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搜索

最近看过此主题的会员

查看: 3559|回复: 12

先贤仲子与赣榆仲氏

[复制链接]

1035

主题

4144

回帖

4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49125
QQ
注册时间
2009-10-24
最后登录
2024-11-24
发表于 2011-9-12 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立即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在赣榆县赣马镇官河村北的仲氏陵园,有一立于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春的“里志”石碑。碑文共333字,记载了赣榆仲氏修缮先贤仲子庙的往事。从碑文可知:同治八年起担任赣榆知县的“万公筱亭”(万叶封,字耐诚,号筱亭。安徽凤阳人,举人。历官睢宁、赣榆、沭阳、长洲等县,终太仓州知州)在处理一件诉讼案的时候,得知县治西关(今赣马镇西关村)有先贤仲子庙,拜谒后发现庙貌倾圮,于是划金蟹泉的十亩地作为祭田,并倡捐募修。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赣榆仲氏借续修宗谱之机,对先贤仲子庙进行了整修,第三年竣工。
  一、先贤仲子
  先贤仲子(公元前542-前480),姓仲,名由,字子路,又字季路。春秋时期鲁国卞邑(今山东省泗水县)人,少孔子九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子路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豭豚,陵暴孔子。孔子设礼稍诱子路,子路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仲子因“百里负米”位列“二十四孝”。他一生追随孔子,协助孔子办学,护卫孔子周游列国,是孔子早期的著名弟子,儒家思想学说的重要实践者、捍卫者和奠基人。其晚年应卫大夫孔悝的要求,出任孔悝府宰。公元前480年冬,为平定卫国内乱,结缨遇难。河南濮阳有真身墓,长垣有衣冠墓,清丰有招魂墓。
  自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思想便在中国历代王朝中占据了统治地位。历代帝王对孔子及其著名弟子追加封号,钦定章服规格,恩宠代有增加。
  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追封子路为“卫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加封“河内公”。金章宗承安二年(公元1197年)春,升国公。宋度宗咸淳三年(公元1267年)二月,进封“卫公”。明太祖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仍封“卫公”。明世宗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追称“先贤仲子”。清世宗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上尊号“卫圣”。
  二、仲子世家
  1.祖籍卞邑,迁居任城
  仲氏自仲子的前七世祖仲咨开始,世居卞邑。
  传至仲子第九代孙仲隆,生仲勃、仲动、仲缵(又作仲纲)三子。适逢秦始皇焚书坑儒,仲隆与夫人陈氏带着三个儿子隐居于峄山脚下,躬饷陇亩,唱随自娱。但是没过多久,他们一家人的行踪就被官兵发现。长子仲勃,无嗣,疑不幸罹难。仲动在一片高梁地边被秦兵围住,秦兵问他姓什么,仲动看到高梁杆上的一个小虫在爬,便灵机一动,答到“姓种(读音同虫)”,才免遭厄运,从此易仲为种。汉朝建立后,仲缵回到家乡卞邑,恢复姓仲。
  汉更始元年(公元23年),仲子第十七代嫡孙仲世德从泗水卞桥迁至济宁南四十里的延就亭。唐天宝年间建仲庙后,更名为横坊村。元初,族人东迁五里,滨河而居,久之成聚,因名仲家浅,今属山东省微山县鲁桥镇。全国各地仲姓大多由此迁出,故横坊村及仲家浅被称为仲氏第二故里。
  2.播迁各地,星罗棋布
  秦汉时期,仲子后裔迁往他乡者不多。后来,由于人口增加,或因仕宦,或因避乱,或因逃灾,先后外迁定居。据不完全统计,仲氏族人集中定居在山东的泗水、济宁、微山、邹城、梁山、汶上、东平、郓城、单县、曹县、巨野、宁阳、章丘、齐河、禹城、平原、乐陵、蓬莱、龙口、莱州、莱阳、莱西、平度、即墨、诸城、寿光、昌邑、高密、寒亭、安丘、泰安、新泰、费县、临沭、沂南、郯城、五莲、莒县、岚山等地;江苏的苏州、吴江、常熟、泰州、姜堰、兴化、海安、如皋、扬州、江都、宝应、赣榆、东海、灌云、沭阳、宿迁、睢宁、邳州、沛县、江阴、镇江、丹徒、常州、阜宁、建湖、盐都、大丰、东台、滨海等地;浙江的余杭、嘉兴、桐乡、德清、宁波、象山等地;安徽的天长、濉溪、宿州、定远、五河、灵璧、固镇、怀远、含山、无为、宣城、广德等地;河南的商丘、民权、睢县、襄城、濮阳、永城、夏邑、汝南、唐河、桐柏、泌阳、光山、通许、范县等地;河北的清河、新河、南宫、沧州、沧县、献县、青县、唐山、蔚县等地;湖北的武汉、红安、麻城、枣阳等地;四川的成都、广元、绵竹、遂宁、南充、泸州等地;江西的南昌、信丰、南康、德安、安义、贵溪等地;云南的元谋等地。新疆、辽宁、吉林、黑龙江、福建、广东、广西、甘肃等地亦有聚居的仲氏族人。
