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西天
(快过春节了,讲讲关外的一种民俗活动,也算是老朽献给各位宗亲的春节礼物。)
闲言少叙,书归正传,听我慢慢道来—— 儿时过年,只是围着大人的屁股转 。至于今天干什么,明天干什么,那是大人的事儿。孩子们只管凑热闹,再就是穿新衣,放鞭炮,吃喝玩乐了。 长大了一些才知道,我们这里过年是从腊月二十三就开始了的。 年“三十”叫过“大年”,二十三叫过“小年”。小年这天早饭以后,家家户户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扫房”,也叫“除尘”。屋子里的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前前后后,犄角旮旯,凡能够得着的地方,都要彻底地打扫干净。意思是说,过年了,要干干净净,除掉晦气,高高兴兴地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新春。接下来就是为晚上的“祭灶”活动做准备了。 所谓“祭灶”,就是送灶王爷回西天。说起“送灶王爷回西天”,在我们这里那可是相当重要的事情,它是我们这里整个过年过程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单从那庄严肃穆的祭灶仪式上,你就可以知道是怎么回事了。敬请各位宗亲往下看: 当沉重的夜的帷幕罩住了整个村庄的时候,人们开始忙碌起来。首先将平日里吃饭用的炕桌端端正正地摆放在院子里最干净的地方(其实在白天就已经扫好了的)——我家是这样,也有人家就在自家的灶间举行——桌上每年都是一样的供品:水果和糕点或自家蒸的馒头,还有几个鸡蛋,最重要的是一瓶白酒和一碟麻糖。这麻糖的制作方法至今还记得:将小麦温水浸湿促其发芽(发了芽的麦子淀粉转换成糖就甜了),然后将其磨成面粉,放锅中用水熬,熬成稠粥状,放凉,沾上芝麻,切成长条状,吃起来酥酥的,甜甜的,黏黏的。当然,不过腊月二十三是不准孩子们吃的,因为这糖是给灶王爷预备的。 好了,庄严肃穆的“送灶王”仪式郑重地开始了。大人孩子们(有的人家是不准女人参加的,因为据说灶王爷是个非常漂亮的小白脸,女人参加恐生嫌疑)在供桌前恭恭敬敬地跪下来烧香磕头,往供桌前洒三盅酒,这是报告玉皇大帝,我家往回送灶王了。然后由这家辈分最高的男主人从灶间的神龛中小心地揭下灶君神像,回到供桌前,再一次烧香、烧纸、磕头,将灶君像连同纸钱、纸马、丝帛等物一起焚烧。一时间火光冲天,烟雾升腾。灶王爷在这烟与火的映照下,堂而皇之地返回天庭复命去了!怎么样,够壮观了吧? (老辈人把这个仪式简称为“发纸”) 现在有必要回过头来说说那几样贡品:水果馒头之类当然是给灶王果腹的。白酒和麻糖则是人们略施的小小计谋。这麻糖是粘粘的,为了粘住灶王的嘴,不让他对玉帝乱七八糟啥都讲。白酒呢?那叫“醉司命”,灶王喝了酒后醉眼昏花,头脑不清少打小报告。鸡蛋是送给狐狸和黄鼠狼的,这俩东西是灶王的跟班,和灶王的关系密切,所以也得打点一下。纸马是灶王的坐骑,纸钱和丝帛是用来贿赂灶王的。这一切都是为了灶王老爷子“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这灶王老爷子究竟何许人也,请听我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