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龙口市《仲子世家谱》续修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华夏仲氏网在为其宣传报导的同时,陆续刊登了许多文章,百家争鸣,探讨龙口仲氏的来源。作为龙口仲氏后裔,我觉得这不但不是什么“奇谈怪论”,而且必将对修谱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我祖籍黄县(今龙口市)西二甲村。我高中时候回去,村里人给我看过家谱,那时候没有复印机,我哥哥就用手抄了一份。今天又看了1904年的济宁仲家浅“大宗谱”。
我本人对历史比较感兴趣,所以用现代的年代推算了一下我们的48代到51代的先祖的年龄,我觉得有一点非常诧异。
按照济宁仲家浅“大宗谱”的记载:靖康之后,建炎戊申年(1128年),49代的仲基随宋高宗南渡,去了江南,此时仲基的“哥哥”仲虔留在了仲家浅看守家庙。我们推断一下仲虔前辈的年龄,假设其当时8岁了,也就是仲虔是1120年出生。再看仲虔的儿子仲衒,1349年修的祖庙,这个年代在仲家浅可以看到碑文。我们假设此时仲衒已经100岁了,那么仲衒是1249年出生的。也就是说仲虔129岁的时候生的仲衒。天哪!我的假设已经非常保守了,如果把仲基南渡时候仲虔假设为40岁,把仲衒修祖庙时候假设成40岁,那么他父子俩的年龄相差的更多了,接近200岁了!
所以,仲衒绝非是仲基的亲侄子;或者仲虔绝非是仲基的亲哥哥,连亲弟弟也不算不上。
仲家浅“大宗谱”说仲虔前辈回横坊村守庙是“金主有诏”也就是1128年之后几年。而《仲志》的序言说“元世祖诏求其后”,也就是忽必烈召见仲虔,也就是在1300年左右。
我还在网上看了一段文章,关于仲虔被元世祖忽必烈召见的情形的。参看下文:
仲氏,卫公之后也。祖籍泗水,世居济宁之横坊村。宋高宗建炎戊申间,四十九代嫡长孙仲基益庵公,携胞弟仲琪履庵公、仲祺白庵公举家南迁,护高宗南渡至维扬、临安,遂家焉,占籍吴江。迄我朝初,济宁横坊村有唤仲虔者,称卫公四十九世嫡裔,世祖信之。然衍圣公孔治奏曰:“昔臣先祖南北分宗,寄南者为嫡。蒙衢州族兄存斋礼让,臣方报效吾主。仲氏实为大儒,吾主宜慎之。”仲虔曰:“贱民实为卫公嫡裔,因宋昏君南逃,金人入侵,吾祖隐逸。今上继大统,实为吾族之幸也。盼遵旧制敕封。”孔治曰:“吾祖为汝祖吾祖之师,故嫡长世系略同。然吾兄存斋为五十三世,汝为四十九世,何解?”仲虔辩曰:“避难使焉”。世祖愤而逐之。
现在,问题出来了,从仲虔和仲衒年龄相差200岁来看,我觉得仲虔比仲衒大20岁左右比较合理,那么召见他的就是忽必烈,而不是金国国王了,也就是在1300年左右召见他的。这与仲虔的儿子仲衒1328年担任鲁掾、1349年修祖庙就吻合了。
根据元朝至正十二年济宁仲家浅仲氏北谱记载:宗实——仲虔——仲衒。仲虔的父亲是仲宗实,根本不是仲基的父亲仲潔(见附件仲家浅族谱)。仲潔有三个儿子:基(号益庵,出嗣于仲爽)、琪(号白庵)、祺(号履庵)。根本没有仲虔这个儿子!
由此,我大胆的推测:仲衒前辈主持“沉湖事件”的理由,很可能就是:他老人家为了拿出合理的“仲虔是大宗子”的证据,取信于元朝皇帝,获得其认可,不惜篡改族谱,将自己的父亲仲虔,一下子接到了49代大宗子仲基的哥哥身上!而此时,族人当中,就出来一批人强烈反对,最终被仲衒淹死6人。那么这6人会是什么人呢?极有可能就是仲基比较亲近的族人,他们勇于保卫真正的大宗,从而被仲衒前辈赶尽杀绝!
仲家浅的族谱里记载的是,被淹死的当中,仲昔等3人是仲衒的曾孙和孙子,也就是黄县仲谦的爷爷们。我很怀疑这个记载是被改写过的。经过改写之后,仲家浅一方面收编了仲谦,也就是黄县人;一方面把当年屠杀大宗近支族人,也写成了仲衒为了保护族规而大义灭亲了。
再说黄县仲谦前辈,通过地方志我们得知,他老人家是洪武戊午年(1378年)的乡荐。注意了!根据仲家浅的世系,“仲谦是仲衒的玄孙的孙子”,两者相差六代,但是生活年代却仅相差1378-1349=29年。这是明显有悖常理的!所以济宁仲衒、黄县仲谦的直系关系可以否定了。
49代祖仲基南迁是有史料记载的,在1128年。56代仲谦中举,也有记载,大致1378年。他们俩7代查了200多年,合乎逻辑。仲衒夹在仲基和仲谦中间,比自己的“亲叔叔”小了200岁,比自己的“直系6代孙”大了20岁,绝对不对!
因此:
1、仲谦根本不是仲衒的后代,仲衒是插到仲基和仲谦之间的远亲族人!
2、仲谦或许就是仲基的比较亲近的族人!
至于仲谦往上究竟有几代是真实的,以及仲衒是一个人改进去的,还是和他的几代一起改进去的,我们可以继续探讨和研究。
也谈黄县仲氏的来源以及家谱质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