  三、仲氏堂号
  仲氏族人分布全国各地,堂号诸多,多与先贤仲子的功业勋绩和家族的恩荣、旌表相关,应用早且广者,当为“三善堂”。
  据《孔子家语·卷三·辩政》《韩诗外传》等文献记载,子路治蒲三年,孔子过之,入其境,曰:“善哉!由也,恭敬以信矣。”入其邑,曰:“善哉!由也,忠信以宽矣。”至于庭,曰:“善哉,由也,明察以断矣。”子贡执辔而问曰:“夫子未见由之政,而三称其善,其善可得闻欤?”孔子曰:“吾见其政矣!入其境,田畴尽易,草莱甚辟,沟洫深治,此其恭敬以信,故其民尽力也。入其邑,墙屋完固,树木甚茂,此其忠信以宽,故其民不偷也。至其庭,庭甚清闲,诸下用命,此其明察以断,故其政不扰也。以此观之,虽三称其善,庸尽其美乎?”
  “三善”乃孔子对子路治蒲成绩的肯定与褒扬,子路部分后人以“三善”为堂号,是向世人展示子路的功绩,除含纪念意义以外,也以此引为骄傲和自豪,并鞭策和激励后人。
  因《诗经·大雅·烝民》有“衮职有阙,维仲山甫补之”的记载(按:仲山甫,周宣王时卿士,仲氏旧谱以其为子路远祖),子路源出东鲁卞邑,位列圣门十哲,因百里负米养亲被列入“二十四孝”,故仲氏堂号还有“补衮堂”“东鲁堂”“圣门堂”“负米堂”之说。江苏常州、江西赣州等地则以“中山堂”为堂号。
  四、仲氏辈分
  仲子世家在两千多年的繁衍历程中,为了表明兄弟关系、区别代数,在给同代的族人命名时,形成了一些规律,如:部首相同,偏旁相同,字形相似,意义相近或连贯,有一个相同的字。
  为明世序、辨昭穆,定居山东济宁州仲家浅(今微山县鲁桥镇仲浅村)的仲氏北宗翰林院五经博士及其后裔,陆续卜定吉字共五十个,并向世代分明的地区推广。
  清圣祖康熙四十六年(公元1707年),仲子第六十三代孙、翰林院五经博士仲承述首择吉字十个,自仲子世家第六十四代起沿用:蕴耀振贻绪  统延肇跻伟。
  清高宗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仲子第六十五代孙、翰林院五经博士仲耀涵续卜吉字十个:崇惟昭光辉  怀如敦恒循。
  清德宗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仲子第六十九代孙、翰林院五经博士仲统岚之妻尚氏又卜吉字十个:封典锡恩广  令德毓贤喆。
  中华民国26年(公元1937年),仲子第七十一代孙仲肇璠再卜吉字二十个:昌旺胜明煌  荣茂超清香  国祚享祯利  乾坤乐泰康。
  五、赣榆仲氏
  “靖康之变”后的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先贤仲子第四十九代嫡长孙仲基随宋高宗南渡,累官台州知府、江南东路安抚司参议、秘书学士、节制军国检校,定居今吴江市。仲基次子仲世资,担任安吉州知州。仲世资次子仲尔侗,迁居兴化。尔侗曾孙有讳淑诚者,元末为登州太守,赠奉训大夫,卒于官。其次子仲哲(字子明)携眷属回兴化途中受阻,留居赣榆,入光源乡八图六甲民籍,葬于城西金蟹泉东,生子三:杰、艺、文。
  赣榆仲氏族人数量已逾四万,后裔聚居在青口镇城区、陈沟南、大沟南、李城,赣马镇仲庄、左庄、半路、林头、官河、柳湖、玉兰庙、黑坡、仲三里、张元,海头镇垒堆、垤上、海前、海后、南朱皋、大朱尹、白石头,金山镇黄庄、西张夏、东张夏、周庄、仲集前、后石堰、前远庄,塔山镇土城、大探马、住驾庄、官庄、刘岭、倪林、刘沟,城西镇大曲坊、三高庄、西朱堵、东朱堵,厉庄镇河南尚庄、仲赤涧、翔凤岭,黑林镇驻地,班庄镇仲洪爽,城头镇东大坊、大河东、东留夫,石桥镇仲园、滕官庄、白石头、上木套,柘汪镇仲家湖,沙河镇戚园、刘圩,墩尚镇刘口等村,本市连云区青口盐场、墟沟街道西墅村、东海县、灌云县、山东省临沂市、日照市岚山区、寿光市及国内其他地区。
  赣榆仲氏尚无中进士、举人者,贡生有九名:仲立纲(嘉靖十五年)、仲益高(嘉靖十五年)、仲希贤(万历十年)、仲尚元(天启元年)、仲苾(康熙十八年)、仲时伸(家谱作时坤,康熙十九年)、仲玉圃(道光二十四年)、仲统森(咸丰八年)、仲延谦(光绪三十二年)。
  赣榆仲氏族谱创立于明隆庆年间,然而历经明清鼎革,许多文献资料被毁。先后于康熙二十六年、嘉庆七年、道光二十三年、光绪十一年进行续修。新中国成立后,各支亦多次续谱。
  六、赣榆仲庙
  赣榆先贤仲子庙,本为六十五代仲表扬的家宅,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有宅子一位、瓦房十二间、草房一间、后园一个。乾隆十六年扩建,有“节孝坊”(专为庠生仲如熹妻汪氏建)。仲表扬之妻周氏(孝廉周维纶之女)捐为家祠。在六十三代仲廷祥(厉庄镇翔凤岭村人)、六十四代仲悟(金山镇仲集前村人)的主持下,乾隆十八年建成仲子庙,经清廷礼部核准,设世袭奉祀生四名、供事礼生八名。嘉庆十四年开始担任赣榆知县的陈鸿寿,为该庙撰联“本三善以发片言千古吏才师折狱,列四邻而崇十哲诸贤学力让升堂”。道光二十年,赣榆知县彭荣诰题“至圣干城”匾额一架,亲诣庙庭,拈香悬挂。查嘉庆元年《增修赣榆县志·卷之一·坛庙》:先贤仲夫子祠,在西关。邑有仲氏世居于此,族称藩盛,有奉祀生四名。查光绪十三年《赣榆县志》:仲子祠在城西,光绪十年修。
  抗战期间,仲子庙被汉奸杨步仁(原名王宏鸣)的伪军焚毁。几经周折,光绪二十二年立于该庙门前的石碑被赣马镇官河村的仲氏族人保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35

