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多年来,仲氏族谱之修屡矣,然因兵燹,未能长久保存。
1.据乾隆四十年(1775年)65代仲耀涵为《仲氏家谱》所作之序称:“三十六代祖讳文,得请以礼生,主祭事,又为《泗源志》。”但已无稽可考。
2.北宋宣和年间,横坊村仲氏曾修《仲氏统谱》。主持者为第49代嫡长孙仲基。
3.南宋绍兴年间,已扈跸南迁的仲子第49代嫡长孙仲基在吴江重印《仲氏统谱》,宋高宗赵构御制谱序。
4.南宋后期,横坊村44代康、49代橡及其子世成,率里人来吴江谒庙,留宿数日。对51代仲尔侗说:“吾家存谱昔经金寇煨烬,首末无存,仅得残谱一卷。余亦只知父、祖、曾、高名讳。闻宗主移居吴地,知之必精,愿子助以查之。”仲尔侗于是请52代嫡孙仲胤文(字闇师,49代仲基之长曾孙)拿来宣和年间的旧谱,横坊村宗亲通过对比其寻到的残谱,发现世系完全相同,非常高兴。仲尔侗于是劝胤文广联同族,续修谱牒。历时两月,方以告成,而横坊村宗亲亦将新修之谱带回横坊故里。此次修谱,是建炎以来仲氏南、北二宗的合谱。因彼时仲氏大宗已南渡,该谱又被世人称作仲氏南宗谱、吴江谱。后世子孙多次续修。1948年,由吴江仲氏族人带往台湾地区。自此,大陆地区已难觅该谱之踪迹。或许民间仍有珍藏,亟待查访。
5.明朝洪武年间,53代仲符自横坊村远赴新疆并定居,其携带的族谱,至今仍在,惜乎年湮代远,字迹漫漶,有所残缺。较之后世所修之“大宗谱”,此谱世系客观、真实,并无篡改,且有人物列传等内容,初具家志之雏形,应系淳熙旧谱的后续。亟待修复。
值得一提的是,仲家浅前贤在续修此谱时,先贤50代孙仲衍曾经作序,他提到:
古者“怀德维宁,宗子维城;无俾城坏,无独斯畏。”先府君在世时尝谓余曰:“宗子迁吴已历年所。绍兴初,宋皇加赐庙额,宗祊有序,春秋祭祀仍其旧。凡我等介子毋得僭越。”今平江、镇江、杭州、扬州、高邮州皆有其裔。
衍不才,忝列家祠,去岁冬赴吴地谒庙,大宗主盛情留宿。一日家书至,知济域族人有修谱之役,心甚喜之,欲返。宗主谆谆告曰:“卞里仲村,吾祖籍也;任城横坊村,吾旧里也。吾族聚济域者繁矣。粤自前汉季自卞流寓于济,已越千三四百载。开皇间,吾族家业中兴,支派益繁。自基祖南渡已逾六世,蔚成巨族,然思乡之情切也。凡所谓大宗、小宗,虽历代既邈,要之千万子孙之身,皆出祖宗一人之身也,是故素无贵贱尊卑之分。今修北谱,公务必事事亲为,毋懈、毋怠、毋疏、毋漏,合族人而增修之,以图世世相承,泾渭不紊,不失其真也。”遂赐统谱,并资财于衍。至于渡口,展拜而再,泪别。
吾济域仲氏,自靖康以前旧谱颇详。靖康季,金主南游,宋皇渡江。吾族宗庙、大宗主皆迁于吴,旧庙毁于兵燹,族谱亦阙焉。后吾七世祖康公南下如吴,始得统谱。至元鞑如济,吾祖奉之焉。嗟乎,愧哉!族弟去岁主沉湖之举,岂非残害同门?嗟乎,哀哉!
此次修谱,以统谱、宋谱及族中齿录为据,编次成帙。盼我宗人,相与勉力于诗书,思踵芳躅,以济厥美,是则衍今日编次意也。若藉以自炫,岂为人后者,而敢出此哉?
其高风亮节,值得后人景仰。
此后由于家族矛盾,济宁仲家浅在明、清两朝一度成为名利场,而谱志也成为了随意装点的小姑娘,屡经篡改,江南大宗的宗法地位也屡遭践踏,这种情况到了清朝更加严重,以至于形成了南北仲氏五六百年互不来往的尴尬状况。
6.约明代中后期,北宗北支的仲蒲(61代),曾经续修《泗源志》。
7.嘉靖十二年癸巳(1533年),赐进士出身、总理河道、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刘天和,在睹仲家浅之仲子庙貌、吊仲子遗像、恢复其殿宇后,为之慨然。遂为之遍收群集,采其家乘,志仲子庙之建置缘由,而并仲子之生平行事大略。书成僭题其名,命之曰《令名志》,意在表彰圣人贤士千古不朽的美好名声。共五卷。
8.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翰林院五经博士仲吕之子、60代仲铨被泗水县令谭好善立为宗子,俾祭田,以主泗水祖庙奉祀,随即编纂《卞里志》,当地官员邵以仁、黄朝选为其作序。此书曾存于北京图书馆、浙江图书馆,经多次咨询,得知已归还至原捐赠者。亟待查访。
9.万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赐进士出身、承德郎、工部都水司主事、钦差提督、山东兖州等处泉闸、安徽人胡瓒,途径仲家浅,拜谒仲子庙,索仲氏谱碟观之。59代奉祀生员仲蒿拿出若干卷《令名志》,语多聚杂,不足观。胡瓒语重心长地教导了仲蒿,指出了该志的不足之处。为缅怀泗水祖籍、继承仲氏先祖遗风,易《令名志》为《泗源志》。
10.崇祯元年,曾经担任兵部武库司主事、浙江左布政使、漕储道、南京太僕寺卿、总理河道、工部尚书的宜兴人周鼎,重新校订刘天和所撰《令名志》旧本,济宁儒学训导崔如岱编次,易名《仲氏志》,仍为五卷。崇祯十三年,61代仲于陛又校刊出版了一次,又绘像列图于卷首。清朝康熙年间,仲于陛复增损《仲氏志》,易名《仲志》,书前有明崇祯年间张有誉、张献廷、王三德、李恪伯、陈伯友序跋,以及万历年间胡瓒序、嘉靖年间刘天和自序。而正文则由之前的五卷删减为四卷:卷一前有崇祀像及仲子小像,后将子路生平重要事迹绘像列图多幅,图后附明人赞语,或一二篇,或三四篇,多用四言韵语。卷二首列子录年表,后为姓谱、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林墓、庙宇、钦定章服、礼仪、乐曲、历代谥号、历代祀典、仲氏子孙流寓、古迹、子路实迹、封赠奏疏及朝廷公文,以及宗系。卷三收录了元、明两代有关子路之庙记、祠堂记、墓记、书堂记、书院记、祭田记、碑记等内容。卷四杂录宋至清初祭文以及赞、颂、论、诗、赋、谒文、对联、墓志铭等艺文。此书被《四库全书总目》列入存目。
