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搜索

最近看过此主题的会员

查看: 1297|回复: 3

求解:这两个历史,哪一个是对的?

[复制链接]

394

主题

2239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14451
注册时间
2010-3-4
最后登录
2024-11-20
发表于 2015-7-14 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立即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一、微山仲庙,始建于唐开元七年(公元719年)。据《仲里志》记载:当时贺知章为任城(今山东济宁市中区)令①。见到仲子的第三十六代主鬯孙仲文,询其家世,知其为先贤后裔,然流落乡野,下同编氓,深表慨叹,于是在当时的横坊村(今仲家浅)为之建庙,并拨给一定数量的祭田,令仲文主祀事,此即为微山仲庙之始。
       二、《仲氏族谱》载:“汉更始元年赤眉琅笽樊崇等乱山东逃于济宁延就亭遂家焉,更名横坊村即今仲家浅”。仲氏在仲浅村落脚,后来常有外出另居的,以至仲姓布于许多省份,北至黑龙江讷河也有仲氏。唐开元七年(公元719年),在任城任官的贺知止见到仲子三十六代孙仲文, 念其祖英烈,遂于仲浅村建庙以祀仲子,仲子庙建成后,仲氏后裔、官员名士路过或专程前来祭祀,香火不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94

主题

2239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14451
注册时间
2010-3-4
最后登录
2024-11-20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又摘录:(与家谱无关)
      但在李白的唐开元二十五年寓居任城时所写,《任城县厅壁记》明确点明此文是为赞美任城县令贺公而特意为之。对贺公的描写虽然着墨不多,但贺公鲜活的人格魅力及其显赫政绩却跃然于厅壁之上。 厅壁记,指写于官府厅壁上的记事文章,内容主要记载官署的沿革及官职的升迁,开始仅限于朝廷各部司,后逐渐流传至州、郡及县衙。《任城县厅壁记》选自《李太白全集》卷二十八,并以此来衬托贺公在百姓心中的良好口碑,赞美贺公治理任城的显赫政绩。
     《任城县厅壁记》两次提到贺公。其一:“……帝择明德,以贺公宰之。公温恭克修,俨硕有立。季野备四时之气,士元非百里之才,拨烦弥闲,剖剧无滞,镝百发克破于杨叶,刀一鼓必合于《桑林》,宽猛相济,弦韦适中”。诗人笔下的贺公,既有良好的德行又有极高的处理政务的应变能力。经过贺公三年的治理,任城的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都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一之岁肃而教之,二之岁惠而安之,三之岁富而乐之。然后青衿向训,黄发履礼。耒耜就役,农无游手之夫;杼轴和鸣,机罕颦蛾之女。物不知化,陶然自春。权豪锄纵暴之心,黠吏返淳和之性。行者让于道路,任者并于轻重。扶老携幼,尊尊亲亲,千载百年,再复鲁道……”。不难看出,贺公执政奖罚分明,既不放任自流,又不急于求成,真正给人民带来了实惠。任城百姓勤于学习,其乐融融,讲究修养,各勤其事,各安其位,尊老爱幼,路不拾遗。其二:“白探奇东蒙,窃听舆论,辄记于壁,垂之将来,俾后贤之操刀,知贺公之绝迹者也”。李白赞美贺公的政绩并不是由于自己的偏听偏信、阿谀逢迎,而是来自舆论的公议。政绩的取得和良好的口碑不是自封的,也不是靠人吹捧出来的,只有得到老百姓的认可及赞誉,才是真正的政绩,才会流芳百世。   
      那么文中提到的贺公究竟何人?他到任城做县令是什么时间?一向藐视权贵的李白,又为何放下身价对其歌功颂德呢?要知道当时的李白已经是名动京师的大诗人,在文章中用赞叹敬仰的口吻来赞颂贺公,可以想见贺公和李白之间一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不然以李白的个性而言,他不会这样费尽心思、长篇累牍地歌颂一位县令。此文一问世便风传一时,成为李白传记类文章的代表作,影响着一千多年的文坛,韩愈、王安石等文人无不受其影响。人们传诵着李白的这篇文章,对于李白和贺公的关系也做着各种各样的猜测。贺公到底何许人也?一直是个扑朔迷离、悬而未决的疑团。多年以来在李白学术界也一直存在着争议和分歧,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热门话题。尤其近年来,随着李白学术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对李白《任城县厅壁记》里提到的贺公产生愈来愈浓厚的兴趣。
