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浏览下一张](http://yantai.dzwww.com/xinwen/ytxw/ytsh/201109/W020110909419328288806.jpg)
学春蚕吐丝丝丝不断,做蜡烛照路路路通明。一直以来,我们把教师比作春蚕,蜡烛,在她的呕心沥血、无私奉献中,有多少祖国的花朵成为九州华夏的栋梁之材!但谁又能知道,这其中包含着多少的汗水与泪水,也许老师那丝丝白发,斑斑皱纹是最好的见证。
今年教师节又快要到了,本报推出教师节特别报道,向奋战在教育第一线的辛勤的园丁们致敬:老师,你们辛苦了!
2009年毕业班里有58个学生,考到二本以上的有54人。2010年,同样的情形再次上演。而到了今年,64个学生中仅有一人没有考上本科。在25年送毕业班的工作生涯中,她不仅培育出了市里的文科状元,还为清华、北大等名校送去了不少学生。
在这期间她多次获得烟台市优秀教师三等功、高中教学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她就是开发区高级中学的仲建荣。那么她在学生眼中是什么样的?在教学过程中有什么高招?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学生说:她术后三天就偷跑出医院
8日中午,记者来到开发区高级中学时,仲建荣正在给自己“加课”,尽管在学校的课程安排中上午她并没有课,但她却自己抱着个备课本悄悄坐到别的老师的课堂上,认真当起了学生。直到中午十二点半,她的午饭还摆在桌上,而整个下午都有课,在第一节课间,仲建荣溜到自习室,用了不到五分钟时间,将午饭狼吞虎咽地吃了下去。
尽管在教学生涯中,仲建荣获得了不知多少奖项,但她给自己“加课”的过程一直没有停止。因为觉得普通话不是很标准,仲建荣在经常在办公室内练习发音。“社会…主义”“帝国…主义”很简单的名词经常被仲建荣分隔开,反复练习,学生在教室里经常能听见仲建荣不是很标准却很认真的发音。
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正好遇到几个已经毕业了的学生回来探望仲建荣。现就读于烟台大学的大三学生邹倩给记者讲了个故事。2009年春天,仲老师因为过度劳累到医院接受手术,没想到手术后的第三天因为放心不下学生,仲建荣就悄悄跑回了学校,和学生一起跑早操。
儿子说:做妈妈的学生更幸福
在学生们的眼中,仲建荣似乎无处不在,但家人想见她一面却不容易。长期把精力放在学生身上,在同校工作的仲建荣的丈夫几乎成了她的专职司机,每天早上不到六点就离家赶往学校,半夜还不一定能回家。
“她每天在家也就不到六个小时,回来后还累得要命。”仲建荣的丈夫张国桥告诉记者,每天早上六点学生跑操前,妻子就会赶到学校,一直到晚上一点半左右,看着学生们都睡熟了,她才肯回家。赶上周末,她还会主动帮学生补习。
二十多年来,在家里很少见到妈妈的面儿,儿子张霄亮有时候会觉得做妈妈的学生更幸福。小时候看着别的孩子都有妈妈带着出去玩,张霄亮心里也会难过,但看着妈妈每天累得要命,他渐渐理解了。
谈到家人时,这个平时很严肃的老师,脸色一下子缓和下来,低头想了一会说:“我觉得我最对不起的是我的孩子,我和爱人都长期从事教育事业,能陪他的时间很少。”仲建荣说,她一直很感谢自己的丈夫,长期陪在身边支持她,也没句怨言。
鞠平 孙淑玉 邹昊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