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士
- 积分
- 3362
注册时间2021-6-27
最后登录2024-11-20
|
立即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水源远则流必畅,祖德厚则泽弥长。家族之繁荣兴盛,族众之团结雍睦,其道不一,而纂修族谱为其要务。吾仲氏一族,祖籍卞邑(今山东泗水),自先贤仲子以来,散居各地,代有明德,贤才辈出,一见面而蔼然相亲,端赖族谱。
何垛,原名何家垛,位于兴化老城区东南三里,系垛田街道(公社、乡、镇)所在地。《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名词典》(江苏卷)记载:“何家垛:垛田乡……据传始于南宋,原名何梅垛……”一九五八年,与仇家垛合并为联合大队;二〇〇一年,与北凡村合并后为新联合村。村庄合并前,垛田共四十六个自然村,唯何垛村有仲姓。本村所有姓氏总人口约两千三百人,按照姓氏人数,历史上有“一高二沙三仲四浦”之说。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何垛村已有约四分之一拆迁,另四分之三亦在规划拆迁之中,不久的将来,何垛村庄将不复存在。
何垛村西原有一祠堂,供奉全村仲氏列祖列宗牌位。村中仲氏有三支:西支(以兰嵇为祖)、北支(以仰田为祖)、南支(以学文为祖)。然三支排辈取名不尽相同。“文革”期间,祠堂被毁,族谱尽失,唯北支一块牌位(民国二十七年清明立)保存至今,且注有“万友、世贵移居江南宜兴西门外,明书、樊祥移居北盐城东北乡”字样。
始迁祖名讳失考,据传原居高邮州仲家寨(今属兴化市沙沟镇),当地一大户之女钟意于他,其父请人保媒,然始迁祖本人无意,又恐父命难违,情急之下与另外两兄弟连夜乘船远走他乡,自谋生路。始迁祖落户于兴化城东何家垛,两兄弟则分别落户于李中的冯野(靠近黑高荡)和距东不远的仲家庄。始迁祖定居何家垛后,垒土成垛,傍水而居,地理地貌特殊,可谓“水网交织芙蓉国,垛圪纵横瓜果地”,先祖当年多以种植靛(大蓝、小蓝、槐蓝)和瓜果蔬菜为生。
二〇〇七年至二〇〇八年,西支大亮为编纂族谱,曾寻根溯源,多方查询。因条件所限,未能如愿,但为本次修谱奠定了基础。
二〇二三年九月底,得知仲子历史文化研究会将颁发《仲子世家谱》,仕明、大亮、国银立即报名。十月一日早晨抵达海安仲子书院,参加了统谱首发典礼及研讨会,深受触动。昔仲子历史文化研究会亦曾联系本村族人修谱,未获响应,是故本村未能同步入谱,引以为憾。编纂本村仲氏族谱,汇入全国统谱数据库,刻不容缓,时不我待。次日,发出修谱倡议,族人积极响应,修谱工作自此启动。
十月十四日至十七日,经过商讨,三支各成立了修谱工作小组。
十月十六日起,恒银、大清、大亮、仕金、仕明先后三次对北支先祖牌位进行辨认、抄录、确认。
十月十九日,修谱工作小组成员商讨入户登记具体事项,分发祖辈追溯示意图、北支先祖名录、辈分排序表、入谱登记表,供登记时参考。
十一月十二日,统计入谱登记表并进行汇总,分发入谱登记审核确认表。
十一月二十五日,修谱工作小组成员及族人代表商议修谱事宜。
在此期间,建立了“何垛仲氏家族修谱”微信群。
十一月二十六日,仕明、大江对原仲家祠堂光绪二十三年所立的“贞烈坊”(宽七十二厘米,高四十二厘米,厚十厘米)进行辨认和拓印。
十一月三十日,邀请沙沟镇仲家寨的伟传、戴南镇的德华、陶庄镇的小村三位有修谱经验的族人前来指导何垛的修谱工作,排查辈分线索。
十二月五日,恒银、恒年、仕明就北支入谱相关事宜进行协商、确认。
二〇二四年元月一日,恒银、大亮、仕明往千垛镇仲家村(原属缸顾乡)排查仲氏线索,因该村排辈与何垛不相吻合,且无代数记载,未果。后往距仲家村西北方一公里处的冯野村(已与瞿家村合并为瞿冯村,亦属千垛镇),经与仲志泉交流了解,该村仲氏先祖仲瑚,号铁珊(七十一代),仲开勋(七十二代),仲伟春(七十三代),志泉本人为七十四代。该村一九五八年发生火灾,仲氏族人大多外迁至武汉、浙江、北京、上海等地。
元月六日,修谱工作小组召开会议,应邀参加的还有仕标、仕祥、恒年、恒茂、恒俊、恒胜、大成、大海。会上通过了何垛仲氏堂号为“三善堂”,并一致同意与仲家寨村族众统一辈分。
元月十四日,修谱工作小组召开会议,完善更正入谱登记表,初步统计请谱数量,决定增设顾问小组与资金小组,为修谱的后续工作做准备。
元月二十一日,将入谱登记表等材料寄至海安仲子书院进行录入排版。
元月二十八日,顾问小组、工作小组、资金小组召开会议,商讨族谱印刷数量、分发方案、活动准备,审定纪念品图案和品种、确定数量。
四月下旬,族谱完成录入排版,形成初稿。
六月三日,完成对初稿的校对。
六月七日,再次校对。
七月一日,定稿付梓。
根据统计,此次修谱,入谱男丁和未婚子女人数在三百人以上,加上配偶、已嫁女儿,入谱人数在七百人以上,行业遍及农、工、商,医、文、教,党、政、军,且有落户于上海、苏南、省城等地者,皆谨记圣贤家风,恪尽职守,努力工作,拼搏奋进,报效国家。
族谱,凝聚着祖宗之德泽、子孙之名字、族众之心血,来之不易。览斯谱者,等而上之,油然动木本水源之思;顺而下之,蔼然生同气连枝之感。诚冀我族宗亲妥善珍藏,接踵续修,传之无穷。会全国修谱之期,应主动参与,切勿延宕。如此,方不负敬宗睦族、承先启后之意。
是为序。
公元二〇二四年岁次甲辰仲夏吉旦
阖族共识
|
|