      关于贺公的身世,目前在学术界大致存在两种说法:
     1、贺公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贺姓县令;
     2、贺公是唐代诗人贺知章。济宁李白纪念馆原馆长丁冲在十多年前曾指出:《任城县厅壁记》中的贺公就是贺知章。在此基础上翻阅大量的资料,并由史书所载贺知章的足迹,对贺知章的生平进行翔实考证,可断定《任城县厅壁记》中的贺公就是唐代诗人贺知章,“任城执政三年”与正史记载吻合 。   
     《任城县厅壁记》一文是李白在任城(今济宁)所写,这一点在史学界是没有任何异议的。詹瑛《李白诗文系年》记载:“当是初游东鲁时作……当在开元二十六年以前”。查阅李白的年谱,李白书写《任城县厅壁记》时37岁。那么当时的贺知章多大年龄?在什么地方?任何官职呢?《旧唐书》卷一九〇“文苑”《贺知章传》记载:“贺知章,会稽永兴人,太子洗马德仁之族孙也。少以文词知名,举进士。初授国子四门博士,又迁太常博士,皆陆象先在中书引荐也。开元十年,兵部尚书张说为丽正殿修书使,奏请知章及秘书员外监徐坚、监察御史赵冬曦皆入书院,同撰《六典》及《文纂》等,累年,书竟不就。后转太常少卿。十三年,迁礼部侍郎,加集贤院学士,又充皇太子侍读。”《新唐书》卷一九六“隐逸”《贺知章传》记载:“开元十三年,迁礼部侍郎,兼集贤院学士。天宝初,病,梦游帝居,数日寤,乃请为道士,还乡里,诏许之,以宅为千秋观而居。又求周宫湖数顷为放生池,有诏赐镜湖剡川一曲……”。   
     上述文字足可以证明,贺知章从开元十年至天宝三年期间,一直在京城做官,并于天宝三年告老还乡。查阅贺知章的生平可以看出,李白写《任城县厅壁记》的开元二十五年,贺知章已经79岁,早已在京城为官显赫了。那么,贺知章做任城令只能是在开元十年以前。正史有关贺知章的生平,只有《旧唐书》《新唐书》里寥寥无几的描述,此后各代志书也是片纸末页,大体没有出此范围。贺知章举进士后,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后历任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但是其官位升迁的时间不可考,离乡进京的时间也不详。开元七年到十年,贺知章的年谱更是无任何踪迹可寻。无独有偶,《任城县厅壁记》则详细记载了贺公执政任城三年的史实,为考证贺知章生平的完整性做出了突破性贡献。开元十年以后,贺知章的生平及其升迁时间的脉络就相对清晰了:“开元十年,兵部尚书张说为丽正殿修书使,奏请知章及秘书员外监徐坚、监察御史赵冬曦皆入书院……十三年,迁礼部侍郎,加集贤院学士,又充皇太子侍读……”。   
      李白在《任城县厅壁记》中赞美贺公的政绩说:“一之岁肃而教之,二之岁惠而安之,三之岁富而乐之”。从李白的语气中可以揣摩出此文更像是在追忆贺的政绩,而并非是见到贺知章的即兴所为,并且文章中也没出现“四之岁、五之岁”之类的词语。由此可推断,贺公在任城只做了三年县令,便因为政绩显赫得到升迁而离开了任城。认真梳理《任城县厅壁记》全文,对照《旧唐书》《新唐书》以及诸多专家关于李白来鲁的考究资料,贺公必是贺知章无疑,开元七年到开元十年正是贺知章做任城县令的时间。    
     诸多史证物证可证明贺知章做过任城令,元代尚书曹元用的《任城二贤祠碑记》有“初季真为任城宰,太白作厅壁记”之句。一个“初”字,从语气上推敲,不难看出李白与贺知章并非同时在任城,《任城县厅壁记》确实是李白来到任城以后的追忆性文章。《两京记》记载:“郡官胜写壁记,以记当厅前后迁除出入,浸以成俗……”。由于李白来任城时,其六父为任城令,本族的一个兄长为中都(今汶上)县令。还有一个从祖(祖父的堂兄弟)在济南当太守,堂弟李凝在单县当主簿,因此,李白有资本在任城县衙厅壁上撰写文章。他既可以赞美现任执政者的风采,也可以颂扬前任执政者的政绩。现任执政者是李白六父,而非贺公,这样就排除了贺知章开元二十五年做任城县令的可能性。元代兖州知州汪泽民在《二贤祠记》中记载:“济州,古任城也,有太白楼、二贤祠……贺宾客曾为任城令,翰林寄家东鲁,二贤素相识”的描述。“二贤素相识”中的“素”字有“本来、平日、平素”的意思。“二贤素相识”,可以理解为两位诗人本来就已经非常熟悉了。“贺宾客曾为任城令”的“曾”字,可以理解为“曾经”的意思。也就是说,贺知章曾经在任城做过县令是毋庸置疑的。   
