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搜索
查看: 914|回复: 2

[讨论]子见南子

[复制链接]

1037

主题

4146

回帖

4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49288
QQ
注册时间
2009-10-24
最后登录
2024-12-1
发表于 2010-1-30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立即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最近,随着电影《孔子》的上映,孔子这一历史人物再次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讨论的话题。除了其中关于仲氏先祖子路的内容以外,我对此电影的其他部分不感兴趣。

      “子见南子”,是最能触动某些人神经的地方。前几天就看到消息,说“孔子75代直系子孙”因为此问题对电影《孔子》剧组的声讨。鉴于孔子见过南子之后向子路发过誓,作为子路的75代直系孙,我也谈谈看法。

      濮阳市子路祠厢房里,有一组“孔子在卫”的壁画,其中有一幅是“子见南子”,见下图。

     

[讨论]子见南子

[讨论]子见南子

      身穿性感薄纱的南子隐于薄薄纱幔之后,美艳不可方物。而孔子低首跪拜,观者只能看到其三分之一的面部,完全看不清孔子的表情,想必画家亦难洞悉孔子此刻的心理,所以做这样的“开放式”处理吧。

      事实上,终孔子一生,“子见南子”是罕见的“八卦”,也是引发千年评说的一件事。这到底是咋回事?还得从孔子第一次离卫讲起。

      鲁定公十三年(西元前497年),孔子离开卫国向陈国奔去。孔子师徒渡过濮水,南行来到郑国匡邑(一说在宋国匡城,即今商丘民权),被误认为鲁国大臣阳虎(他曾为祸此地)遭人围困,匡人了解真相后,放了他们。
  摆脱匡人之围后,孔子改变南下去陈国的想法,计划先回帝丘休整。于是取道北上,朝帝丘而去。路过蒲邑时,又遇到了麻烦。
  蒲邑(今长垣县)位于匡邑东北,卫国公叔戌被卫灵公驱逐后,在他的采邑蒲邑对抗卫国。孔子路经此处,被蒲邑居民扣留,他们强迫孔子参与他们的叛乱。孔子的陈国弟子公良孺很气愤,他和子路等人与蒲人发生了一场激战。后经交涉,蒲人放了孔子一行。双方进行了盟誓。
  离开蒲邑后,孔子一行继续向北,取道帝丘。卫灵公听到孔子又回来了,很高兴,他亲自到帝丘之郊迎接孔子。孔子看到灵公如此相待,也决定在卫国停留一段,看看是否能有所作为。
   卫灵公谘询孔子的第一件事,就是能否讨伐蒲邑。灵公问:“蒲地能讨伐吗?”孔子说:“可以。”灵公说:“朝中大夫讲,蒲乃卫防御晋、楚之屏障,出兵伐蒲,自毁屏障也。”孔子说:“为国为君,蒲之男有捐躯之志,蒲之女有卫家之心,皆不愿随贼叛乱。讨伐逆贼,唤起蒲地老百姓,这是在加固屏障!我想讨伐的不过是为首几人作恶多端的,切记不要祸害大多数老百姓。”
  有一次,卫灵公向孔子请教率军布阵之事,孔子一向反对穷兵黩武,直言:“丘是儒生,平生以读书知礼为本,若论及礼仪之事,略知一些。对军旅之事,一点也不懂。”
  卫灵公听此言便不高兴,但他还算识货,用了孔子数位弟子做卫国的官。
  孔子这次回到卫国,住在自己的老朋友蘧伯玉家里。
  蘧伯玉大孔子20多岁,是一个求进甚急又勇于改过的人,在卫国有极高声望。他在孔子仕鲁时,曾派使者到鲁国拜访孔子。
  蘧伯玉早年不为卫灵公所用,卫国贤大夫史鱼多次给灵公上书,请求重用蘧伯玉,灵公不听。史鱼临死前嘱咐儿子:“以蘧伯玉之才德,做相国也可以胜任,怎奈主公昏聩,我屡讲无效。我死后,你不要治丧于正室,此为尸谏。主公若以社稷为重,或许会重用他。”史鱼之子依此行事,卫灵公最终重用了蘧伯玉。后来蘧伯玉见卫灵公迂腐无能,无所作为,自动辞官。
  孔子到达卫国时,他已隐退多年。两人经常畅谈天下大事及卫国国政。有一次蘧伯玉问:“夫子认为宁武子是何等之人?”宁武子是卫文公和卫成公时的大夫,孔子很了解他,说:“是个聪明人。”“聪明在何处?”“在国家太平时节,君侯贤明,他便为国出谋划策,表现得聪明过人。国家动乱、君侯昏聩时,他就装愚作傻,表现得一无所知。他的聪明别人能学得来,他装傻别人可学不来呀。”
  孔子一方面敬重贤人,看重知己,一方面交友有道,坚决不与佞臣为伍。子路的连襟弥子瑕,是卫灵公宠臣,“幸于灵公不以正道”。孔子到卫国后,他曾通过子路的关系请孔子住到他家去,被孔子拒绝。

      子见南子的“猜想”

