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员
- 积分
- 41913

注册时间2009-10-24
最后登录2025-4-11
|
楼主 |
发表于 2018-10-17 09:04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仲子、仲姓与新时代姓氏文化传承报告会”的报告
理事长 仲跻和 2018年10月2日·河南濮阳 在濮阳市纪念仲子诞辰,有特殊的意义。仲子是春秋时期鲁国卞邑人,泗水是仲子的出生地,是仲子后裔的老家、故里;濮阳是仲子居住十年、建功立业、安息长眠的地方,有祠庙,有林墓,当地政府和人民两千多年来一直无怨无悔地保护仲子文物,作为仲子后裔,我们非常感动。
借这个机会,我把仲研会成立22年来的工作以及今后的设想,向大家简要报告一下。
一、工作回顾
1986年,仲崇义同志发现清朝嘉庆二十年、光绪三十年续修的《仲氏族谱》共32本,在黑龙江省讷河县档案馆的帮助下,完成复印并捐赠。1987年5月29日,《新华每日电讯》刊发了子路家谱在讷河县面世的消息。随后《人民日报·海外版》《解放军报》等报纸均予以转载,在全国引起轰动。之后,光绪二年的《续修仲里志》亦得以复印。谱志面世后,受到了仲子后裔的重视,为扩大联系创造了条件。经过八年的联络和研究,1996年,仲子历史研究会依法注册成立,仲崇义同志担任理事长,当年8月22日《人民日报》予以报道。1998年召开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当年6月12日《人民日报》予以报道。
为把仲子研究纳入炎黄文化研究的范畴,在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名誉理事、考古专家孙德萱,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河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王仁民两位同志的力荐下,经审查批准,仲研会2009年成为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团体会员。
多年来,在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业务主管单位和登记管理机关的领导下,本会广泛联系和团结仲子历史文化研究爱好者,以研究仲子文化、弘扬仲子精神、传承仲子美德为己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和古为今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因势利导的原则,经过不断探索和努力,逐步走向成熟,使仲子文化事业展现出蓬勃生机与活力。现将主要工作简要介绍如下。
(一)研究学术
多年来,我们组织会员研究历史文献,查访仲子文化遗存,撰写了很多与仲子历史、思想、文物、文献有关的论文。2003年4月8日,与河南省濮阳市文化局、濮阳市龙文化研究会共同主办首届子路学术研讨会;2015年10月31日~11月1日,江苏淮安举办了“仲子论坛”。
(二)纪念仲子
在历史上,官方和民间有祭祀先贤仲子的传统。仲研会成立以来,倡导“注重内涵,文明祭祀,追忆先贤,传承家风”,提升慎终追远的意识。在祭祀仲子的同时,把仲子精神、家风教育融入其中,赋予时代内涵。2008年10月5日,本会在河南濮阳举办纪念先贤仲子诞辰2550年大会及公祭典礼,市四套班子领导同志及各界群众参加。
(三)续修志书
自明朝嘉靖年间到清朝光绪二年,陆续出现了多部与先贤仲子及其后裔有关的志书,包括:《令名志》《泗源志》《卞里志》《仲子三墓志》《仲氏志》《仲志》《仲里志》《续修仲里志》。本会成立后,在组织开展学术研究的同时,依靠广大会员,历时六年,编纂完成了《仲里新志》,于2004年出版发行,当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予以报道。
(四)编纂族谱
本会2010年发起编纂《仲子世家谱》,并开发了族谱录入及排版系统。我们坚持不向仲子后裔收取任何费用,也没有打着修谱的旗号向族人摊派经费。工作人员不辞劳苦、跋山涉水、进村入户,主动帮助各地续修族谱。目前,在我们联系上的仲子后裔聚居地中,已有70%的地区完成了修谱任务。力争于明年年底完成《仲子世家谱》第一阶段的编纂。
(五)办好会刊
1996年7月18日,仲研会创办内部通讯和研究刊物《仲子研究》,通报工作进展,介绍仲子历史文化研究的成果,讲好仲子世家的好人故事。至今已出版发行110期。
(六)建设德育基地
本会在江苏省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场街道壮志社区建设了“蓉和怡心园”,内有“孝道”“二十四孝”碑刻、高2.8米的汉白玉材质的仲子塑像,塑像前建成了“仲子广场”,四周有介绍仲子主要事迹的碑刻、《论语》石刻。借此积极引导会员及群众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深受政府和群众好评。
二、经验体会和对今后工作的要求
(一)明确定位
仲研会自成立以来就明确了定位:不是姓氏社团,不是家族组织,不是联谊组织,不是商业组织,不从事营利性活动,更不是官员商人俱乐部,而是仲子后裔及仲子研究爱好者学习、研究和弘扬包括仲子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织。
(二)依法办会
多年来,我们定期向业务主管单位、登记管理机关、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汇报工作,接受年检和监督。本会理事长、秘书长也多次参加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的活动,并作专题发言。同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如会员守则、议事规则、经费管理办法、财务公开制度等。我们有固定、有保障的设施及专职的工作人员,并且从未从事行骗、敛财、有偿服务、营利等行为。
(三)政治办会
我们始终按照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办事,引导会员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坚决不踩政治红线、国家安全红线与民族红线。
今后,我们要继续旗帜鲜明讲政治,把政治理论学习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来抓,通过理事长办公会及形式多样的活动,加强自身建设,有针对性地抓好理论学习,把学习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理事会成员的思想政治素质。
(四)民主办会
我们先后召开了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大会闭幕期间,理事会作为执行机构,领导本会开展日常工作。领导机构的产生和重大事项的决策,都经民主表决通过,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定,充分体现会员的意愿和意志,努力反映会员的诉求。通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服务”的形式,开展各项工作。
(五)文化办会
我们始终以中央关于文化工作的要求为指导,坚持文化办会的正确方向,以学术研究为第一要务。我们充分认识到仲子文化是炎黄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把研究工作融入到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推进优良家风建设的时代潮流中。
