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各位领导,各位宗亲:
我是山东省龙口市(原称“黄县”)东三甲村人。退休后,居住于龙口市经济开发区。平素读书看报,莳养花草,儿女常回家,朋友频聚会,生活有规律,夕阳晚照,乐享天伦,倒也逍遥自在。但2009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我的生活轨迹。
一、盛世修谱,势在必行
2009年6月的一天,在一次朋友儿子的婚宴上,与同住在开发区的本村族人仲伟胜相逢,谈到市内许多外姓都在兴修族谱。仲姓源远流长,世系清晰,族谱年久失修,再不抢救续接,后代更难追溯。随后,又将我村早有修谱意愿的时任市广电局副局长的仲崇设邀来我家,三人进行了可行性探讨。因责任心和紧迫感使然,我们对修谱的必要性一拍即合,达成共识,决定启动我村仲氏族谱的续修工作。
首先,我们回到村中,向村支书仲伟先说明我们的倡议,取得村领导的支持。由仲伟先挂帅,成立了由六人组成的编委会,并作了具体分工。召集了部分有代表性的族人来到村委座谈,由我宣讲了修谱的意义和实施办法,并郑重承诺:不收入谱费用,免费赠送每户新修的谱牒一册。接着,印发了《东三甲仲姓调查表》,由村中两位编委逐户收集族人世系资料,我负责撰辑。
当时,村中一本旧谱也没有,我通过电话向定居讷河的仲子历史研究会理事长崇义叔求援,是他给我们寄来了全套光绪甲辰(公元1904年)黄县《仲氏家谱》(以下简称“光绪谱”)和《仲里新志》,我们才有了基本历史资料。我三天两头回村与编委沟通情况,带回搜集的资料,以光绪谱为母本,向下续接各支系,夜以继日地赶写,有时通宵达旦。在此期间,我拜访了市内孙氏、姜氏族谱的主修人,参阅了邹氏、程氏、单氏、崔氏等新修的族谱,借鉴了他们的成功经验。历经半年的艰苦努力,《东三甲仲氏族谱》告成。正值先贤仲子2551周年诞辰之际,2009年12月,族谱发到各户,族人皆大欢喜。
龙口市仲氏自57代形成六大枝系,东三甲为第三枝。东三甲率先完成修谱,为龙口仲氏族谱的续修打响了第一炮,开了个好头。
西三甲毗邻东三甲,为龙口仲氏第四枝。光绪谱主修人仲伟臣、仲藜乙,皆出自该村,村中存有老谱。我在回村修谱时,经常找该村原村支书、老熟人仲昭今叙旧,顺势动员其续修族谱。年近八旬的老支书勇担重任,雷厉风行,亲自秉笔,日夜操劳,在村两委的支持下,继东三甲谱成不久,也将本枝族谱修成。
东三甲、西三甲两枝族谱相继修成,我给仲研会各寄了一本,理事长崇义叔非常高兴,并叮嘱我再接再厉,将龙口市的仲氏总谱修好。
2010年春节过后,我通过市公安局调取了龙口市仲氏的户籍资料,发现全市611个行政村中,291个村有仲姓人口居住,机关、企事业单位亦有许多仲姓族人,点多面广,分布复杂,取证困难。我采取以六大枝系为主线,以点带面、顺藤摸瓜、抓繁牵简的方法,开始了“进城下乡”的调查长跑。每到一地,均认真讲解仲氏历史和修谱的必要性,散发我撰写的《名人论谱》、《续修族谱共成善举》、《龙口市仲氏族谱纲目》、《谱例》、《族谱资料收集提要》等材料。对仲氏聚居的村落,多次前往,入户访谈,争取族人认同,确定了各分支的主修人。我还在市报《今日龙口》上先后发表了《仲姓溯源》、《仲氏字辈》、《龙口仲庙与仲林》、《仲种同宗,久别重逢》等文章,借助媒体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宣传,意在引起族人的注意和重视。整整一年的寻访调查,足迹遍及龙口的山山水水,从而摸清了全市族人的基本情况,为市谱搭起了框架。年末,组建了龙口市《仲子世家谱》编纂委员会。 龙口仲氏自元末占籍以来,600余年间,族人徙往外地者甚多,遍布全国各地,乃至国外。迁徙较早的大多失去音信,难以调查取证。鉴于此,我在华夏仲氏网发了《致龙口仲氏族人的公开信》的帖子,呼吁仲氏游子与家乡联系,提供信息,襄助修谱。此举得到仲研会理事长崇义叔和华夏仲氏网站长仲磊弟的大力支持,彼此建立了长效联络机制,他们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线索,从而使我们与省内外20多个地区的族人建立了联系,取得了宝贵资料,有效地充实了族谱内容。我的二祖父早年外徙哈尔滨,音讯杳无。我村修谱时,他以下的世系空缺,觉得非常遗憾。二祖父的曾孙仲昭刚通过华夏仲氏网,主动寻根问祖,使我们一家亲情得以重温,谱系得到完善。
