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题记:南宋《仲氏统谱》是在北宋宣和年间《仲氏统谱》的基础上,合仲氏南、北二宗族人之力,在江苏吴江编纂而成的,约编纂于淳熙年间。主事者为五十一代仲尔侗、五十二代嫡长孙仲胤文,以及前往吴江盛泽镇拜谒御赐祖庙的横坊村四十四代裔孙仲康、四十九代裔孙仲橡及其子仲世成等。此序言即尔侗公亲撰。由新疆仲东玲识别,赣榆仲磊断句、注释,野老审阅。 野老赘语:清明节前夕,此序言面世,你不信鬼神不行。 南宋仲氏统谱序言 噫!山不导,不知起自昆仑;水不导,不知来自碣石。吾先世乃济州[1]人焉。靖康丁未[2],中兴皇帝[3]次济州,先祖考益庵公[4]以河内公嫡裔,率宗人父老自请出战保国。帝甚褒之,遂遣祖考如扬[5]。五月,帝登坛受命于应天,改元建炎。至帝自扬抵浙[6],祖考扈之,遂赐复庙于吴,雕梁画栋,以续河内公祀。[7] 自靖康罹难,二圣北狩,北国故土为寇所据,横坊旧庙沦为瓦砾,荒草凄凄,侗[8]中夜每一念及,未尝不涕泪交流。嗟乎!余自弱冠外任,谨遵祖训,辅国为先。因荆室行将产嗣,自任上回家省祭,横坊旧里宗远祖康[9]公、宗祖橡公及其子世成族叔[10],亦率里人来吴,留宿数日,顾谓余曰:“吾家存谱昔金寇煨烬,首末无存,仅得残谱一卷。余亦只知父、祖、曾、高名讳。闻宗主移居吴地,知之必精,愿子助以查之。”于是惟命是从。主奉祀族侄胤文[11],与余同祭也,次日赍宣和旧谱[12]造予蜗庐,旧里族亲观之,世系皆符,甚喜。余遂劝胤文广联同族,续修谱牒。历两月,方以告成,而族亲亦将携之归横坊旧里。余观斯谱,笔划严谨,宗族俱载,昭穆备列,亲疏之分明矣,缌功之服别矣。视万人由一身,敬祖宗于千古。展卷披读,犹如见先人焉。 余行年五十有六,虽不敢云老,然华发渐生。余之管见,才学疏浅,固辞弗获,遂书以为吾族儿孙代代之所鉴云。 注释: [1].古济州,五代时期后周广顺二年(952年)置,治于巨野。1150年巨野水灾,遂移济州于任城(今山东济宁)。元升济州为府治,由于地势较高不受泛滥之害,居其中而获济水之宁,故名“济宁府”。济宁之名首见。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济宁路为府,仍治任城。后降济宁府为州。清雍正二年(1724年)改为直隶州。后多次变更。1983年改为省辖地级市。 [2].靖康丁未,即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 [3].中兴皇帝,即赵构,字德基,宋徽宗第九子,宋钦宗之弟。时为康王。“靖康之变”当年5月(1127年5月),在应天(今河南商丘)登基,改元“建炎”。去世后,庙号“高宗”,谥号“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 [4].即此时主持横坊村仲氏祖庙奉祀的四十九代嫡长孙、大宗子仲基,字址生,号益庵。系四十八代仲潔长子,出嗣于其伯父、四十八代大宗子仲爽。仲琪(号白庵)、仲祺(号履庵)原系仲基的胞弟,因仲基出嗣,遂成为“族弟”。 [5].扬,即扬州,此处指高邮。在金兵觊觎灭宋之际,康王赵构视察济州,仲基作为河内公仲子路的四十九代嫡长孙,率领当地族人向赵构请缨,赵构在感动、赞赏的同时,派遣他前往高邮,拱卫重镇扬州。