此书在搜集、整理关于仲子的历史文献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为后世修纂家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其对文献的取舍,是具有选择性的,当时存世的许多具有珍贵历史、学术价值的文献(例如碑记),竟然没有被收存,让人遗憾。另外就是上文所说的对世系的“移花接木”了,这给后世各地的修谱造成了误导。
11.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10年),东吴文士顾采拜谒仲子庙,结交了当时的翰林院五经博士、63代仲承述。仲承述拿出其祖父仲于陛增损后的《仲志》,说该书“历世久远,庸有笔漏,丈冗未经补削”,“欲修之久矣”。由于顾采熟谙史载,于是请求他帮助重修。顾采答应后,仲承述及其子蕴锦大会宗族,在府第西侧开馆撰述,“凡旬有五日而书成。为卷六,为门类者五”,定名《仲里志》。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乾隆皇帝驾临雍和宫祭奠,仲蕴锦陪祀,见到礼部右侍郎吴家骐,出示《仲里志》,邀其作序。
12.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代翰林院五经博士、65代仲耀涵主持续修《仲氏家谱》。
13.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年),翰林院五经博士、67代仲贻熙主持重修《仲氏家谱》,为“大宗谱”和小宗谱共八本。其中“大宗”和小宗南支为一本,小宗北支一本,小宗东西支睢宁、邳州为一本,汶上、巨野、范县为一本,开州、曹县、通许、襄城、睢州、汝阳、新河、清河、南宫为一本,黄县一本,莱阳、平度、掖县、宁阳、潍县为一本,南庄、五河、灵壁、淮安为一本。
与此同时,仲贻熙说道:“族谱修矣,《仲里志》不修,尚何待乎?”于是携其旧本,广征意见,悉心校订,简繁补缺,历时十月完成,名曰《续修仲里志》。由于水灾及兵患,未能刊印,抄本藏于箱中保存。
14.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在翰林院五经博士、69代仲统岚主持下,《仲里志》再次续修,终见天日,共五本六卷。有像图志,印有仲子章服像、从行小像、卞里山水图、横坊村山水图、泗水仲庙图及赐第图、仲浅仲庙图及赐第图、开州及长垣仲子墓图、礼器图和陈设图。有礼乐志,载有礼仪、乐器、祭期、祭品及祭品制法、乐章、礼生。有世家志,载有仲子本传、仲子年表、仲子集纪、仲子遗址、“宗子”世表、支子世表、闻达列传、孝子、烈女、贤妇、节妇等。有恩典志,载有历代封号、礼典、章服、授言、给赐、诰敕、奏疏、帝王临幸等。有艺文志,载有御制诗、御制楹联、御制赞文、祭文、碑记、赞、颂、对联、墓志铭、诗赋等。
15.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在翰林院五经博士、69代仲统岚的夫人尚太宜人的主持出资下,进行了《仲氏家谱》的第三次续修,共二十四卷,定名为《仲氏族谱》。此次续谱,南宗赣榆族人携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续修的《祝其仲氏宗谱》前来并谱,客观的南宗世系终于出现。
16.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时值日寇侵华,前清翰林院五经博士71代仲肇璠,沐风栉雨,不畏艰辛,亲自奔赴各地族人聚居处联络,欲续修《仲氏族谱》,终因抗日战事而未果,仅修成一本所谓的《大宗族谱》。
抗战胜利后,又值国共内战。新中国成立后,百业待兴。后逢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即“四清”)、“大跃进”、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续修总谱、家志一事被长期搁置。
17.在华风仲子历史研究会及山东省微山县的共同编纂下,《仲里新志》于2004年由长影银声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是在《仲里志》的基础上,用现代语言、现代思维和今人视角展示了仲子生平、仲子思想、仲氏文化遗产,并增录了后人对仲子的系统评价、仲氏姓源研究及仲氏族人分支繁衍情况。全书以“仲氏姓源”开篇,设先贤仲子、仲子集纪、仲氏宗族、仲氏人物、仲庙、仲林、仲府等十卷及附录,共43章53节,计45.3万字,另附多幅图片。
《仲里新志》不仅汇聚了过去所有家志中的精华,而且大大增添了新的内容,是二十一世纪仲氏第一部家志,它的出版发行实现了广大仲氏族人一百多年来的美好愿望,具有跨时代意义。
18.鉴于近年来仲子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各地家谱的出现、对家谱的质疑和研究,华风仲子历史研究会开始了《仲里新志》第二版的编纂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