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县与阳谷的距离很近,路也好走,我们好像没用上半个小时,就从莘县到了阳谷。因《水浒传》中的武松曾在这里的景阳冈打虎而使阳谷声名远播,还有狮子楼与紫石街,这些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与《水浒传》有关的地名。不过我们此次阳谷之行,不是为《水浒传》而是为孔子。在阳谷,我查到了四处与孔子和孔子弟子有关的地方,即子路堤、斗虎店、孔桥、孔子宿处碑。
热情的阳谷人
2012年7月25日上午,我们从莘县到达阳谷的时候,已经10:00多了。来到阳谷,我们计划先去县政府史志办了解相关情况。在县政府门口,门卫接通了史志办的电话,是史志办主任韩学斌接的,他说有客人,问我有什么问题电话里问。我问到孔桥一事,他说有一种说法,因孔子周游列国,那里涨水,人们搭桥让孔子通过,所以有了孔桥之名。他说还有一种说法,是指有孔之桥,与孔子无关。另外关于子路堤和“孔子宿处”碑,他说不了解这方面的情况,让我到文化局问问。
我们来到文化局院里,见一个人从楼上下来,我们向他打听文化局办公室,他问我们是干什么的,我拿出介绍信给他看,他看了好一会儿才说,你们上三楼找办公室主任胡廷健。我们上到三楼,胡廷健已经在等我们,说他们的迟局长已经打来了电话。这时我们才知道在楼下遇到的人是他们的领导。问到“孔子宿处”碑一事,他说他不清楚,接着给找来了文物所的领导陈德山,他告诉我们,此碑还在原地,你们可以看。关于子路堤和孔桥的事,胡主任又给联系了文化馆副馆长杨风华,因为他写过这方面的文章。我们开车来到文化馆,杨馆长正在等我们。说明来意之后,杨馆长把他写过的关于子路堤、斗虎店、孔桥的几篇文章,拷到我们的U盘里。告别了杨馆长,我们决定从南往北,依次走与孔子有关的几个地方,先去看阳谷最南边的子路堤。
车过狮子楼
来到阳谷,人们立刻会想到武松打虎的景阳岗和狮子楼。因为我们此行的主要任务是访孔,所以没安排那两处的行程。不过当我们从文化馆出来时,车正好路过狮子楼,送到眼前来了,不能不看。丕羽把车停下,我们来到狮子楼前。这是一座典型的仿宋代建筑,上下两层,青砖灰瓦,飞檐斗拱,雕梁画栋,雄伟壮观。室内展出的是阳谷历史的文物和资料。关于狮子楼的来历,当地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相传在宋仁宗年间,阳谷这里就已经是人口兴旺,买卖繁荣,店铺林立。在阳谷城西街有一个中药铺,店主叫赵润春,膝下无儿,只有一女名叫秀姑。父女经营药铺,童叟无欺,买卖顺遂。当地恶霸西门庆看上了秀姑美色,便暗中派人杀害了赵润春,霸占了药铺和秀姑。成亲之夜,秀姑为报杀父之仇,将西门庆灌醉,把他关在屋里,把屋子点着,然后自杀。可是西门庆并没有烧死,不过他的西花园鸳鸯阁却化为灰烬。为镇邪压惊,西门庆听从风水先生建议,盖起了一座狮子楼,楼前雕刻了一对红眼披鬓、呲牙咧嘴的石狮子。但狮子楼的出名,还是因为《水浒传》。武松为替哥哥报仇,在狮子楼的二楼上找到了西门庆,两人发生了一番激烈的打斗。西门庆哪里是武松的对手,三下五除二,西门庆已经是奄奄一息,但仍垂死挣扎,从窗户跳了出来。而武松也随着跳了下来,当街又对西门庆一顿拳打脚踢,将这个恶棍送上了西天。我仰头看着二楼敞开的窗户,不由在想,难道武松就是从那里跳下来的吗?
