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搜索

最近看过此主题的会员

查看: 1675|回复: 2

[文物古迹] 济宁微山仲庙

[复制链接]

311

主题

2817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16793
注册时间
2010-4-2
最后登录
2024-11-13
发表于 2014-10-25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立即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概述

在微山湖北部的东岸,绿树掩映的仲浅村中耸立着一座岿然古朴的庙宇,这就是为孔子的得意门生仲子路修建的仲子庙。仲子,名由,字子路(公元前542—480年),春秋末年鲁国卞(山东泗水县泉林)人。仲子有兼人之资,尚刚好勇,闻过则喜。孔子见仲子性情勇猛,但缺少文教,便设礼诱之,收为弟子。孔子曾曰:“自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仲子为孔子赶过车,作过侍卫,随孔子周游列国。孔子为了仲子的前程,让他寻求仕途,仲子不愿离开孔子,直到六十一岁时才离开孔子到卫国任大夫。周敬王四十年(公元前480年)三月卫国发生变乱,仲子在鏖战中帽子被打掉,仲扶正帽子,说:“君子死,冠不免。”说罢,被乱军一刀砍倒,众军齐上,剁为肉泥,卒年六十三岁。孔子闻知卫国变乱,料到仲子性命难保。待闻讯仲子被剁成为肉泥,痛哭一场,自此再不食肉。直到今天,仲浅村周围的村落还有大年初一第一顿饺子不食肉馅的传统风俗。仲子原籍泗水,其后胤因避战事迁往微山县鲁桥,《仲氏族谱》载:“汉更始元年赤眉琅笽樊崇等乱山东逃于济宁延就亭遂家焉,更名横坊村即今仲家浅”。仲氏在仲浅村落脚,后来常有外出另居的,以至仲姓布于许多省份,北至黑龙江讷河也有仲氏。唐开元七年(公元719年),在任城任官的贺知止见到仲子三十六代孙仲文,念其祖英烈,遂于仲浅村建庙以祀仲子,仲子庙建成后,仲氏后裔、官员名士路过或专程前来祭祀,香火不绝。汉永平十五年明帝东巡至曲阜孔庙祭祀孔子及七十二弟子,这便是仲子享受皇帝祭祀的开始。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封仲子为卫侯,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加封为河内公,南宋度宗咸淳二年追封为卫公,明世宗嘉靖九年改称先贤仲子。仲庙历宋、明、清多次修复,留下许多重修仲庙的碑记。现在的仲庙是明代建筑风貌。庙院占地30亩,因为仲浅村中有运河自北向南穿过,庙门便向东而建。大殿5间,单层歇山式,单华拱,6铺座,殿内通天木柱8根,重梁起架,9檩,双层木椽,飞檐上升兽头,庙瓦为绿色琉璃瓦。大殿宽18米,深12.5米,高18米。大殿前有穿堂3间,悬山式,四梁八柱,五檩,方椽,灰色泥质筒瓦,穿堂高6米。大殿后有寝殿,直山式,斜檐,3间两层,木楼梯,高12米,南北庑,各5间,直山式,高6米。?仲子庙原有庙门、木、石碑坊,庙院周围曾建有几座小祠堂。惜这些建筑毁于“文化大革命”时期,匾额、仲子像亦被砸烂,几块大碑也被运去修建排灌站。庙南边所存翰林院,建筑尚完好。庙内现存乾隆御书木联,书体为“馆阁体”,印章为“乾隆之宝”。还残留一铁香炉及石碑38块。寝殿内尚有清嘉庆年间的石碑,记载仲氏因避战乱由卞迁任的经过及重修仲庙的经过。大殿脊檩上订有一长木条,上书“重修仲子庙时嘉庆十一年岁次丙寅三月上浣□□□□六十七代孙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仲贻熙立”。1984年省文物部门拨款十万元,由曲阜古建队施工大修,增设了围墙、月台,重修了穿堂。现今,仲子庙以庄重古朴的明代建筑风貌岿然屹立于微山湖畔的仲浅村。
详述

