身临其境。
纵观本卷,虽然称不上“全”,但做到了“精”。
(二)心存感恩《旧志》卷
仲子后裔编纂家志,始自明代,内容不断完善,体例日趋完备。《旧志提要》一章,对历次修志始末及结构特点作了回顾。
历次修志,都有序言乃至跋文。本卷把《旧志序跋》列为一章,比我设想的“各志旧序新序统列于谱端”更为合理。收录旧志序跋,一是展现了历次修志的联系与承继,二是便于读者对旧志有更全面的了解。
这次修志,在继承旧志的基础上,吸收借鉴了地方志的结构形式,注重与族谱的互动、互补,注重与方志的互动、互鉴。在门类设置、体例编次、体裁运用等方面摆脱了单一模式,规范性、多样性的特点也更加明显。
《编纂名录》一章,把仲子世家历次修志的主要参与者罗列了出来。从中可以看出,明清两朝的修志,都赖异姓友人学者的参与乃至主导。他们虽非仲子后裔,但饱含对仲子的敬慕心、对修志的责任心,为仲子后裔奉献出几部精彩的家志。说他们是“修志功臣”,毫不为过。下文还会提及。
(三)求同存异《姓源》卷
仲子远祖,抑或仲氏姓源,说法颇多,各有佐证,但互相矛盾,难以取舍。以姜仁珍、仲维畅两位已故会员为代表的仲研先驱,博览群书,深入研究,多次撰文探究“仲子远祖”,其心可嘉,其行可赞。然姓源之探毕竟不能无休止地进行下去。《姓源综述》一章,不偏不倚,客观公正,“奚仲者,仲山甫者,俱系轩辕苗裔,仲子源自黄帝,无疑也”可谓搁置争议,一锤定音。
(四)言简意赅《卫圣》卷
此卷的作用在于:俾览者略知仲子生平履历及行事,而备悉其为人。至于个别时间节点,史料传记互异,前人就已存疑,作为论文,大可引经据典,详加考证;作为志书,则不宜过多着墨,以免读者一头雾水。《仲子生平》《仲子品德》已注意到这一点,行文朴实,言简意赅,取舍得当。若在正文中适当减少翻译的篇幅(因《仲子集纪》中已有翻译),则更加精炼。
《仲子年表》亦简明扼要。仲子自髫年至卒岁,从委质迨结缨,主要事迹则胪列之,即不敢谓去疑传信、彰往诏来,若其生平梗概亦庶乎明征有据。
《仲子集纪》的译文,编者显然动了脑筋,有直译,有意译,各具千秋,虽个别译文有待润色微调,然瑕不掩瑜。
(五)教化成俗《礼乐》卷
泱泱中华,立礼成乐,自古有之。民国以降,移风易俗,其中利弊,不便妄议。本卷前五章之内容,大抵因袭旧志,并改用白话说明,易于理解。《奉祀生与礼生》一章,编者作了修改和增补,胜过拙作。
(六)蜚美羮墙《追崇》卷
《仲里志》所载之“祀典”,于历代帝王“临雍”“祀孔”之后,多记曰“仲子从祀”,本志因之。然细读正史典籍,可知“孔门诸子从祀”并非始自汉代,是则旧志于此处有贴金之嫌。倘若穷而究之,必将殚精竭力。姑且维持现状。
《授官》一章,内容较为全面。列五经博士之承袭时间与次序,肯定其历史贡献,实事求是。特别说明民国肇建后对翰博、奉祀官的任命与裁撤,对今人的思想观念很有启发。
《诏令诰制》《奏疏》《牒文》《札文》《优免差徭文书》,我原放在《艺文》一卷。编者移至本卷,甚为合理。
(七)寻胜探幽《古迹》卷
本卷亦因采用我提供的文稿,我不便评论,以避自吹自擂之嫌。
近日读至第278页“拔虎尾处”,心生怀疑。“子路拔虎尾”,未见诸先秦著作若《论语》《孔子家语》,倒是南北朝时期的小说中出现了这一故事,作者仿先秦师徒问答之语,无非想表达仲子有勇无谋、孔子博闻广识而已,疑似小说家杜撰,明清前贤亦附会之。由此推之,言仲子少时“屠龙搏虎”云云,无非想表达仲子之勇武而已。
第294页之“莱阳仲子祠”,内有错别字,如“世匾”当为“石匾”,“积绩称三善”当为“治绩称三善”等等,责任在我。下次修志应予更正。
第296页之“赣榆仲子庙”,似可把仲磊2012年2月25日发表于华夏仲氏网之《赣榆先贤仲子祠庙考录》一文有关内容充实进去。
(八)同根共祖《流寓》卷
此卷系查阅古代史志及各地谱牒编写而成,是实践的结晶。因成稿较早,倘若将来又有新发现,亦可补入。
东北三省,族人甚众,遍及各县,来源不一,分支远多于本志所载。然此前并未主动提供,我只是从录入的家谱中勉力找出。网上建有“东北仲氏寻根问祖群”,陆续有人提供线索,将来亦可不断充实。
(九)人才辈出《世家》卷
