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元老
- 积分
- 5429
注册时间2010-11-20
最后登录2024-11-10
|
立即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从仲清支系看龙口仲氏族人流失
《仲里新志》177页载﹕“据仲研会会员仲肇元介绍,明朝末年,山东黄县一支族人仲清,迁居湖北红安、麻城。后又分布在光山、新县、安徽广德、江西安义、辽宁凌源等14省8市13个县,共1400余人。分布在此地族人由支祖清公定字辈28个,从1800年起,已沿用193年。”“清咸丰2年(1852年),山东族人仲统书携谱前去查清支派,磋商入谱和更改吉字,红、麻两县族人因有吉字而未改,统书又去光山磋商此事,经本支祖荣璋、荣瑞二公赞同,改用山东祖籍吉字。1993年,光山族人修谱曾去仲浅寻根,抄回吉字,又约请红麻两地族人代表,共同商议此事,为顾全仲氏宗族大局,改用祖籍吉字,原支吉字运用到1993年底止。自1994年1月1日起改用祖籍吉字,这个过程,已用《同祖异派续合族谱综述序引》写入谱中”。
如果仲研会会员仲肇元所言属实,仲清应不是从黄县本土迁往湖北的,因清嘉庆乙亥、光绪甲辰两次统修族谱均不含仲清于谱。
黄县第二枝始祖仲广子四﹕銮、锐、铉、镗。仲广于明正统(1436—1450)任河南睢州知州,景泰(1450—1457)初退休,其次子仲锐亦隨迁睢州。清嘉庆、光绪黄县族谱上只载有仲广四子仲镗一支,其余失考。黄县东二甲村现存的一册老族谱记载﹕“銮,配周氏﹔锐,配宋氏﹔铉,配隋氏”。三族“继嗣失传,无可考证”。
《仲里新志》188、206页两处重复刊列的《河南睢县仲庄五代世系表》,均载始迁祖为58代明,而明父谦为河南通许始迁祖。谦由济宁仲浅迁河南通许朱砂镇西羊羔桥,其父为56代奎,祖父为55代“小宗北支”始祖伯能,曾祖父为54代仲义。
巧合的是,黄县族谱57代仲广之父也叫仲谦,比通许的仲谦高一代(江苏还有一仲谦为54代)。两个仲谦同有六子,名字各异。事出蹊跷,令人费解,真是案难断,理还乱。
明朝末年,李自成、张献忠相继起兵,北满入关南下,逐鹿中原。适值兵荒马乱,仲清迁居湖北,自定吉字28个,自清嘉庆5年(1800年)起用,咸丰之后,仲浅多次派人前往磋商统一吉字和收编入谱,均未果。1994年,清祖后裔河南光山族人修谱时,去仲浅寻根后,“为顾全仲氏宗族大局”始改用祖籍吉字,因存疑惑,修成的族谱乃冠名为《同族异派续合族谱》。可见移花接木是何等牵强附会。
仲清代系不清,如果是57代仲广后人,那么仲广1436年任睢州知州到明末1644年清兵入关共历208年,约7—8代人,仲清则应为64—65代。
仲研会主持续修《仲子世家谱》以来,召开了多次全国范围的修谱会议,仲氏族人兴办的华夏仲氏网,为族人联谊和信息交流搭建了平台。就目前掌握的信息而言,江苏沭阳始迁祖为55代敏,族众近10万人;江苏赣榆始迁祖为55代哲,族众4万余人;龙口(原黄县)始迁祖为53代昔,境内仲氏人口只有5千,加之境外人口,不过万余而已。三地始迁祖代数相近,龙口尚较早些,为何其后裔数量相差如此大呢?
龙口族人因迁徙而流失很多,主要原因有二﹕一、早期迁往江南者,几乎全部被济宁翰博府收编和被当地误接。修谱当中,谜团频出,疑窦丛生,要理清这些旧案,恐非易事。二、后期迁往东北三省者较多,因族谱失修,年久失考,已难寻其综。有的徙居地明晰,但难觅其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