主题

4144

回帖

4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49125
QQ
注册时间
2009-10-24
最后登录
2024-11-24
 楼主| 发表于 2011-9-12 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赣榆仲子祠庙的考证,容后再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1

主题

2817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16793
注册时间
2010-4-2
最后登录
2024-11-13
发表于 2011-9-12 15:56 | 显示全部楼层
仲磊热心研究,有学者风范,是青年人的榜样.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300

主题

4015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22071
QQ
注册时间
2009-11-25
最后登录
2018-11-19
发表于 2011-9-12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仲磊能写出这样的文章,赣榆某些人写不出来?因为他们只顾打着修家谱的旗号勾肩搭背互相利用尔虞我诈争名夺利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64

主题

1769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11505
QQ
注册时间
2010-4-23
最后登录
2024-11-23
发表于 2011-9-12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仲磊兄弟厉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5

回帖

2381

积分

进士

积分
2381
注册时间
2017-9-19
最后登录
2024-11-24
发表于 2020-2-25 23: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仲磊写的文章,是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研究后才形成的,对我们仲氏族人了解家族史有极大的帮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0

主题

505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10251
注册时间
2017-5-10
最后登录
2024-11-24
发表于 2020-3-25 20: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文从赣榆仲氏到全国名地仲氏族人聚住地,让读者系统了解仲氏族人在全国的分布情况,好,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

回帖

198

积分

庠生

积分
198
注册时间
2017-11-30
最后登录
2024-9-23
发表于 2020-3-25 23: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仲磊兄弟一直为仲家发扬光大在全身心地付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回帖

13

积分

童生

积分
13
注册时间
2022-3-20
最后登录
2022-4-11
发表于 2020-4-17 08:2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仲磊的文章,方知自己知识之贫!愿仲氏越来越壮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228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12460
QQ
注册时间
2018-3-6
最后登录
2024-11-24
发表于 2020-8-10 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边文章每年一看,先贤仲子与赣榆仲氏,仲淑诚次子仲哲字子明是赣榆仲氏的祖先感到骄傲。文章不错,仲磊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回帖

401

积分

廪生

积分
401
注册时间
2022-3-18
最后登录
2024-11-14
发表于 2022-3-18 22: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石桥镇大温庄,柘汪镇田庄有仲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75

回帖

731

积分

举人

积分
731
注册时间
2011-4-4
最后登录
2022-10-7
发表于 2022-8-28 07: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的短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

回帖

0

积分

童生

积分
0
注册时间
2024-9-23
最后登录
2024-9-23
发表于 2024-5-31 21: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仲磊您好
       我是研究蘧子蘧伯玉文化的,围绕蘧子的人物事件我也要深入些。
    看了您研究的成果,非常欣慰,祝福子路后人兴旺德才兼备,人才济济。
       子路在卫国蘧村(濮阳县渠村)随同孔子办学,这段历史鲜为人知。
        
       我濮阳县海通乡桑园村有我几个同学都是子路后裔。我微信电话15158897712,方便交流互相提升。

               李稳站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华夏仲氏网 ( 苏ICP备2021045915号 )

GMT+8, 2024-11-24 22:22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