(六)勤俭办会
我们始终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勤俭廉洁办会,坚持少花钱多办事、不花钱也办事、有多大能力就办多大事的原则,既要全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把资金、资源、要素投放到最需要的地方,精打细算,厉行节约,杜绝讲排场、追求奢华的不良风气。
(七)档案完整
档案记录着仲研会的发展历程,也是自身文化内涵的一种承载。从建会前后至今,我们拥有规范的档案管理制度,并分门别类,做好收集、整理、立卷、归档,使档案管理工作走上科学化、现代化、规范化的道路。
(八)杜绝功利
由于人的性格、经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同,随着队伍的不断扩大,难免出现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在仲研会提供的广阔舞台上,有的人敏锐地发现市场潜力和商机,于是就打起了在会员和宗亲中经营谋利的主意;有的虚荣心作怪,一心想捞个头衔,以提高身价和知名度,享受呼风唤雨、前呼后拥的感觉。在此我呼吁大家,坚守入会初心,强化会员意识,远离浮躁和功利,平淡看待得与失,平衡心态,不求风光,不图虚名,努力奉献。
(九)立足实际
台阶是一层一层筑起的,目前的现实是未来理想的基础。只想将来,而不从近处现实着手,就没有基础,就会流于幻想。我们在仲研工作中,要有坚持不懈的韧劲,一件接着一件办,不要贪多嚼不烂。既开动脑筋,又不脱离实际、好高骛远,不喊脱离实际的口号,不做超出当前条件和自身能力的事情。
(十)锤炼队伍
首先,进一步加强发展会员工作。吸收会员,要符合入会程序与要求,要有研究兴趣、研究能力、实干精神和奉献精神。那些只热衷于参加形形色色的联谊聚会,却对学习、研究、修谱等工作冷眼旁观、视而不问、不愿参与的人,不能吸收入会。要建立人才选拔和考核机制,新入会的会员原则上不直接任理事。
其次,改善年龄结构。促进年轻化,增强朝气与发展活力。
第三,健全理事会成员更新机制,能进能出,能上能下,去留无意,不计头衔。
第四,鼓励先进,表彰典型,引领风尚,充分发挥先进会员与典型事迹的引导示范作用。在这里我要提三位已经去世的仲研会会员:第二第三届理事会副理事长仲跻玉、第三第四届理事会副理事长种道山、第三第四届理事会理事仲延信,他们生前都为仲子文化事业兢兢业业地工作。河南驻马店的仲延信同志,没有显赫的身份,不惜年高多病和家庭经济条件差,积极投身仲子文化事业,多次主动深入农村,指导续修支谱,为仲研会的组织建设、《仲子世家谱》的编纂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今年8月23日离开了我们,在座的很多同志应该都熟悉这位老人。我提议大家以热烈的掌声,向这些仲研先驱表示敬意!
第五,加强理事会的队伍建设。党中央一直提“忠诚、干净、担当”这六个字,我想,这也适用于民间社会组织。我们识人察人看担当,选人用人重作为。看一个人是否担当作为,既要看日常工作中的担当,又要看大事要事难事中的表现;既要看平时,也要看特殊时期、特别事件中的作为。我们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以事择人、人事相宜,希望大家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既要有想干事、真干事的自觉,又要有会干事、干成事的本领,不要计较自己在会内的头衔和职务。理事会成员既要当好指挥长,也要当好施工队长,在其位,谋其政,干其事,求其效,强化自我修炼,正心明道,防微杜渐,做到有原则、有底线、有规矩。
第六,加强会风建设。坚决反对论资排辈、官僚主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宗派主义、圈子文化。
三、工作计划
按照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要求,立足当前能力和条件,我们将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出版《仲里广志》
自2014年起,我们着手汇集旧家志、各地谱牒、地方志、史料的相关内容,创新体例,重新归类,编纂《仲里广志》。分为像图、旧志、姓源、卫圣、礼乐、追崇、古迹、流寓、世家、艺文、族训、仲研这些卷,力争于明年年底定稿。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还把为革命、建设作出贡献及牺牲的仲子后裔收入志书中,树立“崇尚英雄、缅怀先烈”“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良好风尚。
(二)整理古籍
主要是对与仲子及其后裔有关的古籍文献进行点校、分段、校勘、注释。
(三)传承家风
广大会员、仲子后裔,要积极争做弘扬时代精神、倡树优良家风、厚植家国情怀的先行者和示范者,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家庭文明建设,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为乡村振兴、社会和谐、国家强盛作出应有的贡献,让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家庭美德通过家风代代相传。
(四)文明传习
开辟仲子文化宣传教育课堂,探索建立“研习基地”,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和传习工作。
同志们:
时间的年轮,刻印下奋斗者的足迹。虽然我们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要不断跋山涉水,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我们的任务繁重而艰难,但是前途光明,只要我们团结奋进,夯实基础,做好以上几件事,发挥好我们的作用,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无愧于仲子后裔、仲研工作者的称号,是可以做到的。
新中国成立已69周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们为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感到无比振奋,我们为伟大祖国朝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阔步前进感到无比自豪。
我们要在之前打下的基础上,从侧重于宗亲联谊、姓氏修谱向更高的文化层次发展。我们将提高认识、端正态度,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国家政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守社会道德风尚,以学习为首,以研究为本,以服务为要,以发展为重,以创新为贵,坚持依法办会、文化办会、民主办会,重视文化传承,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创造出符合实践情况、满足人民需要的文化精品,为炎黄文化研究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在新时代自觉肩负起社会组织工作的历史责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