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即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近日,在志愿者延信爷、照盛的积极联络下,在当地族人的密切配合下,河南省若干县的修谱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形势大好。
网站最近出现关于通许、睢县与光山仲氏来源的讨论,这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好事,值得提倡。在此,我也凑个热闹,发表拙见,敬请拍砖。
一、通许仲氏
据乾隆三十三年通许县令阮龙光撰写的《通许县仲子祠碑记》:距治東十八里曰羊羔橋,仲氏居焉,實為兗之分支,明永樂初遭兵燹,先賢五十七世孫諱謙者始來中州,遂卜宅於此。厥後,子姓日蕃,乃建先賢祠於所居村東,歲享無闕。
有的版本说通许仲氏始迁祖仲谦(字思恭)是五十四代,本人认为这应该是刻碑时的失误所致,应该与山东黄县的仲谦没有关联。我宁愿相信黄县仲谦是谱上说的五十六代,而非个别人臆测的五十四代。
至于通许仲谦与山东济宁仲家迁仲圭的其他儿子英、贤、萱、鐶的名字没有相似之处,本人认为不必大惊小怪。诚然,有的人给孩子起名形成若干规律,例如有相同的字、偏旁部首相同、意义相近等,但不能因此否定起名的特殊性,更不能因为“不符合起名规律、常理”而妄加否定、推翻。
二、睢县仲氏
据嘉庆乙亥、光绪甲辰谱记载,通许仲氏始祖五十七代仲谦,生子六:存、月、间(嘉庆谱作閒)、侯、襄、明。仲明迁居睢州仲家庄。
五十九代的名字,都带“得”,也就是说他们都是得字辈。
巧合的是,山东黄县仲谦的次子仲广曾经担任睢州知州。目前尚无其后裔留居睢州的记载。本人认为,不能因此就判定现在的睢州仲氏就全部与黄县仲广有关(不排除黄县仲广在睢州留有后裔)。就像宝应仲言永曾经担任泰安州知州,但泰安仲氏未必就是仲言永的后代。
三、光山仲氏
查仲荣璋于咸丰三年撰写的《河南光山仲氏旧谱源流序》:……至咸丰二年冬,适有山东仲统书挟谱来家,其谱廿字,序言“六十三代鳞舟公所造”。谱内注明:惟光山、湖广二支未入谱,故令书延访。余查其派:六十二代应字派,六十三代承辈,六十四代蕴辈。凡入谱者,以应字派定序。余谱亦以应字分支……
查仲勤修(字仪廷)于光绪三十一年撰写的《仲氏支谱源流序》:……吾族由仲虺而来迄今百余世,至我祖清公始由山东迁居楚北安邑中和乡大刘家……咸丰二年,山东族人统书携谱来村,清查支派……
注意了,咸丰三年、光绪三十一年光山仲氏谱序中,只提到清公原籍山东,未具体到哪个县。
到了一九九三年修谱,突然增加了内容。《仲氏支族第三次宗谱续修源流序》:……先贤后裔兴盛,支分派衍,分为东、南、西、北四大支系,其中另一支系分迁山东蓬莱市黄县定居,是我族第二祖地,迁移支系纪年不详……夫族支祖,实系由山东蓬莱市黄县支系,由此迁来楚北。距今六百年间,对其详情、年代传说纷纭,究莫知焉……吾族支祖清公,实为山东黄县境内人也,约在明朝期间迁往楚北安邑……
按照河南光山族人的世系、当前的代数往上倒推,则应昌、应熊、应忠、应华、应武、应哲、应选、应举、应贤、应先、应魁、应兰为62代。注意:他们的父辈是文字辈,祖辈是国字辈;再往上追溯,则是清——大良——廷秀——尚仁——国恩、国华——文元、文斗、文魁、文郁、文英。那么按照这样推,始祖仲清就是55代了。
根据当地族人保存的挂谱,里面提到“山东省登州府黄县城里仲氏宗祠”。但是黄县(龙口)的仲氏宗祠,在南仲家村,还不在城里。
研究家史,需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但不宜望文生义、牵强附会,也不宜怀疑一切、否定一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