      卫灵公夫人南子,早听说孔子的大名,她派人对孔子说:“四方之君想和我们国君修好为兄弟的,必来见我,我很希望见你。”孔子婉言谢绝,感到很为难。
  孔子为何为难?原来南子是宋国贵族之女,她出嫁前与公子朝有私情,被宋国人嘲笑。南子嫁给卫灵公后,深得宠幸,她左右灵公,干预朝政,又时常哄骗灵公把宋国公子朝召进宫中。同时,她还与灵公宠臣弥子瑕关系暧昧。因此遭到时人鄙弃,名声很不好。
  出于礼数,孔子不得不去见南子。南子精心打扮后,坐在薄纱帐之后,孔子向其行叩拜礼,南子在纱帐中回拜,所佩戴玉器发出铿锵悦耳之声,场景颇为“香艳”。
  孔子怕弟子误解,解释道:我一向不愿去见她,见她,依礼行事而已。
  子路为人刚直,对孔子见南子之事,最不高兴。孔子只得发誓说:我的所作所为若有不合理不由道,上天厌弃我!这事很可乐,《论语》里孔子让“子路不说(通‘悦’)”事不止一次,孔子多半会辩解,但反应如此激烈,这是唯一一次。于是这个故事“越描越黑”,引发了后人很多推测。我估计孔子被动见了南子,有点恼火和后悔,也有点心情激荡,诸般情绪混杂,才引发了这般过激的反应。
  汉大儒孔安国认为,子路不满孔子见南子,孔子便赌咒发誓,表白自己,其事有无颇为可疑。而另一大儒王充则说:“南子,卫灵公夫人也,聘孔子,子路不说(悦),谓孔子淫乱也。孔子解之曰:‘我所为鄙陋者,天厌杀我!’”王充这样解读,事件的关键,就不是孔子是否应该见南子,而是孔子与南子有无淫乱之事了。
      到了明代,出于卫道需要,文学大家杨慎将《论语》解释由凡俗化转向神圣化。
  杨慎解释说:一、按古礼,士人在一国做官,当拜见国君夫人。当时卫灵公在宴享,南子以卫君名义邀请孔子参加宴享,孔子不好拒绝。二、子路误会孔子拜见南子,是想在卫国做官,并不是怀疑孔子有“犯色”之想。三、所谓“夫子矢之”,“矢”是“直告”,不是“发誓”,是孔子直率地告诉子路:“吾道之所以不行,是天所弃绝,不是南子所能复兴的,我怎麽会依赖她来推行治道呢?我之所以见南子,不过出于礼貌而已。”
  经杨慎这麽一涂脂抹粉,不仅孔子不曾有浪漫之迹,就是子路也不曾怀疑孔子有浪漫之情。孔子师徒都变成了“高大全”的铁打硬汉。其实就算“子见南子”,一时被美色吸引,有点小想法,又能如何?
  “子见南子”真是太有杀伤力了,两千五百多年后,居然又引发了一场轰动全国的风波。
  1928年,林语堂为了反封建,编写独幕剧《子见南子》,把南子写成要求个性解放、主张男女平等的新女性,孔子成了保守人物。设于孔子故里的山东省第二师范学校(以下简称二师)一向以思想解放著称,在校长宋还吾的支援下,二师学生修改该剧,增加了不少讽刺挖苦细节及反孔的内容。
  1929年6月8日,修改后的《子见南子》在二师礼堂上演,由于有丑化孔子的场面,在座的孔子后裔提出强烈抗议,上书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控诉二师师生“侮辱宗祖孔子”,要求严查。蒋介石下令“严究”。事件全国震惊。
  孔子在卫国的窝囊事,不只“见南子”这一件。之后不久,估计卫灵公想在国人面前争“尊贤”的美名,邀请孔子到帝丘大街上游玩。灵公脑子有点进水,和老婆南子同坐一辆华丽的车在前,把孔子安排在第二辆普通车上,跟随其后。
  这对孔子是种侮辱,他感觉自己像美玉被玷污了。他讲道:“吾未见好德如好色也。”这是在批判灵公,也是感慨世情。史学大家钱穆解《论语》此章道:“好色出于诚,人之好德,每不如好色之诚也,孔子此章所叹,古固如此,今亦同然,何必专于卫灵公而发之?”孔子说这句话,不过是说出了一个简单事实,如此而已。
  这次“招摇过市”,估计让孔子彻底明白了自己在灵公心目中的位置——敬而不用。他为客卿,拿俸粟,整日陪灵公聊天,解闷,狩猎,出游。从卫灵公郊迎,到邀己同游,并非为了敬慕他,而是以“敬贤”之名欺骗国人。孔子再度萌发了离去的念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8

主题

666

回帖

4030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4030
注册时间
2009-11-3
最后登录
2024-10-16
发表于 2010-1-30 2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时孔子的道德观还是比较灵活的,不像后人演绎和理解出来的封建礼仪。子路救人接受赠礼和子贡救人不求赎金的两则故事就很好的说明了孔子灵活的道德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主题

178

回帖

1542

积分

贡士

积分
1542
QQ
注册时间
2010-4-1
最后登录
2024-11-14
发表于 2010-2-2 10:22 | 显示全部楼层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八卦】自古有之,各个历史时期对于这样超级【名人】的描述,大多出于自身的利益、目的。其实当时孔老夫子去见南子,其真实的想法也只是后人们的揣摩。是出于礼节还是碍于情面,还是另有想法,那也只要孔圣人自己知道罢了。我们老祖难道就知道当时孔圣人的真实想法吗?也不见得。对于这样的男女之间的事,我想谁也说不清道不明。至于人家孔氏后裔追究其摄制组的责任,也是理所应当。只要不污蔑我们老祖就行[em3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华夏仲氏网 ( 苏ICP备2021045915号 )

GMT+8, 2024-12-1 12:24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