《贡生》一章,我提供的资料还是不足。倘若阅尽民国之前各地方志,或许还能有更多的发现。
至于其他生员、文苑、孝子、列女、义行,我原稿中有,编者予以删除,我理解并认可。毕竟人员太多,篇幅有限。
《英烈》一章的设置,极具合理性和先进性。“第十节 江西省”所载之几位“仲侍某”,“侍”貌似应改为“诗”。因为“诗”是江西信丰、南康仲氏的辈分。
“生不立传,盖棺定论”是历代修志的优秀传统。本次修志,针对为仲研、修谱作出实质性贡献(尤其是仲研会“四大”以后)的在世人物,略记其履历及主要事迹(以事系人),以“简历”形式进入《现代人物》,是可行的。
跻和理事长为仲研会殚精竭虑,无私奉献,却主动放弃“简历入志”的机会,其淡泊名利的高风亮节与道德情操,让很多人自惭形秽,汗颜不已。比如我,早知如此,就不应该提供自己的简历。出人头地、扬名立万又如何?功过是非,不必自卖自夸,当由后人评说。入志者未必最优秀,未入志者也未必不优秀,倘若为是否入志、入志简历内容多寡而斤斤计较、耿耿于怀,大可不必。
(十)琳琅满目《艺文》卷
徐兆熊、吉光二位贤兄,已于2017年10月仲研会四届七次理事长扩大会议上的《<仲里广志>编纂说明》中介绍了对本卷的删减,我尊重并接受。另外我的稿子在一些古文的校对和断句方面也存在有待提高之处。在此之后,我又找到若干资料,重新核对后将交给仲研会。
(十一)修身齐家《族训》卷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前贤有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家风族训,历来为民间所重视,与国家法律相辅相成。本卷收录了若干地方仲子后裔的族训,以及《仲里新志》所载之《道德规范》,很有意义。
(十二)抚今追昔《仲研》卷
饮水思源,仲研事业之所以能取得现在的成绩,诚赖1996年创建于黑龙江讷河、2013年南迁江苏海安的仲子历史文化研究会。对首任理事长仲崇义、现任理事长仲跻和,荣誉理事长兆峰叔已在多次会议及本志序言中予以充分肯定。在此援引如下:
——仲研会创始人仲崇义:首举大旗,主事三届,运筹帷幄,呕心沥血,精心组织,忍辱负重,事必躬亲,任劳任怨,功勋卓著,功德圆满。
——现任理事长仲跻和:事业大成,痴心仲研,高调创业,低调生活,乐善好施,和字当先,智勇兼备,宏图大展,众望所归,再创辉煌。
我不揣固陋,亦对兆峰叔作一中肯评价:
——荣誉理事长仲兆峰:高瞻远瞩,善于谋划,慧眼识人,甘当绿叶,胸怀大局,坦荡直言,无怨无悔,无欲无求,德高望重,中流砥柱。
这的确是我的肺腑之言,也是与跻和、崇义、仲磊三位同志达成的共识。
读《仲研历程》《工作报告》及《领导讲话》,我心潮澎湃,感慨万千。仲研会,只有不忘来时路,才能走好脚下路、坚定未来路,在仲跻和理事长的坚强领导下,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仲子文化事业的新征程。
二、心得感想
(一)应对历版旧志予以客观评价
仲子世家修志已逾四百年,是历代前辈接力进行的。拿现在仅存的《卞里志》《仲子三墓志》《仲志》《仲里志》《仲里新志》来说,每一部都凝聚着编纂者的心血,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由于时代限制、资料匮乏等原因,每一部旧志都或多或少存在缺憾、瑕疵,但我们不能因此否定其价值及编纂者的贡献。我们不能用今天的时代条件、发展水平、认识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
(二)应向为仲子世家修志劳心劳力的异姓友人表示诚挚感谢
我已在前文说过:仲子世家在明清二朝的历次修志,异姓友人都作出了巨大感谢。
仲研会这次编纂《仲里广志》,是在仲跻和理事长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的。我与种道学、仲磊、仲梦一、仲崇民、仲彬、仲崇波、仲超这几位同志尽管参与了早期的撰稿,但这是仲研会的工作分工,是组织行为、集体行为,没有仲研会这个平台,没有理事长的领导和奉献,我们有再大的本事也施展不出来。