在长期修谱过程中,族人的交流互访活动由市内拓展到市外,不但加深了族人之间血浓如水的亲情,而且增强了族群的凝聚力。2011年4月,我寻访了仲氏第二故里仲家浅,拜谒了祖庙,会见了仲研会副理事长仲崇荣、常务理事仲崇民、仲超等族人,向诸位请教了修谱的相关事宜。崇荣叔为我题赠了“心怀故里,情系祖先”的对联,勉励我继续努力。8月16日,受仲子历史研究会仲崇义理事长和仲跻和副理事长委托,仲研会副理事长仲伟进、华夏仲氏网站长仲磊率仲氏南宗访亲团到访龙口,我们编委会主要成员和新宇高科技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仲华与之进行了两天座谈。围绕全国修谱形势、修谱撰志的基本原则及经验教训、仲研事业的发展、仲氏企业家联谊等议题,作了推心置腹的深入交流和沟通。仲磊站长对龙口市仲氏修谱工作提出许多指导性、建设性意见,并赠送了珍贵资料。他们坚韧不拔、矢志进取、顾全大局、甘于奉献的精神,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2011年,是我们喜获丰收的一年。编委会成员团结协作,奋力拼搏,硕果累累。8月份前,市内海岱仲家、河口成家、后田、水亭、唐家埠、岭上孙家、南栾堡及蓬莱大辛店、栖霞寨里等重要分支的支谱相继修成,龙口一枝东二甲、五枝西二甲业已完成初稿。9月,龙口六枝南仲家族谱出版发行。
南仲家是龙口仲氏发祥之地,为龙口第六枝,枝下挂有六个分支,谱载族众3700余人,首次纳入女性1200余人,附有人物名录、传略及仲氏研究文章若干。该枝族谱从调研、撰辑到付梓的全过程,使我们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积累了经验。对于推动全市修谱进程,完善工作机制,提高谱牒品质,起到了标志性示范作用。
自古迄今,谱牒形体多种多样,不乏谱志一体的形式。但地方宗族自撰族志尚为鲜见。在冥思遐想中,我又萌生了谱志分撰、单立族志的念头,修谱与撰志同步进行。族志定名为《龙口市仲氏里志》,除介绍仲氏历史和先贤仲子外,重点突出地方特色和现代人物。该志计划撰写十章,现已完成七章初稿,并为其余三章准备了部分素材。
二、攻坚克难,共铸辉煌
要做成一件事情,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困难,修谱撰志更不例外。龙口仲氏修谱伊始,即面对族人修谱意识淡漠、资料匮乏、经费无着落三大困难。
唐家埠村,远在黄城东兰高镇,是龙口六枝的一个分支。2010年夏,我找到该村在镇化工厂任副厂长的仲惟杰,协商确定由他主修本村族谱,中间三次到其厂督促,始终不见行动。2011年春节过后被告知,其父亲不允许他参与修谱,让另请高明。经多方打听,得知仲惟杰的父亲是市公安局退休老干部,年高83岁,在族内威望很高,他不答应,无人能担此任。为此,我与编委会副主任仲伟玖和熟悉该村情况的编委会委员仲崇武驱车赶往他家中,老人家患病卧床,行动不便,外界信息闭塞。老人告诉我们,因害怕搞运动受牵连,所以不让他儿子领头修谱。我们围坐在床边,边唠家常,边说明当前修谱国家提倡、族人期待的道理。经过一番耐心的思想工作,老人终于打消了顾虑,并展示了家中珍藏的“房室”,该支世系一目了然,我们当场作了笔录。回来后,整理好谱系图,又找仲惟杰加以补充完善,使这一分支与南仲家大枝成功实现了准确对接。
西二甲村是龙口仲氏第五枝,也是市内仲氏第二人口大村。自2010年上半年开始,我先后五次到村里找村支书、村委正、副主任,发材料,作宣传,启动修谱。该村退休老教师很多,不乏执笔之人,且村民中存有族谱多部,先天条件优于所有村。前后找了两位主修人,均因种种原因半途而废。因劳神耗力,又无报酬,无人愿意领修。延宕一年多,成为修谱“钉子村”。编委会决定派副主任仲伟玖到村中蹲点,担任主修,狠抓该村修谱。我们印制了调查表,从70代延字辈按分支下发到户,年近七旬的仲伟玖每天去村委坐守,并不断深入民宅具体指导,一步一个脚印,完成了摸排任务,并将调查表收齐,交编委会副主任、华夏仲氏网版主仲华为整理汇总,输入电脑。然后打出清样,反复校审。编委会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凭借蚂蚁啃骨头的精神,打了一场硬仗,取得了可喜的战果。该村族谱已经出版。