     在微山县鲁桥镇仲家浅村发现的《仲氏族谱》及《仲里志》,均为清代续修。《仲氏族谱》记载的是孔子的弟子仲子路及其后裔的族谱。仲子路,孔子得意的弟子,又称卫圣公,是任城最著名的先贤。史料记载,秦汉至南北朝时期的任城县故城就在今微山县仲家浅。《仲氏族谱》记载“贺知章于开元七年初任任城县令时,请拨祭田三顷”。《仲里志》则记载“开元七年,任城县令贺知章赐田三顷……”。查阅微山史志,也有详细的描述:“唐开元七年(公元719年),在任城任官的贺知章见到仲子三十六代孙仲文,念其祖英烈,遂于仲浅村建庙以祀仲子,仲子庙建成后,仲氏后裔、官员名士路过或专程前来祭祀,香火不绝。”
     仲庙建有“恩公祠”,并且供奉贺知章的牌位。由于贺知章对仲氏家族有恩,故仲氏后裔在仲庙内建有“恩公祠”。否则,仲氏后裔断不会把贺知章与祖宗的牌位放在一起进行祭祀。贺知章尊重仲子路,为其族赐田三顷是合乎情理的。   
     据考古资料记载,曾经对贺知章所书石碑进行过考证调查。据考:任城北乡耿务村显福寺内原有贺知章所写石碑一块(现已佚),据当地百姓相传,该石碑被压在了村内大桥下。显福寺始建于唐朝,那么贺知章为寺庙写石碑就是合情合理的事情了。   
     在济宁,原来还建有二贤祠,内供李白与贺知章。清代程盛修有文字描述:“……德(伯)禽公子平阳女,贺老同游意气间……遥忆贺公能醉客,任城遗像至今留。”济宁太白楼二楼北墙壁正中镶嵌的“三公画像石”,描绘的分别是贺知章、李白、杜甫。三位诗人被作者李汉章(明代)给予一石展现,必有其历史内涵。李白和杜甫在济宁、兖州、曲阜以及济南等地一起游历,其友情在文学史上被赞为千古佳话。如果贺知章没有来过任城(今济宁),也不会把三位诗人画在一起。贺知章、李白、杜甫先后驻足任城(今济宁),可以想象盛唐的任城(今济宁)可谓群星荟萃,其影响力可见一斑。查阅《济宁直隶州志》,记载李白、贺知章的诗篇更是不胜枚举。明代屠应峻《登太白楼》“遥怜避世东方朔,生有相知贺季真”,明代陈鲁《二贤祠重修为陈郡伯作四十韵》“贺监曾任守,长庚归旧贤”,明代汪邦柱《和太白楼作》“黄菊频催元亮去,青莲尚共季真游”,清人赵执信《太白楼歌》“当年贺监早相识,长安论诗青眼明”,清代计东“……先后来做客,白也主季真……”。现在曲阜玉虹楼碑廊内,还收藏有清代金石学家孔继涑所摩李白《送贺八归越》的刻石。可见李白和贺知章的友情及其逸闻趣事,在济宁一带的人民心中是根深蒂固、影响深远的。    《任城县厅壁记》的用意就是歌颂贺知章。
      那么李白为何要在《任城县厅壁记》中对贺知章大赏特赞呢?追根溯源,还是要从李白和贺知章的相识相知说起。   
      首先,郭沫若先生在《李白与杜甫》一书中记载:李白一生曾经两次入长安。安旗、薛天伟先生所著《李白年谱》明确断定李白在开元十八年第一次入长安。关于李白开元十八年第一次入长安的说法,在学术界诸多专家已经达成了共识。李白初次入京时,其诗文才气就已经名动京师。李白好交往,一直为能得到上层的赏识而不遗余力地奔波。当时的贺知章正在京城做官,李白希望通过各种途径结识贺知章是常理之中的事情。正如李白所愿,李白见到了贺知章,李白拿出所写诗文希望得到贺知章的赏识。贺知章初见李白,既奇其姿,复赏其文,当场赞美李白是天上谪仙人。李白在《对酒忆贺监二首》的小序中曾经写道:“太子宾客贺公,于长安紫极宫一见余,呼余为谪仙人。因解金龟换酒为乐。”两人一见如故,成了彼此欣赏的好朋友。   
      再者,李白是一位虔诚的道教徒,他与当时著名的道士都有往来,如司马承祯、元丹丘以及皇帝的妹妹玉真公主等。而贺知章的道教信仰非常深厚,在推崇道教的唐玄宗时代,贺知章无论做道士还是做官都是非常成功的典范。李白一直希望能通过终南捷径走上仕途,所以贺知章在这方面对他的影响应该是不言而喻的。天宝三年,贺知章请度为道士还乡,李白写下《送贺八归越》为之送别:“镜湖流水春始波,狂客归舟逸兴多。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庭换白鹅”。天宝五年,李白漫游会稽,曾拜访贺知章,贺此时已病故。“昔好杯中物,今为松下尘。金龟换酒处,却忆泪沾巾”。李白的触目伤怀,对贺知章的崇仰、怀念、追忆之情溢于言表。   
      贺知章于开元七年至开元十年为任城令,开元十年因为升迁而进京。开元十八年李白第一次入长安见到了正在京城做官的贺知章,两位诗人成为感情真挚的忘年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开元二十四年,李白寓居任城,一方面投奔在任城做官的六父,一方面也在继续寻求出仕的捷径。李白知晓了老朋友贺知章治理任城的卓著政绩,以及在百姓心中留下的良好口碑,感慨万千,于是挥笔写下了《任城县厅壁记》这篇千古名文,来歌颂贺知章的显赫政绩及其人格魅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35

