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家浅村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古老村落,据史载,为古任城。青帝太昊(伏羲氏)封任姓于此,谓任城国,是我华夏历史上最早以封敕之姓命名的古国之一。黄帝的小儿子禺阳亦曾受封于此,史上有“禺阳封于任”之载。
夏为有礽国,是夏朝中兴帝少康出生和成长过的地方。大禹之玄孙相继位后,有穷国国君后羿和寒国谗臣寒浞(妘姓)先后篡权,帝相被寒浞之子浇杀害。相妻有孕,为保夏后,臣奴们将相妻后缗救出,帮其逃至娘家有礽国(即今仲家浅)。后缗乃有礽国国君之女,到此不久,产下一子,取名少康。少康长大后任牧正,浇知道后就派臣椒前来剿杀少康。有礽国国君闻知后,立刻安排少康逃至舜后裔有虞国(今河南商丘东南)。有虞国国君让他担任庖正,并把两个女儿二姚嫁给了他。又给田地十里,众一旅(五百人)。少康勤政爱民,声名远振,夏朝旧臣争相来投。少康一看时机成熟,举兵讨伐寒浞,夺回了后羿、寒浞篡夺了四十年的夏朝政权,史称少康中兴。
商为有任国(古时礽、任同音),周立任国,秦与前汉置任城县,治所在此。新始建国年间,王莽新政(公元8-12年,宫、室、郡、县多改名),改称延就亭。
汉更始元年(公元23年),王莽政权灭亡,但各地义军仍争战不已。仲子第十七世孙仲世德、仲世昌兄弟二人,为避赤眉军之战,举家从卞邑之卞桥(今属泗水县)离乡外逃。在逃难途中,仲世昌一家被乱军杀害。仲世德一家逃至延就亭,安家落户,繁衍生息。全国各地及海内外的仲氏族人,其祖上大都是由此播迁而出。因此,这里便成了仲氏族人名副其实的第二故乡,亦称仲氏故里。后汉稳定后,仍恢复任城县之治。
南北朝,北魏神龟元年(公元518年),任城县治所始迁至现在的济宁市区,同时改称任城郡。原任城县治所改称横坊村。
唐天宝年间,任城令贺知止偶遇仲子第三十六世孙仲文,方知横坊村的仲氏族人系仲子后裔,于是为仲子建庙。仲子庙坐西向东,大门稍偏东北方向,与曲阜孔庙形成顾盼之势。唐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追封仲子为卫候。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加封河内公,度宗咸淳二年(公元1266年)进封卫公。
公元1125年,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灭辽,继而举兵南下,侵犯大宋,宋钦宗赵桓、太上皇赵佶(宋徽宗)被掳走。康王赵构即位,是为宋高宗,在金兵的步步紧逼下仓皇南渡。据家谱记载:北兵初入,宋皇南渡,人心惊怖。横坊村仲氏族人,全都避难于南阳湖里。金主有诏,求圣贤后裔归守祖庙,方才返回横坊村。
五代后周,广顺二年(公元952年)设济州于巨野,任城郡隶属济州。金完颜亮天德二年(公元1150年),巨野发生大洪水,遂把济州州治迁至任城郡,任城郡即改称济州。元,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元朝建立,升济州为府。因“济水南汇泗,北汇汶,州居其中”,地势高而水患不至,取“济水安宁”之意,更济州府为济宁州,其辖区为济宁县。
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同知济宁路总管府事刘用,主持重修仲子庙,并为之作了《至元十九年(1282年)卫公庙记》: 皇上御宇之十九年,岁在壬午,刘用奉简命,同知济宁路总管府事。以公务南行,道旁有庙,榜曰“卫公庙”。问诸从者,答曰:“是仲由庙也。”遂停车入谒,展拜既毕,会其裔人,询所由建,则曰:“自汉避兵至此,创建自唐。子孙世守之,以奉祭祀者也。”用览者久之,则见其栋宇倾颓,风雨不蔽,何以称观瞻而妥前贤之英灵?不觉为之悚息。......即欲鼎新之,而农事方殷,未果。爰择于是岁之九月,田工甫竣,始议兴作。乃下令曰:“愿新公庙者,听。”而济之人莫不欢欣踊跃以赴也。不两越月,而功告成,此必子路之德有以深入乎人者,故济之人乐祠而祀之如此。
元,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由兵部尚书李奥鲁赤主持兴工,开挖了济宁段大运河。大运河修好后流经横坊村东,距仲庙大门50余米。元明两朝,横坊村之大运河东畔无有住户。元,天德、延佑年间,于济宁以南修建了六道运河闸,即辛店闸、师庄闸、枣林闸、孟阳泊闸、金沟闸、沽头闸。
元,至正九年(公元1349年),朝廷官员吕鲁,慨然捐俸金万缗,会同五十代奉祀生仲衒修复了仲子庙。通直大夫,浙东道肃政,廉访司使胡祖广所撰《至正九年重修仲子庙记》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公已寓修复之意,又会其五十代奉祀孙衒以修理请,公遂慨然捐俸金万缗。经始于二月,告成于四月,享有殿,配有庑,卫有垣,出入有门,皆焕然其壮丽矣。令瞻拜者无复有凄凉之悲,宛然如见行行之象。济之民于是咸知以子路为法矣”。因“济之民咸知以子路为法矣”,所以官方将横坊村更名为仲家庄。
明宜德五年(公元1430年),济宁以南,在原来六道运河闸的基础上增建至二十七道运河闸。明嘉靖年间,为保运河畅通,于二十七道闸设置了二十七个浅铺机构。即赵村浅、石佛浅、花庄浅(在南阳湖农场附近,后因水患迁往他处。)辛店浅、辛闸浅、仲家庄浅、师庄上浅、师庄下浅、鲁桥浅、枣林浅等。陆武的《(嘉靖)山东通志》记载了浅铺的人员配置,“老人二十七人,夫二百七十人,守口夫五百人”。此时,仲家庄就演变成了仲家庄浅。
仲家庄浅内的大运河段,因有仲庙坐其西,越河绕其东,属运河要沖。所以,又在此设置了闸署机构,监管新闸浅和师庄上浅、师庄下浅。仲家庄浅又被改称为“仲家庄浅闸”。为不拗口,官方改为仲家浅闸。仲家浅闸闸署,闸官董朱桂(济宁人)还为仲庙题写了脍炙人口的大门楹联:“环疏柳以映宫墙对孔里千松之色,取清漕而洁俎豆生禹川一水之香”。
“仲家浅闸”,人们叫起来仍觉得拗口。所以,明万历年间,官方改为仲家浅。解放后,政府简称仲浅。仲庙碑林中,现有明代山东布政使张鲁唯和司业马一龙的碑刻,分别是:过仲家庄谒、过仲家浅闸谒。
2020年,党中央号召合村并镇。政府将仲浅村与泗河村合为一个村子,并恢复“仲家浅”之原称。其实,在解放前,泗河(涯)村就一直隶属仲家浅村。当初共设七街,一至六街为仲家浅村,泗河涯村为第七街。
仲子第七十五代孙仲超
2021年5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