作为仲研会第四届理事会的副理事长之一,我参与《仲里广志》的编写,并做了一点微不足道的工作,是分内之事,甚感光荣。既然参与了,就有责任把事情做好。我们的稿子不可能十全十美,必然有错讹、不合理、不完善之处(包括我的稿子在内),稿子交到仲研会,怎么修改,是执行主编、审稿者的事情,我完全尊重并服从。
无论进与不进编辑部名单,反正工作也做了。放在第一个,不等于做得最多、最好;放在最后一个,不等于做得最少、最差。以平常心看待最好。我已65岁,早已看破了这些虚名。让我意想不到的是,理事长把我列为副主编之一;徐兆熊同志在《跋》里提到我,其实是高抬我了,我愧不敢当。
《仲里广志》的整合与修改,海安的徐兆熊、吉光两位同志付出了很多,功劳是巨大的,贡献远超过我们这些初稿的撰写者。他们用出色的能力、敬业的精神,再现了异姓友人帮助仲子后裔编纂家志的佳话。我们应该向他们表示感谢。
由于种种原因,这次修志难免会出现瑕疵和缺憾,这很正常。如果换做我们这些人来做执行主编,问题说不定会更多。吴承恩在《西游记》中借孙悟空之口说道:“天地本不全,经文残缺也应不全之理,非人力所能为也。”《仲里广志》也是如此。我们惟有带着感恩、包容的心去看待和理解这一切,不断地搜集整理资料,以期在下次的修志中予以弥补。
(三)应对理事长及其家人予以尊重理解
读《仲研》卷,可知时任理事长仲崇义同志为了仲研及修志,多次往返于山海关内外,每次行程近万里,还要忍受一些人的冷言冷语和攻击诽谤,其中艰辛和酸楚,真是不可胜数,但家人一直予以理解和支持。其夫人姜仁珍同志给时任名誉理事长兆峰叔写的信,让人动容;她在生命的最后时期,仍不忘总结无悔的仲研路,令人垂泪。
现任理事长仲跻和同志,尽管事业有成,但生活俭朴不摆谱,作风检点不乱搞。他经营着一个多元化的海迅集团,要考虑的事情很多。他当选仲研会理事长至今,不慕虚荣,不务虚功,不图虚名,领导全会同志、团结广大仲子后裔,脚踏实地,攻坚克难,完成了本阶段的续谱、修志这两大项工程。他不但多次默默地给仲研会大额资助,还承担了《仲子世家谱》的绝大部分印刷费用,将来还要无偿地把已入《仲子世家谱》的支谱赠送给当地族人。海安仲子书院,也是他独立投资建设的。人家的钱再多,也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跻和老弟做了这么多,他的夫人和孩子一如既往地支持,十分难得。
(四)应对仲子文化事业有个全面认识
仲研会1996年创建至今,历时二十五年,历经四届理事会,远离喧嚣,摒弃浮躁,耐住寂寞,以行动和成果诠释初心使命,深受会员和广大仲子后裔拥护。
有些人出于种种个人目的,长期以来向族人灌输诋毁仲研会、诋毁理事长的思想,且拉山头、画圈子、搞宗派,基层部分族人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影响。但这种情况只是、也只能局限于极少数地方,因为群众是不好忽悠的,他们的眼睛是雪亮的,受蒙蔽也是一时的。我曾在网上撰文,呼吁各地的会员坚定立场,坚守初心,识人察人,公私分明;希望一些对仲研会及理事长不甚了解的族人多学习、多观察,善于用脑思考,切勿人云亦云。
跻和理事长在江苏海安投资建设的蓉和怡心园,收藏了大量的历史资料、仲研会档案和家谱,可谓全国仲子后裔之最。如今,又在蓉和怡心园兴建了仲子书院,作为仲研会的办公场所。这都是他作出的卓越贡献。跻和理事长作为仲子文化事业的领导核心,当之无愧、无可替代;海安成为新时代仲子文化事业的中心,是时代的选择,也是众望所归、族心所向。仲研会及其所开创的仲子文化事业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绩。让我们精诚团结起来,维护这个核心和中心,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全国一盘棋,共同为仲子文化事业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