武松和西门庆都已成为过去,如今只有武大郎还活在人们中间,在狮子楼前,有个卖饼的车子,上面写着“武大郎炊饼”。来到狮子楼,不能不尝尝武大郎的炊饼,我们便买了两包。原来是一种十分干又很薄的饼,我想当年的武大郎不会有这样的工艺。不过在《水浒传》电视剧上,炊饼是馒头而不是饼。
狮子楼的斜对面还有一座基督教堂,因时间关系我们没有去看。
车前行不远,又到了紫石街。紫石街,一个多么好听的名字。广场上立着一块巨石,上面写着“天降紫石”四个篆书体大字。石下有个牌子,介绍紫石街名字的由来:相传北宋庆历年间,阳谷有一个孙姓知县想要筹资重修衙前的商街,提议一出,百姓们积极响应,争相出资出力,不到一个月,工程竣工。当晚,一块紫石从天而降。人们纷纷议论:天降紫石,寓意紫气东来,预示着阳谷必将兴盛昌达,于是便把这条商业街命名为“紫石街”。巨石背后,是一个古色古香的牌坊,牌坊中间写着“紫石街”三个大字,牌坊之后便是集休闲、购物、娱乐、餐饮、宾馆、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商业步行街,也是中国迄今为止最长的一条仿宋商业步行街。
一看到“紫石街”三个字,我仿佛又听到了武大郎喊炊饼的声音。那时武大就住处在这条街上,每天挑着担子进进出出,不停地喊着“炊饼”。谁知潘金莲与西门庆勾搭成奸,害死了武大郎,武松又杀死了潘金莲。这些惨烈的故事,就都发生在这条街上。是施耐庵的《水浒传》,让这条街名扬天下。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在这没有作更多的逗留,便驱车前往子路堤。
从河南省濮阳市到山东省阳谷这一段黄河的北岸,有一道绵延120多公里的长堤,被称之为金堤。这道大堤由来已久,据说早在汉代就有了这个名称。但这道大堤到了阳谷县金斗营乡这一段的时候,则又有了一个新的名称——子路堤。这一段大堤,与孔子的高足子路有关。
相传子路拜孔子为师后某一年的6月,他的家乡,也就是当时的堤上村闹了水灾,子路心急如焚,十分挂念母亲,便向孔子请假。孔子知他至孝,欣然应允。子路一路风尘仆仆,走了七天才回到家。水是在离家30里的地方决的口,尽管如此,还是淹没了部分庄稼。母亲在村里人的照顾下,身体很好。听说子路回来了,大家都来看望。提起洪水泛滥,子路就提议道:“不如我们把这段堤防再加固起来,水就不会在这里决口了。”大家都表示赞成。于是,第二天子路便号召大家,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修筑堤防,防御洪水。当地官府听说了这件事也大力支持,派出官兵参与其中,周边几个村庄也纷纷加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修筑了这段堤防,当时人们叫它“御水堤”。在以后的日子里,黄河多处决口,这段堤防却安然无恙。人们都称赞子路为当地做了件好事。为了纪念他,就把这段堤防改称为“子路堤”,村庄也改称“子路堤村”。后来来此定居的人越来越多,形成了一个大村庄,现在的子路堤村已经分为子路堤南一、子路堤南二、子路堤中、子路堤北一、子路堤北二等到几个自然村。这道堤长2.5公里,因此当地有“子路堤,五里七”之说。
其实子路堤是金堤的一部分,只不过是人们为了纪念子路而把这一段改名为子路堤了。现在的大堤是一条路,车可以开上去。我们把车开上金堤,沿堤而行。堤南便是黄河河道,河道里长满了树,有些地方被人们开垦出了农田,还有一些人家就住在河道上,说明黄河已经好多年没有涨大水了。我们在堤上由东向西走,来走到一处村庄,庄上有子路堤村字样,我们知道到了子路堤。在堤边我们看到了子路堤碑,上书“子路堤”三字,下写“阳谷县人民政府子路堤全体村民一九九二年十二月立”等字样。但碑文所记,与以上说法有些出入:“相传此村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时称堤上。孔子七十二贤之一子路,从濮阳迁居于此,母子二人以卖柴为生,后师从孔子,周游列国。后人为纪念此事,改堤上为子路堤。”这是关于子路堤的又一说。
斗虎店村
沿子路堤继续西行,走不远就到了斗虎店村。这个村子名称的由来,也与子路有关。
相传子路少年时家中十分贫困,只能用野菜充饥。为解决生计,他常常到很远的森林里去打猎砍柴。猎物带回家孝敬双亲,木柴卖掉换成米背回家。左邻右舍都称赞子路勇敢孝顺。后来子路的父亲病情加重,不久离开了人世。子路和母亲相依为命,过着贫穷却安宁的生活。这时有传闻说堤上村有虎出没,伤人家畜。子路虽家贫年少,但力大勇猛,行侠仗义,他决定为民除害。子路组织当地年轻力壮之人,白天休息,夜晚行动,想尽快为当地除去虎害。一天,子路听到老虎的叫声,继而又是怒吼声,不久竟然听到虎与虎激烈搏斗的声音。子路艺高人胆大,循着声音寻去,见两只老虎正在争食一匹死鹿,他便一手攥紧钢叉,一手紧握利斧,利用树木做掩护,悄无声息地慢慢接近两只老虎。待到近前,说时迟那时快,子路挥斧向其中一只虎砍去。这只老虎没有一点防备,被砍中脊梁,狼狈逃窜。子路拿叉又向另一只虎用力掷去,这只老虎慌忙躲闪,钢叉擦皮而过,也仓皇逃命。子路放开步子追赶,追至如今的李台镇何垓村时,老虎不见了踪影。子路无功而返,懊恼不已,闷闷不乐地回到堤上村。一村民问子路:“你为何手握一把带血的利斧?”子路告诉了他们打虎的经过。人们皆奔走相告,很快聚集了好多人,子路领着他们去林中察看。到了那里,人们看到虎毛和血迹,纷纷称赞子路为民除害。有人提议道:“此处是子路斗虎处,这要让子子孙孙永远记住!”众人拍手称好。几天后,堤上村人便在此处立一碑,上刻“子路击虎处”,以赞颂子路为民除害之功绩,又将堤上村改为斗虎店,一直沿用至今。
