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谢你对仲研事业的热爱和建言。在此我要纠正你以上说法中的几处错误。
1.《仲里新志》一书,是华风仲子历史研究会主持编纂的,时任理事长是仲崇义。跻清兄时任华风仲子历史研究会副理事长、微山仲研会会长,也为此书的编纂作出重要贡献。
2.作为民间社团,都没有“主持家族事务”的资格。各自家庭的事务,由各自的户主主持。现代的一个家族,哪里有类似“总户主”、“族长”的角色?这不是开历史的倒车吗?
3.仲氏世袭翰博,并非自唐朝始。《仲志》记载:唐玄宗皇帝崇尚文学,追封孔子文宣公、仲子卫侯,三十六代仲文,应制达于上,建庙于横坊村奉祀,此仲子特祀之始。《仲里志》记载:宋徽宗崇宁二年,诏文宣王亲族一名,使之绳愆子孙,谓之曰“孔庭族长”,贤裔亦如是之。仲氏族长始此。至于设立仲氏的翰博,按照《明史》的记载,是万历十五年,授予59代仲吕。按照《仲里志》的记载,是崇祯十六年,授予61代仲于陛。自于陛祖往后,翰博由其长支后裔世袭,但是于陛祖并非仲子的嫡长孙。
4.中华民国政府成立后,取消了衍圣公、翰博一职,肇璠老伯就是最后一任翰博。民国十一年,奉内务部照,肇璠老伯承袭奉祀官世职。他老人家是中央政府任命的最后一任翰博,也是唯一一任仲子奉祀官。
5.仲子研究会最早是发端于黑龙江讷河,创始人、首任理事长是仲崇义。1987年贡献家谱、1996年成立华风仲子历史研究会,已开启了仲子与仲氏研究、谱志续修工作。崇义同志去微山主持编写《仲里新志》期间,为了方便微山县的仲研工作,才成立了微山县仲子研究会。
6.伟铸先生在仲研会创立初期、《仲里新志》编纂时期,做了力所能及的工作,其贡献亦永载仲氏史册。他迁居仲浅村后,为仲庙修复作出哪些成绩,待你披露。反正我知道2009年政府拨款建仲庙南北两庑、2014年仲跻和理事长捐资10万修复仲庙残碑、铺设甬道、2016年政府拨款维修仲庙卫圣殿,与伟铸先生无关。而之前各地仲氏族人给仲庙的捐款,至今没用到正处。
7.任何人都有编纂家谱的权利与资格,对于那些为修谱而努力工作的人,应该点赞。仲子历史文化研究会(前身为“华风仲子历史研究会”)发起的《仲子世家谱》编纂,在继承前人家谱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充和创新,深受各地仲子后裔认可。要想“全部完成”、“不漏县”,是不可能的。本会决定从今年起,按照统一体例,对各地支谱进行编辑排版,分批印刷,2018年秋出版《仲子世家谱》(初集)。
8.仲大军根本不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只是曾经在挂靠该中心的《中国经济时报》担任过编委、记者而已。我们仲研会的《仲子世家》,也有编委。他究竟是什么样的人?素质如何?你可以去仲浅村打听一下。
9.微山县、鲁桥镇两级党委和政府重视仲子文化,支持仲子庙的修缮,仲氏族人都看在眼里。3月4日在鲁桥镇会议室,微山县政府刘副县长、鲁桥镇党委朱书记,都对弘扬仲子文化、打好仲庙牌、促进文化旅游提出了设想,让与会的同志感动。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仲浅村及该村的仲子庙一定会越来越好。
10.我个人认为,要论与仲子的关系,微山县仲浅村远远比不上泗水县、濮阳市,也与种氏族人毫无关联。我在整理族谱家志时发现,很多地方的谱序都提到泗水,可见泗水在仲子后裔心目中的地位永远排第一。如果以泗水仲庙(最近听说周边建筑正在拆迁,仲庙重建即将开始,首先修复高明殿)为依托,设立仲子研究院,那是非常好的事情。濮阳在仲子祠、墓也已经设立了“仲子博物馆”。如果微山有意主打仲子文化牌,我也乐观其成。
11.仲氏家谱馆、家谱编纂指导中心,我认为现在还是放在海安为好。目前关于家谱续修的部署、技术指导,都是总部设在海安的仲研会。如果将来仲浅村有了这方面的专家,自己也可以搞一个。我也准备在自己家找个房间收藏家谱,我估计全国这样的“仲氏家谱馆”将来一定不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