古语有云﹕厨娘难为无米之炊。资料匮乏,制约着谱志撰修的深度和广度。为此,我们自费购置了《现代汉语词典》、《龙口市志》、《龙口村庄志》、《龙口地名志》、《中华修谱全书》、《中华姓氏》等工具书及其他参考书籍;复制了《黄县志》、《仲志》等经典史料;从民间搜集了七册老族谱;通过华夏仲氏网获取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和资料,基本保证了续修谱志的需要。
编委会成员都是低收入者,但经费困难没有难倒我们。近两年来,办公用品、通讯联络、外出调查等一切开销,全部自掏腰包。我们含辛茹苦、真诚执着的精神,感动着骨肉同胞的心,多位老干部和有识之士慷慨伸出援手。2011年末,集中接受捐资一万多元。新宇高科公司董事长仲华先生仅为南仲家村印刷族谱一项,就出资8500元,还担负了外地族人来访的接待费用,并承诺包干龙口总谱和族志出版的经费。他的义举,得到龙口族人的嘉许。
2010年4月,我因肠道疾病住院20天,作了手术。2011年4月,访问仲家浅刚回到龙口,旧病复发,又到医院治疗半月。5月,又住院作了白内障摘除手术。病痛的折磨,并未消减我的信念和意志,修谱工作一天都没有停止。病榻上,我仍坚持阅读资料,用手机与族人切磋修谱事宜。编委会副主任仲华为,身为在职医生,白天上班,业余赶制电子版谱系图,经常熬到深夜。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们在攻克一道道难关的奋斗中,勇往直前,开创出今天的大好局面,胜利的曙光已经展现。目前,龙口市《仲子世家谱》的纂修工作进入全面收网阶段,接下来的任务还相当繁重。已修成和印刷的各分支族谱,仍存瑕疵和纰漏,需要改正和补充;尚有不少外徙族人的世系没有理清,需要继续深入调查。形势逼人,时不我待。我们一定加倍努力,与时俱进,完成龙口市总谱续修和谱志编撰任务,力争为族人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我们的目的一定要达到!
龙口市仲氏修谱取得今天的阶段性成果,离不开广大族人的协力。我们衷心感谢仲子历史研究会理事长、《仲子世家谱》编委会主任仲崇义给予的关怀、指导和帮助,衷心感谢华夏仲氏网站长仲磊给予的赤诚无私的支持和援助,我们不会忘记你们!
三、几点建议
1.统修《仲子世家谱》,应取消大宗、小宗的提法,确立南宗、北宗的谱系框架。发生于宋代的“靖康之变”,造成了仲氏家族的大规模迁徙,从而形成南北两宗,这是不争的史实。在“一祖两宗”的架构下,挂接大小支系,合情合理。要正视并纠正旧谱中的差错,弥补其不足,必须摈弃陈旧的宗法观念和墨守成规的保守主义,也要力克捕风捉影、全盘否定的极左倾向。对怀疑错接和至今不知始迁祖上代的支系,不可凭推测而轻率更改和强接。
2.《仲里新志》是仲氏继《仲里志》之后出版的唯一一部经典著作,对于弘扬仲子精神、普及仲氏历史文化、指导家谱续修,发挥了重大作用。虽有不足之处,但其历史功绩和价值不可磨灭。《仲里新志》再版,族人拥护,众望所归。再版时,建议《仲子研究》一章改为《仲氏研究》,范围更加宽泛。可拣选不同学术观点的论文予以登载,将难以定论的疑案备录其中,给后人续修谱志提供线索和借鉴。
3.建立仲研基地,设置资料库,着眼未来,推动仲研事业向纵深发展。老祖宗留下的历史资料,是全体族人的共同财富。个别人据为奇货,不肯提供,甚至高价出售,有失先贤后裔应有的品格。要多做这些人的工作,晓以大义,促其觉悟。要通过民间、媒体、图书馆、档案馆等多渠道广泛征集,可给予资料提供者一定补偿,也可向求助者收取一定成本费用。
4.加强宣传工作,树立仲子历史研究会在续修谱志及仲子历史文化研究中的中心地位,凝聚全体族人的智慧和力量,同心同德,共襄千秋大业。要让大家清醒地明白:一个中心是“忠”,两个中心是“患”,多中心即无中心,团结就是力量。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