此即旧谱所说的“靖康间,以武功授高邮判”。 [6].建炎三年(1129年)二月,在攻破楚州(今江苏淮安)后不久,金兵前封直逼扬州,宋高宗仓惶逃离。文武百官、平民百姓争门而出,渡江避乱。建炎三年(1129年)二月十三日,宋高宗在军政大员的护送下,驻跸临安。 [7].据史料记载:扈跸南渡后,仲基由高邮判升任浙江台州知府、江南东路安抚司参议,侨寓秀水(今浙江嘉兴)天字圩。其二弟仲琪(号白庵)居浙江,三弟仲祺(号履庵)居扬州。宋高宗为了表彰仲氏族人特别是子路第四十九代嫡长孙仲基精忠报国的精神,特意下旨在今江苏省吴江县盛泽镇建立御赐河内公庙,由仲基开始主持奉祀,仲基遂定居吴江膳字圩。御赐河内公庙当时占地一百余亩,其规制不逊于浙江衢州的孔氏大宗家庙。宋高宗赵构亲自为吴江县盛泽镇仲氏祖庙撰写《御赐河内公庙记》,并由宣和三年进士、抗金名将、历任太学正、柯州代理知州、太常博士、枢密院大计议官、泉州知州、汉州知州、吏部尚书、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左仆射的戈阳县人陈康伯誊写,刻碑留念。绍兴十五年(1145年)八月十六日,仲基受封秘书学士兼节制军国检校。元配张氏,封“二品夫人”;继配王氏,封“南国二品夫人”。夫妻三人合葬于吴江盛泽镇小口圩普福桥北堍。此后,横坊村仲氏族人常来吴江拜谒祖庙,商讨族务。 [8].侗,即此谱序的撰写者、五十一代仲尔侗,江苏吴江人,系仲世资次子。时任扬州府尹,后定居兴化县平望湖,遂入籍兴化。今江苏兴化、沭阳、赣榆、山东蓬莱、临沂、日照等地皆有其裔。 其父世资,系仲基次子,字居易,号二王,别号默庵。宋乾道五年(1169年)八月十三日荫授承德郎,湖州府安吉州知州。宋淳熙六年(1179年)十月初三,追赠通奉大夫;妻钱氏,封郡君。长子尔修,入籍秀水(今浙江嘉兴);次子尔侗,入籍兴化;三子尔佾,入籍润州(今江苏镇江)。 [9].仲康,四十四代,山东济宁横坊村人。系大宗(即南宗)远支,元代北宗归守横坊村祖庙者仲虔的高高祖。其先祖仲有,系隋朝时晋州司法、汝南郡主簿仲孝俊的次子,为仲孝俊的侧室孟夫人所生。 [10].四十九代仲橡、五十代仲世成父子,山东济宁横坊村人。系大宗(即南宗)近支,仲橡的高祖父仲蘭,系仲基的高祖父仲蕳的胞弟。仲蕳、仲蘭的父亲,是四十四代仲永宗。仲永宗的先祖仲在,系隋朝时晋州司法、汝南郡主簿仲孝俊的长子,为仲孝俊的正妻陈夫人所生,比仲有年长八岁。仲世成的长子无嗣;次子德惠,后人属仲氏北宗北支、东支、西支;三子德懋,宋末元初迁江苏常熟。 [11].仲胤文,字闇师,五十二代嫡长孙,江苏吴江人,主持吴江盛泽镇御赐河内公庙奉祀。其父仲尔份,字诚斋,南宋时担任殿前金吾卫参军;其祖父仲世登,系仲基长子,字长升,号耕云,别号蓼庵。旧谱记载:胤文编辑家谱,悉遵古法,图派甚明。清朝时,仲子世家第66世、吴江人仲枢拜谒历经复修的仲家浅村先贤仲子庙,在《恭谒祖庙》一诗中提到:“赖得闇师图派在,不因世远有差遗”。 [12].宣和旧谱,即北宋宣和年间的《仲氏统谱》,由四十九代嫡长孙仲基祖益庵公持编纂于济宁横坊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