关于斗虎店村名称的由来,还有另一种说法: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人烟稀少,这一带虽然没有崇山峻岭,但也密林土丘重重,常有老虎出没,为害乡里。这里原有一客店,因常有虎患,店家想搬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子路就住在不远的子路堤村,以打柴换米为生。一日,他正在林中砍柴,听到虎啸,便寻声望去,只见二虎为争食马肉而裂齿相威,子路勇猛力大过人且又好武,便挥斧向二虎奔去,二虎斗酣未备,中斧后狼狈而逃,子路穷追不舍。从此二虎在此绝迹,子路斗虎的故事也就传开了。店主听说老虎已去,遂不思迁址,延居下来。为纪念子路打虎,也将此店也改称“斗虎店”,后来发展成村,村名亦叫“斗虎店村”。
不过我们在斗虎店村,看到了村碑,碑文所记与上述说法大相径庭:“传闻此村原名杏花村,因居民多种杏树而得名。后有一猛虎窜入此地,危害乡里。一枣红马为民除害,与猛虎斗于杏林之中,马鬃竖起,虎惧之。有人见及此,故剪其鬃,以利战斗。谁料第二天再斗,而马被虎噬,村民十分惋惜,为纪念此事,遂改杏花村为斗虎店村。”这是斗虎店村的另一版本。看到这个故事,刘丕宇十分兴奋,说他小时候就听他爸爸给他讲过这个故事,没有想到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所以他马上接通电话,向他父亲报告了这一新发现。
孔桥
我们离开斗虎店,直奔阳谷的西湖镇而来,西湖就是过去的孔桥。相传孔子周游列国,路过这里,正遇上下雨涨水,无法行走,当地人便为孔子搭了座便桥让孔子通过。后人为纪念此事,便把此地取名为孔桥。现在的孔桥,已经变成了西湖镇,通过这个名字,仍然能让人感觉到这是一个水多的地方。
我们到达西湖镇的时候,已经是中午。我们把车开进西湖镇政府的院里,想从镇政府那里了解一些相关情况。我们走进镇政府办公室,有一帮年轻人在那里分报纸,我问了几句关于孔子到过这里的事情,没有一个人搭话,知道他们不了解情况,我们便离开了镇政府,去找孔桥,我们知道,镇政府所在地有个村子仍叫孔桥。转了一圈,发现了“孔桥卫生院”的牌子,赶紧拍了下来,这就是当年孔子来过这里的遗迹。
后来翻阅阳谷县文化馆副馆长杨风华写的《西湖孔桥的由来》一文,他另有说法。文中是这样写的:
据记载,很久以前,阳谷城西一带地势低洼,每到夏秋之际,阴雨连绵,一片汪洋,人们习惯称之为西湖。就在这高坡之上,散落着一个个小村庄。其中有一个名叫张家寨的小村,村内有个青年叫张益,自幼家境贫寒,却长得聪明伶俐,父母靠省吃俭用供养他上学。小张益也不辜负期望,学习十分刻苦,是远近有名的神童。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张益二十一岁那年,考中了第三名,做了探花郎。
张益的主考老师是孔子第三十三代孙,他见张益才华横溢,老成稳重,一表人才,打心眼里喜欢,便将自己的女儿许配与他。
到了结婚这天,孔家送亲队伍浩浩荡荡,排了好几里地长,一路吹吹打打朝阳谷县而来。
等来到城西一看都傻了眼,道路泥泞,水洼不断,送亲队伍根本无法过去。孔家管家心说,这咋办,总不能让新郎新娘在半地里拜堂吧?他心生一计,找到阳谷知县说,孔府姑娘是金枝玉叶,千金之体,张益乃本科探花郎,就借你的县衙拜堂吧。县太爷不敢不答应啊,孔圣人是至圣先师文宣王,每代都有一位衍圣公,那是王爷呀,谁敢惹?于是,张益和孔姑娘就在阳谷县衙拜了堂。
可是,新娘总还是要回家的呀,县太爷灵机一动对孔府管家说道:“张探花和夫人虽然在县衙拜了堂,可家乡乃桑梓之地,不可不到。贵府乃名门望族,天下师表,不可差了。”
管家道:“县太爷可有好办法?”县太爷说:“若贵府可出资,下官发动民众修桥筑路,不日即可了此难事。如此既能让张探花和夫人迅速回家,又能使孔府恩惠泽被这一带百姓,千百载不忘。”孔府管家听罢连连说好,立即拿出银两,让县太爷修桥筑路。
哪用多长时间,一座拱桥修好,便于雨季流水,一条宽阔大道筑成,从此不再泥泞。人们为了纪念孔家的善举,便将这座桥称为孔桥,这条大道叫着孔道。后来桥旁的张家寨村也就叫孔桥村了。
不管怎么说,孔桥终归与孔家有关。
离开西湖镇,我们前往阳谷县安乐镇后屯村,去看村里的那通珍贵的“孔子宿处”碑。
阳谷县西湖镇政府,原来的孔桥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