微山仲庙,始建于唐开元七年(公元719年)。据《仲里志》记载:当时贺知章为任城(今山东济宁市中区)令①。见到仲子的第三十六代主鬯孙仲文,询其家世,知其为先贤后裔,然流落乡野,下同编氓,深表慨叹,于是在当时的横坊村(今仲家浅)为之建庙,并拨给一定数量的祭田,令仲文主祀事,此即为微山仲庙之始。
该庙坐落于今微山县鲁桥镇仲浅村,京杭运河西岸,占地20亩,座西向东,前后五进院落。有牌坊、大门、御碑亭、泗渊井、中兴祠、闻喜堂、神厨、斋宿房、穿堂、两庑、卫圣殿、寝殿等建筑,主体建筑以卫圣殿为中心,分布于东西中轴线上,左右建筑作对称式配列。是国内宋元至明清以来的古建筑代表作,1992年6月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当年仲庙建制为:前有大门三间,悬山式,绿琉璃瓦覆顶,红色木柱,前后擎檐俱彩绘。大门两旁木柱悬挂董朱桂书写的“环疏柳以映宫墙,对孔里千松之色;取清漕而洁俎豆,生禹川一水之香”木质对联。大门右路墙垣之下,有一古井,该井口横卧一石,墙垣由井口中跨过,墙内镶一石碑,一米见高,上书“泗源井”三个大字。古有“墙里有井,井里有碑”之说,成旧时一景。该井不知掘于何年,亦不知碑文为何人所书。
大门前有石柱木牌坊一幢:中题“先贤仲子庙”,右题“气凌今古”,左题“志隘乾坤”。大门后有三间穿堂,又曰“升堂门”,升堂门右有“明决门”,左有“忠信门”,升堂门宽11.5米,深6米,高约6米,悬山式,四梁八柱,五 檀方椽,灰色筒瓦,龙纹瓦档。室内墙壁上镶有真草隶篆各类石碑8块。两旁木柱上悬有陈于逵书写“溯春秋几千年矣,树大道干城赫如前日;距洙泗仅百里焉,依圣人剑佩常若同堂”木联。 在微山湖北部东岸鲁桥镇,绿树掩映的仲浅村中矗立着一座古朴的庙宇,这就是为孔子的得意门生仲子路修建的仲子庙。
仲子,名由,字子路(前542~480年),春秋末年鲁国卞(山东泗水县泉林)人。仲子有兼人之资,尚刚好勇,闻过则喜。孔子见仲子性情勇猛,但缺少文教,便设礼诱之,收为弟子。孔子曾曰:“自吾得由,恶言不闻于耳。”仲子为孔子赶过车,作过侍卫,随孔子周游列国。孔子为了仲子的前程,让他寻求仕途,仲子不愿离开孔子,直到六十一岁时才离开孔子到卫国任大夫。周敬王四十年(前480年)三月卫国发生变乱,仲子在鏖战中帽子被打掉,他扶正帽子,说:“君子死,冠不免。”说罢,被乱军一刀砍倒,众军齐上,剁为肉泥,卒年六十三岁。孔子闻讯仲子被剁成肉泥,痛哭一场,自此再不食肉。直到今天,仲浅村周围的村落还有大年初一第一顿饺子不包肉馅的传统风俗。西汉末,仲氏因避战事迁往仲浅。
《仲氏族谱》载:“汉更始元年赤眉琅笽樊崇等乱山东逃于济宁延就亭遂家焉,更名横坊村即今仲家浅”。唐开元七年(719年),任城县令贺知章见到仲子三十六代孙仲文,念其祖英烈,遂于仲浅村建庙以祀仲子。仲子庙建成后,仲氏后裔、官员名士路过或专程前来祭祀,香火不绝。汉永平十五年明帝东巡至曲阜孔庙祭祀孔子及七十二弟子,便是仲子享受皇帝祭祀的开始。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封仲子为卫侯,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加封为河内公,南宋度宗咸淳二年追封为卫公,明世宗嘉靖九年改称先贤仲子。仲庙历宋、明、清多次修复,留下许多重修仲庙的碑记。现在的仲庙是明代建筑风貌。庙院占地30亩,因为仲浅村东有老泗河自北向南穿过,庙门便向东而建。大殿5间,单层歇山式,单华拱,6铺座,殿内通天木柱8根,重梁起架,9檩,双层木椽,飞檐上升兽头,庙瓦为绿色琉璃瓦。大殿宽18米,深12.5米,高18米。大殿前有穿堂3间,悬山式,四梁八柱,五檩,方椽,灰色泥质筒瓦,穿堂高6米。大殿后有寝殿,直山式,斜檐,3间两层,木楼梯,高12米,南北庑,各5间,直山式,高6米。
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帝沿运河南巡,登岸拜谒仲庙,御书“圣门之哲”“克绍家声”石匾,石匾分别嵌于北庑和南庑的墙壁上。雍正三年(1725年)颁赐“圣道乾城”匾额。乾隆三十年(1765年)乾隆帝下江南途中,登岸拜谒仲庙,钦赐“三德达身修勇故不怠,四科从政事果则无难”木联及“贤诣升堂”匾额,并赐大铁香炉一个。南北庑四壁上镶嵌着明、清碑刻,皆是官员名士拜谒仲庙时留下的手迹、题词、诗文。最精致的一块碑刻是南宋高宗皇帝赞仲子的一首四言诗,文字篆书,文曰:“宋高宗皇帝御制赞:升堂惟先,千乘惟权,陵鼎知非,委质可贤,折狱言简,结缨礼全,恶言不耳,仲尼赖焉”。诗文下部阴刻仲子像,衣着朝服,双手持笏。此碑为明嘉靖年间刻制。
