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搜索

最近看过此主题的会员

查看: 1558|回复: 9

[后裔里居] 仲堌堆的变迁

[复制链接]

1035

主题

4143

回帖

4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49114
QQ
注册时间
2009-10-24
最后登录
2024-11-24
发表于 2012-6-28 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立即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作者:山东省郓城县  仲玉文(75代)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一阵歌声把我的思绪带到黄河岸边的老家仲堌堆,使我想起那古老的“堌堆”的故事。

      相传很久以前,黄河岸边有座黄土堌堆,一头金牛拉着金砘子,驮着怀抱金菜瓜的金人,在上面转来转去,要使“堌堆”长成一座金山。忽一日,来了强盗,抢走了金菜瓜,金牛一怒之下飞走了,只留下孤零零的土堌堆。历经战乱,堌堆周围人烟稀少,土地荒芜,仲姓人看这里风水好,搬来居住,取村名仲堌堆。
      仲堌堆人一辈一辈地守望着“堌堆”,总不见金山的影子,等来的却是饥寒交迫,兵荒马乱。还有那桀鹜不驯的黄河水。不知是哪次黄河决口,不偏不倚正巧碰上“堌堆”,人不知死了多少,只知道“堌堆”变成了很深很深的坑,人们叫它“堌堆坑”。
      生还的人,又顽强不屈地在堌堆坑”边住下来,期盼着那座金山,黄河仍然不断决口,年复一年,“堌堆坑”却被黄土高原冲来的泥沙淤平了,并逐渐变成银白色。人们仿佛看到了一线希望:长不成金山,银山也可以嘛。其实那白色的是黄河返碱,致使土地根本长不成庄稼。仲堌堆人在那贫瘠的土地上艰难地生活着,后来又遇上日本鬼子的烧杀抢掠,国民党的巧取豪夺,日子更如雪上加霜,简直难以生活下去了。
      怒吼的黄河水不息地奔流着,它没有冲走“堌堆”上的人,反而冲走了东洋人,冲走了国民党反动派。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一声令下,根治黄河的战斗打响了。在“堌堆”西南4500米处设立了菏泽地区黄河修防处,800米处设立了黄河修防段,从此这里迎来了一批又一批复堤的队伍,黄河堤增高了,沿堤筑起24道防洪土坝。1958年,黄河水提前来了个“大跃进”。浪高如屋脊,冲得新堤坝直颤动。大堤上来了各级领导、部队官兵,沿黄群众男女老少齐上阵,树木、门板、柴草、被褥全喂了黄河水龙王,仲堌堆村也涌现出了闻名全国的抗洪英雄。大堤保住了,土坝却被冲跨了。土坝不行就建石坝!黄河里开来了满载石头的火轮船,村民们拥到黄河边,像迎接久别的亲人把石头一块一块背到黄河大坝上。六十年代.“堌堆”边突然矗起一片红房子,住进了修建扬水站的专家、学者和建筑工人。耗费巨资的高技术电力扬水站刚刚竣工,“文革”开始了,扬水站始终没有启用,最后报废了。七十年代初,全国局势有了转机,为了运输防洪石料,黄河大堤上建起一条专用铁路——东(东明)银(银山)铁路,火车站就建在“堌堆”旁,随着汽笛声响,大坝上长起座座“银山”。1976年,黄河发大水,或许曾是“堌堆坑”的缘故,出现了黄河水渗漏,引起河务部门高度重视。在“堌堆”原址上垫了一层又一层,称为“铁牛”的拖拉机轧了一遍又一遍,这里又成了名符其实的“堌堆”。黄河水患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盐碱涝洼的土地仍难解决群众的温饱问题。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也给“堌堆”带来了生机。为加固堤防,八十年代初,国家河务部门决定以黄治黄,用泥浆船将黄河泥沙抽出淤灌堤背。为了顾全大局,村民不再固守那座“堌堆”,南迁500米。旧村址地势较高,修垫为打麦场,村里人称它“堌堆场”。新村建设,在国家扶持下,一排排标准房拔地而起,扶贫工作队又帮助架起了高压电,建成了“电视村”。经过淤灌堤背,“堌堆”长成了一条“金龙”缠绕在大堤旁,堤防更稳固了。为了使黄河变害为利,在“堌堆”旁建起一座引黄大闸,原来贫瘠的土地,经过引黄灌溉,现已变成一方沃土。在这片土地上,村民们依靠政策,扬长避短,改善结构,多业并举。种稻、种藕、种瓜果,养畜、养禽、养鱼虾。户户买了拖拉机或机动三轮车,有的购置了大汽车,农忙季节搞生产,农闲季节搞运输,农民收入逐年增加。据说,获省精品工程奖的现代戏《龙门渡口》中 ,那腰缠万贯的个体户,原形就是我们村的。
      去年,小麦又是大丰收,家中打来电话让我回家收麦。我站在黄河大堤上,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江南风景画”:“龙形堌堆”上牛羊嬉戏,果树成行;麦地里片片金黄,台台收割机正在抢收;稻田碧绿一片,微风一吹,飘来缕缕清香;池塘里鸭游鱼跃,新荷初放;大路上,拖拉机、三轮车络绎不绝,满载着刚收割的麦子驶进场院;“堌堆场”里,拖拉机正在辗轧脱粒,机器隆隆,欢声笑语。我凝望着“堌堆”上的鲁西黄牛饲养场,还有那麦垛堆得像小山一样的“堌堆场”,好像看到了飞回来的金牛,看到了长起来的金山。
     “朋友来了有好酒……”在故事结束的时候,耳边仿佛传来黄河岸边的歌声。亲爱的朋友,请到我的故乡来做客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311

