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移动社区
1055
4187
5万
管理员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使用道具 举报
试着翻译一下:
东鲁,是古代礼乐文化兴盛之地。这里氏族的兴盛、道德的崇高,没有超过古代圣贤后裔的。仲月谿先生(59代),祖籍泗水,是先贤的嫡系后裔。他的家族在苏州定居,繁衍生息,子孙昌盛,难道不是积累的德行和功业留给子孙后代绵延不绝的见证吗?读他的祖先闇师公(52代仲胤文)的序言得知:益庵公(49代仲基)由于国家变故,跟随宋高宗南渡,于是住在苏州。他的胞弟白庵(仲琪)、履庵(仲祺)都随之播迁。当时虽有天道可循,却无安身之地,一直南行,停留在扬州。待宋高宗驻跸临安(杭州),益庵、白庵继续追随,履庵则未带家眷同行,此后就成为扬州人了。当时,南北分离,战事未息,四代人历经六十载,彼此音讯断绝。闇师叹息道:“当初分家不过多久,却像隔世般疏远。传至后代,还有谁能知晓血缘的归属、家族的源流呢?”于是编纂家谱,留传后世。到了仲月谿又传了七代了。续而修之,从淳熙年间到现在已经两百多年了。一倡一修,每一次编修,难道不是充满深沉的感慨,希望后世子孙能知晓自己的根源吗!
98
666
4030
论坛元老
669
815
2187
进士
64
1783
1万
42
279
1853
贡士
其实,仲氏家族在各地的家谱是不一样的.长江南北,淮河南北,有差别.四十九世祖仲基(益庵)随宋高宗南渡,这在南宋初期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毕竟朝廷也要认准正统.
金国是异族入侵,为了显示统治合法性,也要做一做尊儒的样子,于是北宗族人的祖先也受到金廷的优待.
至于白庵履庵二祖为什么从益庵祖的胞弟变成了族弟,应该是在仲家浅的前辈因为种种原因删改家谱后,后人修谱时已经不知道他俩是谁的儿子,所以只好写成族弟了.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手机版|华夏仲氏网 ( 苏ICP备2021045915号 )
GMT+8, 2025-4-5 04:43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