© 2014 Baidu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
仲子庙原有庙门、木、石碑坊,庙院周围曾建有几座小祠堂。惜这些建筑毁于“文化大革命”时期,匾额、仲子像亦被砸烂,几块大碑也被运去修建排灌站。庙南边所存翰林院,建筑尚完好。庙内现存乾隆御书木联,书体为“馆阁体”,印章为“乾隆之宝”。还残留一铁香炉及石碑38块。寝殿内尚有清嘉庆年间的石碑,记载仲氏因避战乱由卞迁任及重修仲庙的经过。大殿脊檩上钉有一长木条,上书“重修仲子庙时嘉庆十一年岁次丙寅三月上浣□□□□六十七代孙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仲贻熙立”。1984年,省文物部门拨款十万元,由曲阜古建队施工大修,增设了围墙、月台,重修了穿堂。仲子庙以庄重古朴的明代建筑风貌岿然屹立于微山湖畔的仲浅村。
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仲里志》仲家浅仲庙图
升堂门后即为金碧辉煌的卫圣大殿。和卫圣殿平行的两侧,左建“闻喜堂”,右建“中兴祠”,殿前两侧建南北庑各五间。卫圣殿为五间,进深三间,宽18米,深12.5米,高约15米;单层歇山式,单华拱,六铺座,内有通天木柱8根,直径0.56米;大殿正脊之上书有大清嘉庆十七年(公元1812年),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仲贻熙修立字样。前墙有六棱石柱四根,方石柱础;重梁起架,双层木椽;飞檐兽头,绿色琉璃瓦,龙纹瓦档;房顶鸱吻对望,煞是威武。殿内设神龛一座,神龛之上悬挂着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南巡时御书“圣门之哲”雕龙巨匾。神龛内塑有端庄威严的仲子坐像,其服饰,亦采用宋徽宗崇宁五年(公元1106年)礼制,着九旒九章,绘有山龙、华虫、藻火、宗彝、粉米等图案。神龛之前放置供桌一张,配有铜鼎香炉祭器,殿外正上方悬有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亲笔书写的雕龙巨匾“圣道干城”,两旁木柱上挂有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木匾御制对联:“三德达身修,勇故不怠;四科从政事,果则无难。”并落有“乾隆宝翰、陶冶性灵”印章两方。殿内正对仲子塑像,悬挂着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的御书匾额“贤诣升堂”。
两庑是供奉对仲庙建筑有功的显要闻达之士的地方,其中贺知章、刘天和、顾彩、施鸾坡、阮元等名宦位居首要。庑内墙壁上镶有石碑16块,北庑内有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题写的“圣门之哲”石匾一方,中有“康熙御笔之宝”印章一方,南庑有七皇子题写的“克绍家声”。北庑内明工部郎中汪邦柱142韵“三字经”式的题咏尤具特色,实可谓韵险字奇、才华横溢。卫圣大殿后便是三间寝殿,又名鼎烟堂,祀有仲子以上仲氏四代先祖的木牌位;殿为直山式,宽10.2米,深6.7米,高约8米。殿内有仲子六十七代孙仲贻熙立石、阮元撰文的石碑一方,另有仲子石刻肖像一方,碑上篆有宋高宗御制仲夫子赞四言诗一首:“升堂惟先,千乘惟权。陵暴知非,委质可贤。折狱言简,结缨礼全。恶言不耳,仲尼赖焉。”殿两则建有“斋宿房”和“神厨”,是每次仲庙丁祭时主祭官沐浴戒斋和筹备祭品之所。庙院内各代各类石碑180余块。历代帝王将相、达官显宦、文人墨客、俊彦贤达,沿漕而至,进庙瞻拜,兴来感发,或诗或言,必有题咏,这些碑刻,就记录了他们各自的感慨和悼念之情。其中尤以明司业马一龙的狂草碑刻独具天赋。此碑为七言律诗一首,从起笔到落笔,一气呵成,中间没有断笔,广为世人传颂。其诗曰:“仲子祠前秋舸新,相逢俱是客中身。古来此地多君子,今在他乡少故人。红日有天三引领,白云无处一伤神。虚舟任自乘流去,莫遣迷途再问津。”庙内苍松翠柏,幽竹修篁,石碑参差,花草斑烂,杂以青砖绿瓦,玉砌雕栏,愈显得肃穆庄严。
仲子庙
仲子庙(16张)
清康熙御题“圣门之哲”刻石