主题

4144

回帖

4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49125
QQ
注册时间
2009-10-24
最后登录
2024-11-24
发表于 2015-7-14 11:1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贺公究竟是谁,无从查考。揆诸种种史料,我个人倾向于贺知止。可能是因为贺知章的名气大一些,许多地方都说是他了。
      贺公所建之庙,在五代时受损,后来41代仲凫久又进行了重修。随着金兵入侵、黄水涨溢,横坊村及旧庙早已当然无存。现在仲家浅的庙,是元代新建的,历经水患,也是屡次修葺,文物部门的鉴定是:明清建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94

主题

2239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14451
注册时间
2010-3-4
最后登录
2024-11-20
 楼主| 发表于 2015-7-14 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仲磊说得是,但我在“又摘录”中,也看到这个疑点,如果有《任城地方志》可能能查出来。

关于贺公的身世,目前在学术界大致存在两种说法:
     1、贺公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贺姓县令;
     2、贺公是唐代诗人贺知章。济宁李白纪念馆原馆长丁冲在十多年前曾指出:《任城县厅壁记》中的贺公就是贺知章。在此基础上翻阅大量的资料,并由史书所载贺知章的足迹,对贺知章的生平进行翔实考证,可断定《任城县厅壁记》中的贺公就是唐代诗人贺知章,“任城执政三年”与正史记载吻合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华夏仲氏网 ( 苏ICP备2021045915号 )

GMT+8, 2024-11-25 01:09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