主题

2817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16793
注册时间
2010-4-2
最后登录
2024-11-13
发表于 2012-6-28 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好象不是刚写的吧,但还是一篇美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35

主题

4143

回帖

4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49114
QQ
注册时间
2009-10-24
最后登录
2024-11-24
 楼主| 发表于 2012-6-28 20: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是2002或2003年吧mobile:mobile_fromtype_io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705

回帖

4263

积分

论坛元老

龙口市《仲子世家谱》编委会副主任

积分
4263
QQ
注册时间
2010-8-6
最后登录
2024-11-14
发表于 2012-6-28 23:15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后感人,我们就是需要的持之以恒的决心,坚持不懈才能把家乡变得更加美好。
先贤仲子75代孙,山东省龙口市(原先黄县)第三支庠祖之后人。仲子历史文化研究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龙口分会秘书长,龙口市《仲子世家谱》编委会副主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7

主题

2606

回帖

1万

积分

分区版主

积分
17045
QQ
注册时间
2011-11-23
最后登录
2024-11-14
发表于 2012-6-29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采,用不同的修辞笔法,将一个频临灭绝而又改变成繁荣昌茂的村落展现在了世人面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1

主题

359

回帖

5429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5429
QQ
注册时间
2010-11-20
最后登录
2024-11-10
发表于 2012-6-29 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仲堌堆是仲氏族人住居的地方吗?是哪一支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6

主题

1591

回帖

8891

积分

版主

积分
8891
QQ
注册时间
2010-3-14
最后登录
2024-9-29
发表于 2012-6-29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变化是必然的,怎么变就看什么力量主导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2

回帖

1066

积分

贡士

积分
1066
注册时间
2017-7-12
最后登录
2024-11-20
发表于 2018-1-19 05:3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各位宗亲关注,这篇文章是1998年写的,1999年6月参加了山东《宣传月报》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有奖征文比赛,获得了第一名。现在仲堌堆现有六百多人,几乎都是姓仲的,还有将近相同数目的人迁移到了东北等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2

回帖

1066

积分

贡士

积分
1066
注册时间
2017-7-12
最后登录
2024-11-20
发表于 2023-3-16 10: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更正一下:1999年6月参加了山东《宣传月报》纪念改革开放二十周年有奖征文比赛,获得了第一名。
原来写成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40

回帖

3810

积分

进士

积分
3810
注册时间
2023-1-25
最后登录
2024-11-22
发表于 2024-3-5 1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仲昭亮(鲁桥) 于 2024-3-5 10:49 编辑

感谢宗亲的文章,其中内容解释了我很久以来的一个困惑:
1、就是1958年发大水的资料,小时候听母亲讲58年发大水的情况,大水冲击速度很快,洪水大约到腰的高度,洪水漫过之后田地一片凄凉,然后就是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此洪水我一直找不到有关详细资料,记载内容很模糊,只是存在人们的记忆里,该文章在一定程度上对映了儿时听到的故事线索。
2、河大堤上建起一条专用铁路——东(东明)银(银山)铁路,我在帮扶驻村时期听说过,就在我帮扶村旁的黄河岸边。我了解很少,银山镇我路过多次,但是没有到银山镇黄河防汛文化展馆进行参观,很是遗憾。
银山镇.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华夏仲氏网 ( 苏ICP备2021045915号 )

GMT+8, 2024-11-24 19:28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