此庙自建成后,历经五代十国的战乱,亦因傍运河而建,时受水患之侵,故毁圯较众,但因此处为水路要冲,历代帝王将相,文人显要,达官雅士皆沿漕路过拜谒,故能时圯时兴。金元之间,代有修葺。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追封仲子“河内公”时,敕令重建仲庙,由仲子四十一代孙仲扶九监修。元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济宁路同知刘用以公务南行,至仲家浅,见仲庙栋宇顷颓,风雨不蔽而重修,并有记。至正九年(公元1349年),济宁路总管吕鲁同仲子五十代主鬯孙仲炫捐资修建,廉访使胡祖广记。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仲子五十四代主鬯孙仲义报官请修。明嘉靖十二年(公元1533年),都御史刘天和来济治水,以仲庙湫隘毁颓,拨治河公银重修,历半年工峻,大学士夏言作记。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工部主事叶以蕃组织修葺,有总河待郎陈尧作记。明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由济宁刑科陈伯友捐俸金重修,崇祯年间,济宁知州王孙蕃报部请修。逮自清朝鼎立,仲庙修建之役更繁,其工程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仲子六十一代孙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仲于陛上书运河同知王有容,继而又联络御史顾如华,督府潘臬,督河司马朱云门,共趋厥事,于康熙甲辰(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动工修建。此次修复,扩大庙址,重建门坊,至康熙乙已仲冬(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竣工。有翰林学士张士甄和御史顾如华分别作记。庙规遂臻于顶制。据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载入《大清会典》的资料核实:当时仲庙宅基为68亩,坟地950亩,无粮祭田6358亩,庙户46户。此后又先后于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重建,户部尚书戴明说作记。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重建,御史顾如华捐千金共趋厥事,历时一年零十月,用工共三万三千有奇,而鼎新之,运河同知王有容作记。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重修,礼部尚书张伯行作记。乾隆年间重修,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被黄水冲圯,二年(公元1797年),仲子六十七代孙、五经博士仲贻熙移请济宁知州王彬转详情饬委曲阜知县吴钟岳勘估,九年(公元1804年),巡抚铁保于治运河道库银中拨款九百九十余两重修,历时二年竣工。清嘉庆十二年(公元1807年),御史施鸾坡讲学济宁,捐俸金2000金,创建寝殿三间,后又整修中兴祠。光绪年间重修。民国曾有小型的募捐修葺。
仲庙经数次重修,成为规模有加、香火鼎盛、名扬四海之仲子息灵之所。后因沧桑巨变,这座优美的典雅的古建筑,后经“文革”洗劫,几乎荡然一空,只有卫圣大殿的外壳尚存,人们无不扼腕叹息。令人欣慰的是,经1985年、1998年两次国库拨款修复,中轴线上的建筑,除牌坊外基本恢复了原貌。2002年春,仲氏后裔捐资20万元修复了前大门,院以松柏饰之,其中大门、穿堂、两庑、大殿、寝殿轮奂之美,丹雘有加。有识之士认为,一俟仲庙修复工程工峻事藏,它可以东牵孔孟旅游胜地,西映微山湖万亩荷花,北连济宁“小北湖”的游船画舫,南接微山岛“三贤墓②”的青山秀水和南阳古镇的湖光波澜,中括伏羲庙③的岚光琴泉,把它辟为旅游之地,将蔚为壮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27

主题

2606

回帖

1万

积分

分区版主

积分
17045
QQ
注册时间
2011-11-23
最后登录
2024-11-14
发表于 2014-10-26 0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宝年间,贺知止为任城济宁令,偶遇仲氏第三十六代宗子仲文,观其相貌、气质不凡。问及家世,方知乃圣贤之后,竟同一般平民,不胜感慨。遂在此建庙,令仲文主持祭祀,并设立官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主题

722

回帖

5484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5484
注册时间
2017-3-3
最后登录
2024-11-21
发表于 2014-10-26 19:05 | 显示全部楼层
仲氏后人向往的圣地,三日后正好出差去济宁微山,一定抽时间去拜庙。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华夏仲氏网 ( 苏ICP备2021045915号 )

GMT+8, 2024-11-24 19:3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