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我们先看乾隆三十三年十月的文献。
爆料了关于仲家浅通许县黄县
曾任通许县知县的阮龙光所撰《通许县仲子祠碑记》记载:“明永乐初遭兵燹,先贤五十四世孙讳谦者始来中州,遂卜宅于此,厥后子姓日藩,乃建先贤祠于所居村东”。 而查在光绪仲家浅谱中,通许县的始迁祖仲谦,摇身一变,降了三辈成了先贤57代孙,并给仲谦另外找了一个仲家浅的爸爸和爷爷。据该谱,仲谦的仲家浅籍爸爸叫仲圭,仲谦的仲家浅籍爷爷叫仲伯能。 我们知道:仲伯能是先贤五十五代孙。我搞不明白为什么比通许县仲谦(据乾隆年间文献记载为54代)低一辈的仲伯能(众所周知,是55代),凭什么能做通许县仲谦的爷爷呢,难道只因为他是仲家浅籍?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光绪仲家浅谱中的仲伯能世系: 伯能┬圭┬英┬盡
│ │ ├佟
│ │ ├伸
│ │ └佃
│ ├賢┬偉
│ │ └仕
│ ├謙(河南通许)
│ ├萱┬侃
│ │ └儼
│ └環—儒
└堅┬洪—僅
├海┬堂
│ ├盤
│ └木
└炫—棐 【先看56代】,伯能的两个儿子圭、坚都是同一部首。 这很好,而伯能的孙子的名讳却很乱: 【再看57代】圭的儿子里只有英和萱是同一部首,草字旁。 贤、环、谦部首都不同。一般来说,我们要画问号。 坚的儿子部首也很怪。只有洪、海是同一部首,水字旁。炫很突兀。 【再看58代】。这下好了圭的孙子全变成了同一部首,单立人。而且坚的孙子也有一个是单立人【洪的儿子僅】。 但是坚的另两个儿子海、炫的后人部首完全不符合规律。这是为什么呢?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他们是被收编的外地族人。
果然,该谱记载海和他那些部首不符合规律的后人是河南范县人。其中有没有猫腻,我想不用多说了。
跑题了,再看看仲家浅光绪谱是怎么记载河南通许县仲谦的后人的。 謙┬存 ├月 ├閒 ├候 ├襄 └明(遷睢縣仲莊) 用范伟的话说“有点乱”,咱假如说通许县仲谦真如仲家浅光绪总谱说的那样是伯能的孙子。那么咱先从部首规律上看看,通许县所谓的58代后人名字符合不符合单立人部首的规律(伯能重孙子的部首规律)?
很显然,完全不符合。 在乾隆年间,通许县仲谦,还是“先贤五十四世孙”,而到了光绪年间,就白白矮了三辈,变成了57代,好处是跟仲家浅攀上了象征性的血缘关系。 到现在,你或许愤怒了,完全扯淡嘛,都是乱接一起。 然而且慢。通许县在光绪年间被收编之后也获得了好处。据孔府档案记载,光绪以后通许县族人获得了跟仲家浅族人同样的待遇,免交赋税。
爆料了关于仲家浅通许县黄县
另外,我们发现通许县仲氏跟睢县仲氏有扯不清的关系,不仅地域上接近,而且也互有迁徙,通许县仲明的后代便迁居睢县仲庄。 而睢县古代属于睢州。大约在永乐年间,那里的知州是仲广,仲广是谁?是黄县光禄寺丞仲谦的儿子。乖乖,也叫仲谦。而黄县谱记载仲广的一个儿子仲锐留居当地。 问题来了! 第一:当初黄县仲广赴任的时候,是否有黄县当地的兄弟随行? 第二:黄县仲谦跟通许县的“先贤五十四世孙讳谦者”是不是同一个人?【PS:本人早就怀疑黄县仲谦是先贤五十四代孙登州知府仲叔诚的弟弟,相关考证,见版内帖子】 第三:通许县支谱中仲谦的儿子名字毫无规律,在这一代的世系上是否有猫腻? 这些疑问,很有意思,但也很难搞清,似乎只有等几百年后作为光禄寺丞的黄县仲谦墓志铭的面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